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2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奈达铂(NDP)联合多西紫杉醇(TXT)同步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年5月~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NDP+TXT治疗组、NDP治疗组、TXT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1例,所有患者给予放化疗联合治疗。对照组给予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21 d为1个疗程,至少治疗2个疗程。结果 NDP+TXT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NDP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2.38%,TXT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10%,NDP+TXT治疗组与NDP治疗组、TXT治疗组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DP+TXT治疗组、NDP治疗组、TXT治疗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其他各组明显(P〈0.05),NDP+TXT治疗组、NDP治疗组、TXT治疗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DP联合TXT同步放疗治疗不可手术食管癌疗效好,可有效延长患者的寿命,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比较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6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实验组使用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进行化疗,对照组使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进行化疗,于化疗结束后进行相关统计比较。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39.5%,对照组有效率为42.1%;实验组胃肠道反应和肾脏毒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贫血发生率为50.0%,与对照组(5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顺铂联合多西他赛相似,但是胃肠道反应和肾脏毒性显著减轻。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多个周期。结果本组36例患者有效率为37.7%,肿瘤控制率为82.6%。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可有效治疗晚期乳腺癌。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投照方式及放化结合的耐受性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初治鼻咽癌患者121例中,Ⅲ期84例,Ⅳa期37例。鼻咽和全颈及锁骨上全程实施前7野IMRT技术照射。同时给予紫杉醇+奈达铂方案化疗2周期,间隔4周。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2年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5.4%、92.9%;1、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1.6%、87.4%。1、2年总生存率为94.3%、86.7%。患者近期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口干症状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口干逐渐减轻。结论IMRT初治鼻咽癌可获得理想的局部区域控制,对正常组织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紫杉醇+奈达铂放化综合治疗对控制远处转移有一定价值,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5.
《江苏医药》2009,35(12)
目的 探讨奈达铂单药节拍化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4例65~78岁中晚期食管癌患者,36例(B组)行单纯放疗,6 MV-X线或者15 MV-X线常规放疗,2.0 Gy/次,每周5次,持续6~7周.38例(A组)自放疗之日起加用奈达铂30~40 mg,每周一次,共6次.治疗结束后评价毒副反应,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A组完全缓解(CR)20例(52.6%),部分缓解(PR)14例(32.8 0A),临床总有效率(CR+PR)89.5%,明显高于B组的72.0%(P<0.05).而骨髓抑制及消化道毒副反应均较轻,患者可以耐受.结论 奈达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替吉奥胶囊(compound tegafur capsule, S-1)联合奈达铂(NDP)及紫杉醇(PTX)方案治疗晚期鼻咽 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治疗晚期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21例,给予S-1 80 mg/m2,分2次,餐后口服,d1~14; NDP 80 mg/m2及PTX 1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每4周为1周期,所有患者均治疗2~4周期,按RECIST 1. 1标准评 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CR 3例(14.3%), PR 12例(57.1%), SD 5例(23.8%), PD 1例(4.8%),RR 71.4%。该方 案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占71.5%;Ⅱ~Ⅲ度血小板下降占52.3%,其余不良反应则可以耐 受。结论替吉奥联合奈达铂、紫杉醇治疗晚期远处转移鼻咽癌的近期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 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奈达铂替代顺铂与紫杉醇联合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患者耐受性。方法实验组(TN组)30例,采用紫杉醇135 mg/m2静脉滴注d1+奈达铂1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诱导化疗,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2个疗程,以后行同样方案同期放化疗,仍然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2个疗程。对照组(TP组)30例,采用顺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代替奈达铂,其余治疗方法与实验组相同。结果诱导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鼻咽部原发灶有效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78.6%和73.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部淋巴结转移灶有效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82.1%和8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个月鼻咽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转移灶的有效率均是100%。不良反应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50.0%(14/28)和86.7%(13/15)(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7.9%(5/28)和53.3%(8/15)(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42.9%(12/28)和20.0%(3/15)(P=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肾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恶心呕吐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下降(〉10%)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奈达铂联合紫杉醇结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28.
程晓伟  杨宇星  俞小元 《肿瘤》2011,31(7):662-664
目的:探讨顺铂同步放化疗与奈达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顺铂同步放化疗组(32例)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组(32例),观察2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顺铂同步放化疗组与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96.9%和100.0%(P>0.05)。顺铂同步放化疗组的3年生存率(71.88%)、局部复发率(12.50%)和远处转移率(6.25%)与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组(分别为70.97%、12.90%和6.45%)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同步放化疗组的胃肠毒性和肾毒性发生率高于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组(P<0.05),而奈达铂同步放化疗组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顺铂同步放化疗组(P<0.05)。结论:顺铂单药同步放化疗与奈达铂单药同步放化疗均能明显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并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9.
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培美曲塞(Pemetrexed,PEM)联合奈达铂(Nedaplatin,NDP)方案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03年1月~2007年8月间,收集在我院肿瘤科经4—6个周期的一线化疗后复发或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36例,给予PEM 500mg/m^2,静注,第1d,NDP 100mg/m^2,静注,第2d;21d为1疗程,两个周期化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一年。结果入组的3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4例,进展(PD)17例,有效(RR)为13.89%,稳定率为52.78%,中位生存期为10.2个月,1年存活率36.11%。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达Ⅲ、Ⅳ度者为10例(27.78%),血小板下降达Ⅲ、Ⅳ度者5例(13.89%),血红蛋白下降达Ⅲ、Ⅳ度者4例(11.11%),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占3例(8.33%),脱发、皮疹、腹泻等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0.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docetaxel and nedaplatin in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as a second-line regimen in an outpatient setting. Methods Twenty-seven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sophageal cancer who received docetaxel/nedaplatin combination therapy as a second-line regimen were retrospectively evaluated.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consisted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docetaxel 30 mg/m2 and nedaplatin 40 mg/m2 every 2 weeks. Results The patients received a median of 7.4 cycles of treatment (range, 2–25 cycles ). No complete response was observed, and 3 of the 27 patients (11%) achieved partial responses.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partial response + stable disease) was 52%.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MST) was 11.4 months. Severe hematological adverse events (grade 3–4) were: neutropenia (n = 10; 37%) and anemia (n = 5; 19%); there was neither febrile neutropenia nor grade 3-4 thrombocytopenia. Furthermore, no severe nonhematological adverse events or treatment-related death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Combination therapy of docetaxel with nedaplatin was safe and well tolerate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effective therapy is warranted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esophageal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