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26篇
  免费   622篇
  国内免费   63篇
耳鼻咽喉   26篇
儿科学   86篇
妇产科学   68篇
基础医学   637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989篇
内科学   977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80篇
特种医学   225篇
外科学   648篇
综合类   1101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202篇
眼科学   55篇
药学   518篇
  1篇
中国医学   586篇
肿瘤学   21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208篇
  2022年   346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380篇
  2019年   336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416篇
  2012年   391篇
  2011年   431篇
  2010年   332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数据分析与挖掘是基因芯片研究的关键和难点,而软件是数据分析方法实现的主要手段。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cDNA基因芯片分析软件进行了综述。首先介绍了芯片数据的获取及分析的软件,然后概述了不同统计软件在芯片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芯片数据分析软件,最后简述了基因网络分析及数据挖掘方面的软件。  相似文献   
62.
中国首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入组情况及治疗维持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中国首批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数量变化情况并计算其治疗维持率。方法:使用美沙酮维持治疗管理系统软件收集中国首批8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数据,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结果:除浙江舟山门诊、广西南宁门诊和贵州织金门诊以外,其余5个门诊的在诊病人数均在6个月以内超过100人。首批8个门诊6个月及12个月的平均维持率分别为63%和48%,其中个旧门诊6个月及12个月的治疗维持率均列8个门诊之首,分别为84%和65%。结论:中国首批8家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门诊运转平稳,但仍需要提高病人治疗维持率。  相似文献   
63.
We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fitting geometric data of the human torso obtained fro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ith high-order (bicubic Hermite) surface elements. These elements preserve derivative (C 1) continuity across element boundaries and permit smooth anatomically accurate surfaces to be obtained with relatively few elements. These elements are fitted to the data with a new nonlinear fitting procedure that minimizes the error in the fit while maintainingC 1 continuity with nonlinear constraints. Nonlinear Sobelov smoothing is also incorporated into this fitting scheme. The structures fitted along with their corresponding root meansquared error, number of elements used, and number of degrees of freedom (df) per variable are: epicardium (0.91 mm, 40 elements, 142 df), left lung (1.66 mm, 80 elements, 309 df), right lung (1.69 mm, 80 elements, 309 df), skeletal muscle surface (1.67 mm, 264 elements, 1,010 df), fat layer (1.79 mm, 264 elements, 1,010 df), and the skin layer (1.43 mm, 264 elements, 1,010 df). The fitted surfaces are assembled into a combined finite element/boundary element model of the torso in which the exterior surfaces of the heart and lungs are modeled with two-dimensional boundary elements and the layers of the skeletal muscle, fat, and skin are modeled with finite elements. The skeletal muscle and fat layers are modeled with bicubic Hermite linear elements and are obtained by joining the adjacent surface elements for each layer. Applications for the torso model include the forward and inverse problems of electrocardiography, defibrillation studies, radiation dosage studies, and heat transfer studies.  相似文献   
64.
In the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 applied to measuring heartbeat detection, subjects judge the simultaneity of heartbeats and exteroceptive comparison stimuli presented at various intervals after the R-wave (0, 100, 200, 300, 400, and 500 ms). Using versions of this procedure, investigators have found that between 20% (Yates, Jones, Marie, & Hogben, 1985) and 54% (Brener, Liu, & Ring, 1993) of subjects can detect heartbeat sensations. Whereas Yates et al. used a single comparison stimulus on each trial and Brener et al. used 10,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d whether this disparity in heartbeat detection performance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number of comparison stimuli presented on each trial. In each of 360 trials, 30 subjects judged the simultaneity of heartbeat sensations and tones following 1, 5, or 10 comparison stimulus presentations. Significantly fewer subjects met the criterion for heartbeat detection with I tone presentation (13%) than with either 5 (43%) or 10 (47%) tone present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a single stimulus presentation imposes data limitations that result in underestimation of the accuracy of heartbeat detection. The presentation of at least 5 stimuli in each trial alleviates this limitation.  相似文献   
65.
