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耳鼻咽喉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544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31篇
中国医学   2136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81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309篇
  2011年   308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黄芪-丹参药对通过调节微小核糖核酸-466b-5P(miR-466b-5p)改善高血压肾损害的机制。方法:基于微RNA(miRNA)测序寻找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与Wistar-京都鼠(WKY)的差异基因,构建腺相关病毒转染小鼠,24只C57BL/6小鼠,随机选取12只尾静脉注射小鼠腺相关病毒miR-466b-5P(rAAV-miR-466b-5P)构建miR-466b-5p过表达组,余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注射腺相关病毒-9(AAV-9)空载体,转染6周后再各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A组(黄芪-丹参+miR-466b-5P过表达组)和C组(黄芪-丹参+空白对照组)以黄芪配方颗粒:2.036 g/kg+丹参配方颗粒:0.255 g/kg灌胃;B组(miR-466b-5P过表达组)和D组(空白对照组)以相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灌胃28 d后观察各组小鼠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微量白蛋白(mALB),血清胱抑素C(Cys-C)、血管紧张素Ⅱ(AngⅡ)、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肾脏病理,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qPCR)与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寻找其靶基因。结果:1)基于前期miRNA测序选定了miR-466b-5p;2)与D组比较,B组小鼠尿β2-MG、NAG、mALB、血清Cys-C、AngⅡ、CRP均显著升高(P<0.01);与B组比较,A组小鼠血清Cys-C、CRP明显升高(P<0.05),尿β2-MG、NAG、mALB、血清AngⅡ无明显改变(P>0.05);3)与D组比较,B组小鼠出现明显肾小球硬化、小管纤维化,A组较B组有明显改善;4)与D组比较,B组小鼠透明质酸酶2(HAS2)明显下调,而经黄芪-丹参干预后有所回调。结论:miR-466b-5p的过表达会导致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黄芪-丹参药对通过靶向HAS2下调miR-466b-5p改善高血压肾损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通过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羌活治疗疼痛的方剂配伍规律,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羌活的深入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羌活治疗疼痛的方剂,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运用VOSviewer和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分析药物频次、性能、功效、主治及关联规则,并对其用药规律从高频方名、药物用量及配比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 对羌活治疗疼痛方剂的基本信息统计发现,纳入方剂共1042首,涉及方书261部,其中超过10首的有12部,以宋、明、清时期收录的方书较多;方名出现次数≥5的有12种。对药物频次、性能、功效、主治及关联规则进行分析,发现频次≥100的药物有34味,性多温、寒、平,味多辛、苦、甘,以归肝、脾、肺经为主。配伍的药物以解表、补虚、活血化瘀、清热、理气等功效为主。羌活方治疗病证较多的依次为头痛(211次)、身痛(101次)、腰痛(57次)。与羌活配伍治疗头痛的高频药物有防风、甘草、川芎、当归、茯苓等;治疗身痛的高频药物有防风、甘草、川芎、白芷、独活等;治疗腰痛的高频药物有防风、甘草、当归、川芎、独活、牛膝等。关联规则发现,治疗头痛时支持度较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通过挖掘整理含丹参-当归的方剂,利用统计软件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利用Excel软件分析中药使用频次、频率及丹参-当归配伍特征和主治中医病证频次,运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 通过统计共筛选出含丹参-当归药对的方剂390首,频次统计分析发现涉及中药504味,使用频次≥60的中药共22味,除丹参、当归外,核心高频药物为川芎、甘草、白芍、肉桂、地黄、牛膝6味。通过组方规律分析得到常用中药组合有丹参-当归-川芎、丹参-当归-甘草、丹参-当归-白芍。主治病证涉及105种,频次≥10的中医病证10种,以瘀血疼痛病症、妇科病症为主。通过网络可视化得到治疗月经病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白芍-香附,治疗痹证的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川芎-肉桂,治疗虚劳病核心中药组合为丹参-当归-牛膝-肉桂-防风。结论 与丹参-当归配伍的高频中药为白芍、川芎、肉桂等,优势病证为月经病、痹证和虚劳病,揭示了丹参-当归药对的用药规律,为该药对在临床合理用药及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从免疫炎症角度探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感染诱导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进展的核心靶点及重要通路,进而预测潜在防治中药。方法 从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中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芯片数据,利用“limmar”包及“Venn”包筛选2种疾病的共同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共同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注释其功能及重要通路。对2组基因集进行免疫细胞和免疫功能打分,评估免疫细胞浸润水平。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Cytoscape的CytoH...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后使用益气活血类方剂干预的用药规律,预测核心药物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中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后使用益气活血类方有效干预的文献,对方中使用的药物进行频数、聚类及关联分析,依据关联规则选取置信度和支持度最高的核心药物,构建核心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纳入232篇文献,涉及中药处方177首,包含中药119味,累计使用频次1903,以黄芪为首的高频药物28味,所有药物按功效可分为16种,药味总频次191,归经总频次292。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0组支持度较高的中药组合,其中支持度与置信度最高的二联药物组合为“黄芪-川芎”,三联药物组合为“黄芪-川芎-地龙”。网络药理学分析收集黄芪、川芎、地龙的活性成分30个;筛选“黄芪-川芎”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靶点91个,“黄芪...  相似文献   
26.
