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4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458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37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75篇
中国医学   2155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190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目的观察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线栓法造成大鼠大脑中动脉暂时性局灶性脑缺血,观察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脑梗死发生率、梗死体积的影响.结果接受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的大鼠较之单纯造模者缺血灶体积明显减少.结论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局灶性脑缺血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2.
乳腺I号丸的薄层色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建立乳腺I号丸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该丸剂中的白芍、延胡索、川芎进行了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易于识别。【结论】本方法可有效地控制乳腺I号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开展熟三七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方法:将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曲美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42例。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曲美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和熟三七粉。结果:相较对照组和曲美组,联合用药组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液中TC、TG与LDL-C的水平,升高HDL-C的水平,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其总有效率可大幅度地提高至95.24%(P<0.05),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大幅度地降低至7.14%(P<0.01)。结论:熟三七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疗效明确,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分析青斑样血管炎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及中医辨证水平。方法对12例确诊的青斑样血管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中医证候、中医治则、方药、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男3例,女9例,年龄15~45岁,平均年龄20.17岁,中医药治疗时间为14~70 d,平均时间为54.60 d。12例患者均为对称皮疹,均伴有疼痛;皮损特点均为红斑、水疱、紫癜、坏死、水肿、溃疡,呈现线状或放射状分布;皮损痊愈后见色素沉着斑或线状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所有患者经过组织病理确诊。12例患者均符合寒凝血瘀证。坏死期选用活血化瘀法,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溃疡期选用温阳生肌法,应用自拟方温阳生肌汤加减。局部使用黄连膏换药。12例患者经中医药治疗后皮损均完全消退,溃疡愈合,遗留色素沉着斑及象牙白色萎缩性瘢痕。停药后随访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活血化瘀联合温阳生肌法为中医治疗青斑样血管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并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
李勃  梁肇星  金浪  李建民 《河南中医》2016,(10):1792-1794
目的:观察分期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观察病例均来源于石印玉教授及李勃副主任医师门诊,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AS患者90例。按石印玉教授分期论治经验,分为急性期组、缓解期组、发病初期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三组患者BASDAI评分、BASFI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后、治疗24周后,三组患者CRP、ESR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分期论治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生姜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可能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平台筛选生姜主要活性成分,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相应靶点蛋白名称进行转化为基因名,经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网络图;在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TTD数据库中检索“rheumatoid arthritis”,获取RA疾病靶点,制作韦恩图获取生姜药物成分和RA共同靶点,并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预测有效成分与靶点的潜在结合活性。结果 获取生姜5个成分及55个潜在靶点,RA疾病4 836个相关靶点,生姜与RA共同靶点26个,PPI网络中自由度靠前的3个靶点基因为前列素内环氧化物合成酶2(PTGS2)、转录因子AP-1(JUN)、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3),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分别得到185个结果和59条信号通路。结论 生姜治疗R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效应,并涉及多条信号通路,这可能通过PTGS2、JUN、CASP3等靶点调控炎症反应、免疫调节作用治疗RA。  相似文献   
77.
张莹 《河南中医》2016,(1):99-1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生大黄水,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有效率为60.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呕吐停止时间与鼻饲停止时间分别为(51.67±30.02)h、(63.32±31.30)h,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的(74.35±30.22)h、(85.32±31.28)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呕吐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78.
目的:运用计算机网络药理学技术预测黄芪-莪术药对治疗大肠癌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进一步分析其抗大肠癌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herapetutic Target Database(TTD),Drugbank数据库收集大肠癌疾病作用靶点;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得黄芪、莪术所含中药成分;运用Chem Mapper,Pharm Mapper数据库预测所选中药成分作用的疾病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网络模型;利用Clue GO插件对靶点进行基因功能(GO)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黄芪-莪术药对活性化合物-大肠癌疾病靶点网络包含56个化合物和54个靶点,关键靶点涉及AMP激活蛋白激酶α1(PRKAA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TGS1),环氧化酶2(PTGS2),胸苷酸合成酶(TYMS),肝羧酯酶1(CES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VEGF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谷胱甘肽S-转移酶P(GSTP1),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gly A)等;靶点的基因功能偏向于肽基酪氨酸的磷酸化,调节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 1和ERK2信号串联,内皮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节等;重要的KEGG通路涉及癌症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等。结论:黄芪-莪术药对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以及增强机体免疫的多表型干预的网络模式产生抗大肠癌活性,其作用信号通路与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最为相关。  相似文献   
79.
从经典名方开发的角度出发,笔者通过查阅香附相关的历代本草、医籍及近现代文献资料,对历代香附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品质、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结果表明虽有粗根茎莎草、藨草属植物等伪品曾作为香附使用的情况,但香附药材历代主流基原仍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建议经典名方中使用莎草科植物莎草C. rotundus。其产区自唐朝以来,广东、广西及浙江地区始终为香附的优质产区。其中广东省西部地区产者习称广香附,浙江产者习称南香附。近代以来总结其品质以个大、质坚实、红棕色香气浓者为佳。延续至今常用的炮制方法为醋炙,建议经典名方中未明确注明炮制要求的香附药材以生品入药,注明炮制要求的处方根据方义选择相应炮制品入药。  相似文献   
80.
目的:筛选中药三棱抗血栓活性部位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斑马鱼血栓模型对中药三棱8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的抗血栓作用进行测试。以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对抗血栓作用显著的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方法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乙酸乙酯萃取物能显著增加斑马鱼血栓模型的心脏染色强度(P<0.01),其余各部位抗血栓作用不明显。在该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5-羟甲基糠醛(2)、对甲氧基苯甲醛(3)、对羟基苯甲醛(4)、对香豆酸(5)、阿魏酸(6)、香草酸(7)、原儿茶酸(8)、香兰素(9)、Methyl-3,6-dihydroxy-2-[2-(2-hydroxyphenyl)-ethynyl]benzoate (10)及1,3-O-二阿魏酰基甘油(11)。结论:三棱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抗血栓作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酚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