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5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305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5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探讨华蟾素片联合SOX方案(奥沙利铂+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SOX方案治疗:静滴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d),用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稀释后静滴3 h,21 d给药1次;同时餐后用温水送服替吉奥胶囊,80 mg/(m~2·d),2次/d,连续14 d,停药7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华蟾素片,3片/次,3次/d。21 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指标水平、疼痛评分(VA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RR)和肿瘤控制率(DCR)分别为63.3%、8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均明显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片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不增加化疗副反应的情况下,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癌性疼痛状况并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中,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组(A组)36例,采用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组(B组)32例,采用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3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迟发性腹泻和胆碱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但A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安全性好,可以考虑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23.
奥沙利铂对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有较好效果,但有剂量限制性毒性.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缓释性、靶向性和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的特点.脂质体的主动靶向修饰对改变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分布,减少或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提高抗肿瘤药物的作用也具有意义.利用脂质体的特性,将奥沙利铂制成脂质体治疗结直肠癌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4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FOLFOX方案: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00 mg/m2加入到5%葡萄糖溶液250 m L中,滴注2 h;第1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注射液,400mg/m2加入到生理盐水250 m L中,滴注2 h;第1天静脉推注氟尿嘧啶注射液400 mg/m2,然后2 400 mg/m~2静脉持续滴注46 h。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 L加入生理盐水中250 m L中,1次/d,连续治疗7 d。两组均以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不良反应和生存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缓解率分别为39.02%、51.2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3.17%、8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16+)/CD~(56+)和CD~(4+)/CD~(8+)均显著下降,CD~(8+)显著升高;治疗组外周血CD~(3+)、CD~(4+)、CD~(16+)/CD~(56+)和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显著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骨髓抑制率分别为56.10%、39.02%,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58.54%、3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3年,对照组生存率分别为85.37%、68.29%、56.10%,治疗组生存率分别为92.68%、80.49%、70.73%,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方案治疗结直肠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复方斑鳌胶囊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接受治疗的老年结肠癌肝转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氟尿嘧啶注射液2 800 mg/m~2持续泵入46 h,第1天静脉滴注亚叶酸钙注射液4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85 mg/m~2,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斑鳌胶囊,3粒/次,2次/d。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36.7%、77.5%;治疗组的分别为46.9%、89.7%;两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9%、87.7%、63.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6%、65.3%、46.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下降、周围神经病变和皮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斑鳌胶囊联合FOLFOX6方案治疗老年结肠癌肝转移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制备共载奥沙利铂-姜黄素脂质体复合物,并对其质控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被动载药技术制备脂质复合物,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脂质体复合物含量及包封率,采用Malvern粒度仪测定Zeta电位、动态光散射技术测定粒度与粒度分布。结果:奥沙利铂-姜黄素脂质体复合物的包封率分别为99.02%、97.97%,Zeta电位为(-8.36±1.8) mV;平均粒径为(134.6±1.9) nm,D10(99.2±2.2) nm,D50(137±1.7) nm,D90(189±1.1) nm,D100(248±1.6) nm;脂质体复合物于5℃±3℃稳定性考察6个月,各项考察指标均在标准规定范围内。结论:该技术适合奥沙利铂-姜黄素脂质体复合体的制备,建立的质控方法简单、准确,适合对该脂质体复合物的性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方案)对比替吉奥联合顺铂(S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AGC)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检索2022年7月前公开发表的有关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SOX组)对比替吉奥联合顺铂(SP组)治疗AGC的相关研究,按照Cochrane Handbook 5.1的临床试验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有14篇2 650例AGC患者纳入研究,其中SOX组1 334例,SP组1 316例。与SP组比较,SOX组的总生存期(HR=0.87,95% CI:0.78~0.97,P=0.01)、无进展生存期(HR=0.87,95% CI:0.78~0.97,P=0.01)、完全缓解(OR=1.43,95% CI:1.02~2.00,P=0.04)、部分缓解(OR=1.64,95% CI:1.18~2.29,P=0.003)、疾病进展(OR=0.55,95% CI:0.34~0.87,P=0.01)、疾病控制率(OR=1.64,95% CI:1.04~2.56,P=0.03)和疾病稳定(OR=0.67,95% CI:0.53~0.83,P=0.000 4)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客观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57,95% CI:0.85~2.90,P=0.15)。安全性方面,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中,SOX组白细胞减少(OR=0.20,95% CI:0.13~0.30,P<0.000 01)、贫血(OR=0.52,95% CI:0.32~0.86,P=0.01)、肌酐升高(OR=0.21,95% CI:0.07~0.61,P=0.004)的发生率更低,而周围感觉神经病(OR=10.64,95% CI:1.85~61.10,P=0.008)的发生率更高。 结论SOX方案可提高AGC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可能增加周围感觉神经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29.
高雷  张帆  孙丽  李娜  崔海港 《安徽医药》2018,39(9):1033-1038
目的 研究葡萄糖转运蛋白-12(GLUT12)在结直肠癌(CRC)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与功能,探讨其作为联合用药治疗靶点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采用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CRC及正常结肠中GLUT12基因和蛋白水平。通过荧光免疫及蛋白印迹法观察槲皮素(QC)对肿瘤细胞中GLUT12定位的调节作用。四氮唑(MTT)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CFA)观察QC和奥沙利铂(OXA)联合使用对CRC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GLUT12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3.2±0.3)vs(0.5±0.6),P<0.05]。高糖培养液能改变GLUT12在细胞中的定位及表达水平,QC能抑制高糖对GLUT12蛋白的调节作用。MTT和CFA试验显示,OXA和QC联用能使CRC细胞的活力降低[OXA+OC:(63.3±7.1)%vs OC:(88.7±4.2)%,P< 0.05]。QC和OXA联用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群落的增殖能力。结论 QC能有效抑制CRC细胞GLUT12蛋白的功能,能增加OXA杀伤CRC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丁丽芳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274-3278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XELOX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晚期胃癌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奥沙利铂,130 mg/m2,1次/14 d,同时口服卡培他滨片,每次1 250 mg/m2,2次/d,持续治疗14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睡前口服沙利度胺片,200 mg/次,1次/d,14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神经纤毛蛋白-1(NRP-1)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为35.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5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EGF、ESM-1和NRP-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VEGF、ESM-1和NR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XELOX方案能够有效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降低血清ESM-1、NRP-1表达,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