张罡  叶桐  窦丹波 《陕西中医》2023,(6):818-821
核转录因子-κB(NF-κB)相关信号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作用。研究显示中药单体及单药可以通过NF-κB信号通路介导减少黏膜炎症反应、抑制肠道上皮细胞凋亡、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调节肠道内菌群丰度等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JAK2/STAT3/NF-κB信号通路、PI3K/AKT/NF-κB信号通路、NF-κB/NLRP3信号通路等有关。涉及到的常用药物包括黄连、干姜、鸦胆子、黄芪、肉桂、青黛、雷公藤、黄芩、蒲公英、马齿苋、苦参、青蒿等及其提取物小檗碱、6-姜烯酚、鸦胆子苦醇、黄芪多糖、肉桂醛、雷公藤多苷、黄芩苷、苦参总碱、双氢青蒿素等。故围绕NF-κB相关信号通路对常用治疗UC的中药及其单体作一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石菖蒲水提取液及其挥发油对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二级结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运用圆二色谱表征Aβ25-35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Aβ25-35孵育不同时间及用石菖蒲水提取液及其挥发油分别干预后, 它的CD图形发生了明显改变。Aβ25-35水溶液孵育30 min全部为α- 螺旋;孵育24h, α-螺旋向着其它的二级结构转化,其中α-螺旋10.10%,β- 折叠18.40%;孵育7 d,主要以β -折叠和不规则卷曲为主,含量分别是27.00%和56.40%。用石菖蒲水提取液及其挥发油分别与Aβ25-35水溶液共同孵育后,α-螺旋结构明显增多,其中以 100%水提取液孵育7 d和100%挥发油孵育7 d的效果最好,α-螺旋含量达到100%。结论:一定浓度石菖蒲水提取液及其挥发油一定时间内能够有效地阻止了Aβ25-35由α- 螺旋向β -折叠转化。  相似文献   
28.
土茯苓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土茯苓水提取物在抗原致敏后及攻击后给药均明显地抑制了picryl chloride(PC)所致的小鼠接触性皮炎(PC-DTH)和绵羊红细胞(SRBC)所致的足蹠反应(SRBC-DTH),其中攻击后给药时作用较强.土茯苓还明显地抑制了二甲苯所致的耳壳及蛋清所致的小鼠足蹠炎症反应。此外,土茯苓对小鼠抗SR-BC 抗体形成的细胞数(IgM-及IgG-PFC 数)无明显影响,但其溶血空斑明显地较对照组为大,同时,血清溶血素水平未见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以上结果表明,土茯苓对体液免疫反应无抑制作用,但可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后者主要系影响致敏T 淋巴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以后的炎症过程。  相似文献   
29.
川芎茶调散及其4种改型制剂的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川芎茶调散改型制剂的质量,分析影响质量的工艺因素。方法:按中国药典检测方法对各制剂所含挥发油及浸出物进行定量分析,并用TLC法对各制剂进行川芎、白芷的主成分鉴别。结果:挥发油含量最高为0.4%(散剂、片剂),最低为0.085%(袋泡剂);醇溶性浸出物最高为15.76%(散剂),最低为10.23%(冲剂);水溶性浸出物最高为24.89%(散剂),最低为18.43%(袋泡剂);袋泡剂中川芎、白芷的TLC鉴别为阴性。结论:与散剂相比,4种改型制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其中冲剂、袋泡剂各项指标最低,提示单纯以水提取的剂改工艺欠合理  相似文献   
30.
天麻种子、种麻及商品麻的药理作用比较(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对天麻种子、种麻及商品麻的药理作用进行比较 ,探讨种麻的主要药理作用 ,为种麻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小鼠活动计数法 ,观察药物的镇静作用 ;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 ,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 ;采用蛋清致小鼠足肿胀法 ,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结果 :(1)不同天麻样品水煎液对其自发活动次数均明显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 .0 1)。 (2 )不同天麻样品水煎液对正常小鼠痛阈值无明显影响。 (3)不同天麻样品水煎液均能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并减少其扭体次数 ,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4 )不同天麻水煎液除种子外对蛋清性炎症有显著抑制作用 (P<0 .0 1)。结论 :种麻与商品麻的镇静、镇痛 ,抗炎等药理作用相似 ,种麻可代替商品麻入药或开发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