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2篇
  免费   906篇
  国内免费   155篇
耳鼻咽喉   152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502篇
基础医学   1230篇
口腔科学   161篇
临床医学   441篇
内科学   408篇
皮肤病学   342篇
神经病学   214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423篇
综合类   83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025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22篇
中国医学   45篇
肿瘤学   1507篇
  2023年   110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99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595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4篇
  1975年   10篇
  1974年   6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α-干扰素治疗后的病理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经α-干扰素治疗的临床病理变化。方法32例HBV相关性肾炎给予α-干扰素100~300万U,肌肉注射,6个月为一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浓度,24h尿蛋白定量及肾组织乙肝抗原、HBV-DNA、IgG、IgM、IgA阳性率。结果α-干扰素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浓度升高、尿蛋白定量下降;肾组织乙肝抗原、HBV-DNA、IgA、IgM、IgG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经α-干扰素治疗后临床病理有较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和干扰素联合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64例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 ,同时使用α干扰素及拉米夫定9个月 ,随后单用拉米夫定15个月,对照组32例 ,单用拉米夫定24个月 ,定期检测丙氨酸转氨酶 (ALT)、HBeAg、抗 -HBe、HBVDNA ,并作YMDD变异检测 ,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ALT复常率为90.6 % (29/32) ,对照组ALT复常率为87.5 % (28/32)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组HBeAg阴转率为68.8 % (22/32) ,对照组HBeAg阴转率为37.5 % (12/32)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治疗组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为53.1 % (17/32) ,对照组HBeAg/抗 -HBe血清转换率为25 % (8/32)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78.1 % (25/32) ,对照组HBVDNA阴转率为59.4 % (19/32)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治疗组YMDD变异率为21.9 % (7/32) ,对照组YMDD变异率为40.6 % (13/32)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同时治疗组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HBVDNA阴转率与治疗前ALT及HBVDNA基线水平有关。结论 :α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对于ALT中度升高、HBVDNA高水平复制  相似文献   
103.
人乳头瘤病毒重组质粒的构建及蛋白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人乳头瘤病毒18型L1片段(HPVl8LI)活性蛋白。为进一步研制人乳头瘤病毒18型(HPV18)基因工程疫苗打下基础。方法 以重组质粒(pBR322-HPV18)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HPV18L1DNA片段。将HPV18L1DNA与质粒(pUC19)重组构建重组质粒(pUC19-HPV18L1)。用酶切电泳验证重组结果的正确性;并通过测序检查质粒重组后序列有无变化。再利用质粒(pQE32)做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QE32-HPV18L1),并用酶切电泳验证。将重组质粒pQE32-HPV18L1转入工程菌(M15)。用酶切电泳验证重组工程菌(pQE32-HPV18L1/M15)正确性。利用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HPV18L1目的蛋白。采用不同浓度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不同诱导时间来优化HPV18L1目的蛋白表达条件。利用Western印迹检测蛋白质(Western blot)鉴定HPV18L1目的蛋白的特异性。结果PCR扩增DNA片段约为1.7Kb。与预期结果相同。克隆重组质粒pUC19-HPV18L1酶切后显示的酶切图谱与预期相同。而且测序验证插入片段全序列无改变。表达重组质粒pQE32-HPVl8L1酶切图谱亦与预期相同。蛋白表达条件优化结果为1mmol/LIPTG诱导4h后,获得HPV18L1最佳蛋白表达量:SDS-PAGE显示,约63KD处可见目的蛋白带,与预期结果一致。Westem blot鉴定,在约63KD处可见目的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重组质粒pQE32-HPV18L1并能表达HPV18L1目的蛋白。  相似文献   
104.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芯片的建立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新方法,并通过对宫颈分泌物标本检测,验证HPV基因分型检测新方法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利用HPV保守的L1区设计各型PCR扩增通用引物,根据GenBank中HPV的型特异性序列设计、合成分型探针,制备可对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和68型15种高危型和6、11和42型3种低危型HPV进行联合分型检测的膜芯片.通过对100例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以了解临床使用效果;对阳性标本进行测序以验证分型的准确性;对标准品进行测定以检测其灵敏度.结果 在100例临床样品中发现HPV感染病例30例,其中包括高危型中的HPV16、18、33、45、51、58和66,以及低危型中的HPV6、11和42,既有单一型感染也有混合型感染.灵敏度经标准品验证可达10个拷贝的HPV DNA分子.对单一类型感染基因测序分型证实,所建立的HPV基因芯片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利用PCR-膜芯片技术建立的HPV基因分型诊断方法可以简便、有效地检出所有已知的高危型和低危型HPV,并能明确其基因类型,适用于临床HP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s,CIN)宫颈液基细胞残液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es,HPV)16、18E6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m blot法检测经病理证实的86例CLN和14例慢性宫颈炎的宫颈液基细胞残液中HPV16、18E6的感染状况。