国内普遍认为病例组合指数(CMI)属于医疗服务能力维度,体现收治疾病的疑难复杂程度和医疗服务的整体技术难度。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CMI与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等服务效率维度指标联系更紧密,与DRG组数、入组病例数及总权重等服务能力维度指标联系相对较弱,故应归属医疗服务效率维度。CMI的直接应用主要是对平均住院费用的预测控制及对科室绩效的评价;CMI的间接应用主要是对管理指标的调整/校正。医院管理者应准确把握CMI内涵,恰当应用CMI对不同层级及不同类别住院费用进行预测、评价与控制,并对其他管理指标进行调整后再评价。  相似文献   
66.
目的应用传统与新型DRGs指标体系进行绩效评价效果比较研究,探讨新型DRGs指标体系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某省大数据平台的31家三级综合公立医院DRGs资料,分别采用传统与新型DRGs指标体系对之进行综合绩效评价,采用Pearson检验对医院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专家咨询法论证两种指标体系。结果31家医院排名均发生了变化,超过一半的医院排名变化幅度超过10名。两种DRGs指标体系的医院排名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348,P=0.057),即在实际评价效果上存在较大差异。新型DRGs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价值优于传统型。结论相较于传统DRGs指标体系,新型DRGs指标体系严格把控区域医疗质量指标,通过强化学科评价与费用控制,重视患者医疗质量,使评价更为科学、全面。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搭建一个适合我国科技期刊关联数据出版的框架,为科技期刊制订关联数据开放共享及出版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和网络调研方法,对国内外出版机构及科技期刊在关联数据出版方面的政策进行跟踪调研,并基于数据FAIR原则,分别从数据的可发现、可获取、可互操作和可重用4个维度进行具体分析,明确科技期刊关联数据出版的要素。【结果】 结合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及规划,通过共享分级并将数据出版要素纳入其中,提出符合国际数据共享政策、面向我国科技期刊的关联数据出版通用数据政策框架。【结论】 所提出的期刊关联数据共享分级策略,可为不同期刊数据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目的】 对我国学术期刊关联数据出版与共享中的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有助于科学数据出版与共享工作的推进。【方法】 基于我国科学数据出版与共享的演化过程,以及地理资源期刊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现状与发展情况,对期刊论文关联数据出版和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对平台间合作的模式进行探讨。【结果】 为实现科学数据的价值最大化,中国自上而下建立起了科学数据共享系统,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数据中心、数据服务平台等,制定了一系列数据获取和管理规范,并制定了保障科学数据信息安全的相关法律。【结论】 科学数据出版与共享应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经过初期的大规模建设后,数据出版与共享及其安全管理应走向“提质增效”阶段,要注重高新技术的注入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管理措施上要以保证数据安全为基础,以数据质量为核心,从而提升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提高数据再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重庆市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为重庆市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2015—2020年重庆市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2020年,重庆市卫生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不高,38个区县中有7个区县处于DEA有效状态,8个区县处于DEA弱有效状态;2015—2020年,重庆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均值为0.945,3个区县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大于1。结论 重庆市各区县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重点在于提升技术进步水平;重庆市四大区域内部和四大区域之间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差异较大,需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重视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达到提升卫生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享科云生产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科云平台”)在数据中台建设以及出版生产管理方面的实践与经验,为出版同行建设学术服务平台以及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分享科云平台架构,梳理科云平台在期刊集约化出版生产中的特色功能与作用,阐明科云平台对期刊集群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提出科云平台下一步设想。【结果】 基于科云平台,对出版流程进行切分、优化,细化编辑分工,有助于提升期刊质量和出版效率,并形成集约化出版模式;构建数据中台,将数据与业务相契合,形成闭环模式,有助于提升数字出版平台的学术服务能力。【结论】 坚持以技术革新为突破口,突破传统出版模式,搭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出版管理平台是实现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助于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