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0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2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527篇
综合类   343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23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评价术前口服咪达唑仑对患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七氟醚麻醉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7岁,ASAⅠ或Ⅱ级,将入选患儿随机分为低剂量咪达唑仑组(M1组)、高剂量咪达唑仑组(M2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麻醉前30min分别给予M1组和M2组患儿分别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和0.75 mg/kg,口服10%葡萄糖混合液5ml。吸入8%七氟醚行麻醉诱导,术中吸入七氟醚及静脉泵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患儿分离焦虑量表(PSAS)评分、麻醉苏醒谵妄量表(PAED)评分和FLACC疼痛评分,并记录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和滞留PACU时间。结果 C组患儿的分离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最高PAED评分、FLACC疼痛评分以及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2组滞留PACU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术前口服咪达唑仑0.5mg/kg或0.75mg/kg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前分离焦虑,但不能减少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咪达唑仑0.75mg/kg会延长PACU滞留时间。  相似文献   
52.
罗颖  岳云 《北京医学》2016,38(1):35-38
目的 研究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及临床转归.方法 60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择期手术患者,根据术前心功能分为Ⅰ组(心功能Ⅰ~Ⅱ级,30例)、Ⅱ组(心功能>Ⅱ级,30例).两组内又随机分为丙泊酚组(Ⅰp组,15例;Ⅱp组,15例)和七氟烷组(Ⅰs组,15例,Ⅱs组,15例).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5天测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后随访患者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及手术至出院时间.结果 丙泊酚组与七氟烷组,术后BN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术后CRP含量的影响,七氟烷组明显小于丙泊酚组(P<0.05).七氟烷组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选择不同麻醉药物丙泊酚和七氟烷维持麻醉,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术后心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七氟烷维持麻醉在抑制术后机体炎性反应方面优于丙泊酚,并且可以缩短ICU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究七氟醚对卵巢癌细胞SKOV3干细胞特性及增殖、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常规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于培养瓶中,分为七氟醚组及对照组,七氟醚组以5% CO2和1%七氟醚培养24 h,对照组仅以5% CO2培养24 h,MTT法检测两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及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两组细胞干细胞特性相关分子(Oct4及Sox2)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差异。结果 七氟醚组细胞72、96 h时间点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穿透Matrigel基质胶的细胞数、迁出Transwell上小室的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组Oct4、Sox2、Vimentin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cadherin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可通过减轻卵巢癌细胞EMT进程及干细胞特性,抑制细胞增殖及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比七氟烷与异丙酚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认知、应激及疼痛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重庆市永川区儿童医院90例腹股沟疝患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而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指标,术后1 h、术后1 d以及术后2 d疼痛情况,麻醉诱导前及切皮时应激反应指标,麻醉前、应答后2、4、6、24 h认知功能。 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呼吸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术后1 d及2 d2组的儿童疼痛评分(CHEOPS)随时间延长均下降(P<0.05),但2组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皮时与麻醉诱导前比较,2组血清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肾上腺素(E)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应答后2、4、6、24 h 2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评分(MMSE)随时间变化呈上升趋势(P<0.05)。应答后2、4 h2组MMSE评分低于麻醉前,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 结论相较异丙酚,七氟烷对腹股沟疝手术患儿麻醉效果更佳,可改善其认知功能,抑制机体应激及疼痛。  相似文献   
55.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麻醉维持方式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比较七氟醚或丙泊酚维持麻醉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女性患者60例,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30例。两组以相同方案麻醉诱导后,S组吸入1.5%~4%七氟醚维持麻醉,P组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6μg/ml。术中维持BIS 40~60。记录术后30 min、1、3、6、24和48 h时患者活动时VAS评分;记录术前1 d、术后3、24和48 h机械性痛阈值;记录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芬太尼消耗量;记录追加哌替啶的例数和恶心呕吐、寒颤、瘙痒、躁动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后30 min比较,术后3、6 h两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术后48 h明显降低(P<0.05)。术后30 min、1和3 h P组活动时VAS评分明显低于S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3、24和48 h S组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P<0.05),术后3 h P组机械性痛阈明显降低(P<0.05)。术后3 h P组机械性痛阈值明显高于S组(P<0.05)。两组PCIA按压次数、芬太尼消耗量、追加哌替啶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丙泊酚静脉维持麻醉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机械性痛阈,减轻患者在术后3 h内的疼痛。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七氟醚对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电传导及Cx43 Ser368磷酸化的影响。
