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12.
中间锦鸡儿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甦  施蛟  孙智华  胡昌奇 《中药材》2006,29(1):19-21
目的:研究中间锦鸡儿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法、色谱法分离化学成分,用波谱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中间锦鸡儿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5′-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甙(1)、异鼠李素-7-O-α-L鼠李糖甙(2)、3,4-二羟基苯甲酸(3)、N-反式咖啡酰酪氨酸(4)、D-3-O-甲基-肌醇(5)、7α-OH-β-谷甾醇(6)、7β-OH-β-谷甾醇(7)、硬脂酸(8)。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金雀根中的异黄酮成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金雀根中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异黄酮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色谱分离方法得到化合物,再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6个异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3′-二甲氧基-7,5′-二羟基异黄酮(1),(-)maackiain(2),dalbergioidin(3),3′-甲氧基-5′-羟基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4),Wistin(5),tri-folirhizin(6)。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他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ETHNOPHARMACOLOGICAL IMPORTANCE: Guazuma ulmifolia Lam (Sterculiaceae) is a plant extensively used in México for the empirical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AIM OF THE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anti-diabetic mechanisms of Guazuma ulmifolia. MATERIALS AND METHODS: Non-toxic concentrations of Guazuma ulmifolia aqueous extracts (GAE) were assayed on adipogenesis and 2-NBDglucose uptake in the murine 3T3-F442A preadipose cell line. RESULTS: GAE added to adipogenic medium (AM) did not affect adipogenesis at any of the tested concentrations (1-70 microg/ml), whereas in AM lacking insulin GAE 70 microg/ml induced triglyceride accumulation by 23%. On the other hand, GAE 70 microg/ml stimulated 2-NBDG uptake by 40% in insulin-sensitive 3T3-F442A adipocytes and by 24% in insulin-resistant adipocytes, with respect to the incorporation showed by insulin-sensitive adipocytes stimulated with the hormone. CONCLUSION: Guazuma ulmifolia exerts its anti-diabetic effects by stimulating glucose uptake in both insulin-sensitive and insulin-resistant adipocytes without inducing adipogenesis.  相似文献   
15.
旷丽莎  江炜  侯爱君  钱旻 《中草药》2009,40(7):1020-1024
目的 研究茜草科耳草属植物水线草Hedyotis corymbos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重结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o-niresinol-3a-O-β-D-glucopyranoside(Ⅰ)、槲皮素(quercetin,Ⅱ)、七叶内酯(esculetin,Ⅲ)、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Ⅳ)、耳草酮A(hedyotiscone A,Ⅴ)、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Ⅵ)、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Ⅶ)、香草酸(vanillic acid,Ⅷ)、丁香酸(syringie acid,Ⅸ)、(+)-催吐萝芙叶醇[(+)-vomifoliol,Ⅹ]、(-)-二氢催吐萝美叶醇[(-)-dihydrovomifoliol.Ⅺ]、S-(+)-去氢催吐萝芙叶醇[S-(+)-dehydrovomifoliol,Ⅻ]和茜素1-甲醚(aliza-rin 1-methyl ether,).结论 化合物Ⅰ~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草木犀中香豆素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物料粒度等因素对黄香草木犀中香豆素超临界CO2萃取物得率的影响。结果超临界CO2萃取草木犀中香豆素的影响因素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结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物料粒度40~60目,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0 h。此条件下草木犀中香豆素萃取率为0.76%。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云南傣药铁刀木(Cassia siamea Lam.)叶的化学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测定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2-甲基-5-丙酮基-7-羟基-色原酮(1)、4-顺式-乙酰基-3,6,8-羟基-3-甲基-二氢萘酮(2)、大黄素(3)、大黄素甲醚(4)、β-香树脂醇(5)、β-谷甾醇(6)等6个化合物。结论: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傣药铁刀木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唇香草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唇香草原植物进行鉴定,并对其性状进行描述;对唇香草的茎、叶和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对唇香草水提液和醇提液化学成分进行理化鉴别;以蒙花苷、咖啡酸、迷迭香酸对照品对唇香草药材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测定7批唇香草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结果唇香草药材水分不得超过9%,总灰分不得超过12%,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4%。结论建立的质量标准定性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唇香草药材质量控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龙船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甘露醇(1)、十八酸(2)、1, 5-环辛二烯(3)、β-谷甾醇(4)、(10E)-9-oxooctadec-10-en-12-ynoic acid(5)、壬二酸(6)、dihydromasticadienolic acid(7)。结论 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船花脂酸(ixoraliphatic acid)。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龙船花中分离得到,其中D-甘露醇在干药材中质量分数高达0.32%。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中异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方法利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观察小叶锦鸡儿中分离出的3种异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雁靛黄素(Ⅰ)、高丽槐树-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和芒柄花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宫颈癌细胞株、人肝癌细胞株生长的影响。结果化合物Ⅰ对人乳腺癌细胞株、宫颈癌细胞株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0.2、16.9μg.mL-1;化合物Ⅱ对乳腺癌细胞株、肝癌细胞株均有不同强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7.9、18.8μg.mL-1;化合物Ⅲ对乳腺癌细胞株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但不呈现浓度依赖关系,对其他两个细胞株的增殖不显示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Ⅰ、Ⅱ对两种细胞株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Ⅲ不具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