方法 制备成功的离体灌注工作心脏24只,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1.0 MAC七氟醚处理组(Sev组),每组8只。C组:37 ℃ 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继续灌注37 ℃ K-H液105 min;IR组:37 ℃ 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继续灌注37 ℃ K-H液15 min,注射Thomas液(4 ℃,20 ml/kg)使心脏停搏60 min,4 ℃ K-H液保护心脏,停搏30 min时半量复灌Thomas液(4 ℃,10 ml/kg),60 min时使用37 ℃ K-H液再灌注30 min;Sev组:37 ℃ K-H液平衡灌注15 min后继续灌注含饱和1.0 MAC七氟醚的37 ℃ K-H液15 min,注射Thomas液(4 ℃,20 ml/kg)使心脏停搏60 min,4 ℃ K-H液保护心脏,停搏30 min时半量复灌Thomas液(4 ℃,10 ml/kg),60 min时使用含饱和1.0 MAC七氟醚的37 ℃ K-H液再灌注30 min。于再灌注即刻至灌注结束,记录离体心脏复跳时间(再灌注即刻至心脏首次跳动所需的时间),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发生情况和持续时间。采用心脏刺激仪行程控刺激,测定并记录有效不应期(ERP)、传导速度(CV)。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心室肌组织Cx43和Cx43 Ser368蛋白相对含量。
结果 与C组比较,IR组和Sev组ERP明显延长,CV明显减慢(P<0.05);IR组Cx43及Cx43 Ser368蛋白相对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IR组比较,Sev组心脏复跳时间明显缩短,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ERP明显缩短,CV明显增快,Cx43及Cx43 Ser368蛋白相对含量明显升高(P<0.05)。
结论 七氟醚可以上调低温全心缺血-再灌注心室肌组织Cx43和Cx43 Ser368的表达,促使心室肌电传导增快、有效不应期缩短,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七氟醚结合地佐辛在食管癌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与我院90例患者需进行食管癌切除手术。以数字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食管切除术。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前进行七氟醚结合地佐辛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则在手术前使用七氟醚进行麻醉。结果观察组效果为优者占比73.33%(33/45),优良率为86.67%(39/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11%(23/45),71.11%(3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麻醉时间(186.34±15.16)mim,术毕清醒时间为(4.13±0.54)min;对照组麻醉时间(136.38±13.16)mim,术毕清醒时间为(6.15±0.76)min,观察组麻醉时间长于对照组,术毕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醚结合地佐辛在食管癌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不仅可明显提升麻醉效果,还可减少术毕清醒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58.
钱莹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72-147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减轻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急性躁动的有效剂量。方法将105例ASAⅠ~Ⅱ级行手术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患儿吸入3%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观察1组患儿注射右美托咪啶0.15μg/kg,观察2组患儿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30μg/kg,然后放置口咽通气道辅助通气,行骶管阻滞。麻醉维持使用1.2%七氟烷,维持其自主通气。记录患儿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改变。在麻醉结束时记录睁眼的时间( TEO )。结果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TEO分别为(8.45±4.02)min、(9.23±5.03)min、(10.81±4.06)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的躁动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χ^2=31.42,P<0.05),观察2组(8.57%)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χ^2=24.37、7.53,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急性躁动,0.30μg/kg剂量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59.
张坤鹏 《淮海医药》2014,(5):446-447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与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儿苏醒期躁动( EA)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4~11岁择期行扁桃体切除和(或)腺样体刮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全凭静脉麻醉(I)组与静吸复合麻醉组(S)组,每组20例。2组均以咪唑安定0.1 mg/kg,瑞芬太尼1μg/kg,异丙酚1.5~2 mg/kg,和罗库溴铵0.6 mg/kg麻醉诱导插管,I组麻醉维持应用瑞芬太尼0.4~0.5μg· kg-1· min-1+异丙酚4~6 mg· kg-1· h-1,手术结束同时停止输注。 S组麻醉维持以瑞芬太尼0.4~0.5μg· kg-1· min-1+吸入七氟醚1.2~1.8 MAC,手术结束同时停药。 EA按照5点法进行评估。结果 I组EA评分平均低于S组(P<0.05),EA发生率(25%)明显低于S组(60%)。结论 OSAS手术患儿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后EA的发生率低于七氟醚异丙酚静吸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七氟烷对新生大鼠海马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相互作用方式。方法7日龄健康SD大鼠24只,体质量10~14 g ,雌雄不拘,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n=12):A组为七氟烷组,B组为吸氧对照组。将A组急性暴露于2.3%七氟烷4h。暴露结束后等候4h。从两组大鼠中各取六只处死,取海马组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半定量检测Bcl-2的表达。剩余的12只饲养二周后做跳台试验。结果与吸氧对照组相比,七氟烷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显著增加( 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显示,七氟烷组Bcl-2表达降低。跳台试验证实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结论七氟烷急性暴露可致发育中神经元的凋亡,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Bcl-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