结果:宫颈液基细胞残液中HPV16、18E6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CINⅠ组33.3%(8/24);CINⅡ组46.7%(14/30);CINⅢ组59.3%(19/32)。慢性宫颈炎(对照组)阳性率7.1%(1/14)。CINⅠ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INⅡ组和CINⅢ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Westem blot法检测CIN患者宫颈液基细胞残液中HPV16、18E6感染可以补充细胞学检查结果,对预防宫颈癌发生及降低其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6.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蔡娱飞  朱光泽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434-3436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4月~2006年4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2 340名妇女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检测高危型HPV DNA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结果:筛查并经病理诊断为HPV感染36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 IN)Ⅰ级71例,C INⅡ48例,C INⅢ55例,宫颈浸润癌31例。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高危型HPV DNA检测C INⅡ、C INⅢ的敏感度是91.33%,特异度是74.51%,阳性预测值是5.21%,阴性预测值是99.79%。宫颈细胞学筛查C INⅡ、C INⅢ,以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0.80%、80.45%、12.30%、99.50%;以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为分界点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8.90%、73.98%、4.90%、100.00%。高危型HPV DNA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宫颈癌88.57%(31/35),C INⅢ91.67%(66/72),C INⅡ87.50%(56/64),C INⅠ42.00%(21/50)。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联合细胞学检查可使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有提高,但特异度未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方法对人乳头瘤病毒(HPV)进行分型检测,建立一种经济实用的临床HPV感染的基因型检测方法.[方法]利用低密度基因芯片方法对145例阴道镜门诊病人的宫颈拭子标本进行HPV-DNA检测并分型.[结果]被检人群中共检测出57例HPV阳性,88例HPV阴性,HPV的感染率为39.3%,阳性标本中检测出12种高危型别,2种低危型别.其中单型感染51例(89%),混合感染6例(11%),16,31,18,58型检出率较高.[结论]低密度基因芯片是一种快速、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在HPV和宫颈癌的筛查与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double screening (measuring maternal serum levels of alpha-fetoprotein [AFP] and total 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hCG] as markers for Down syndrome) with that of triple screening (also measuring levels of unconjugated estriol [uE3])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of pregnancy, and to compare ethnic variance between Chinese and Caucasian populations. METHODS: The study investigated 15096 normal singleton pregnancies and 24 pregnancies affected with Down syndrome.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AFP, hCG, and uE3 levels were analyzed. Likelihood ratios (LR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multiple of median value (MoM) of AFP, hCG, and uE3 as variables. After multiplying maternal age risk by the LR values for the markers used in double and triple screening, the specific risks obtained with double and triple screening were estimated. The detection rate (DR) and false-positive rate (FPR) were calculated at different cut-off points. The serum markers' levels were also compared with those of Caucasian women. RESULTS: The median MoM value of hCG was higher in women with affected pregnancies (1.40) than those with unaffected pregnancies (1.00). However, the median MoMs of AFP and uE3 (0.79 and 0.68) were lower in affected than in unaffected pregnancies. At a FPR of 5%, the detection rates reached with double and triple screening were 50% and 66.7%, respectively. Ratios of the 3 serum markers' medians to those in a study with Caucasian women were 1.06 (range=1.04-1.09) for AFP, 1.14 (range=1.10-1.17) for hCG, and 1.28 (range=1.23-1.41) for uE3 for the relevant gestational weeks. CONCLUSION: Triple screening performed better than double screening in the second trimester. Ethnic varianc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Down syndrome screening.  相似文献   
109.
110.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将HR-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手段的意义和价值。方法2004-12-2005-04对301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1231例患者,进行HPVDNA的杂交捕获法二代(HPV-HCⅡ)和液基细胞学(Thinprepcytol-ogytest,TCT)的检测,作为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初筛。131例因细胞学异常,或细胞学正常而HPV检测阳性,或细胞学正常HPV阴性、而临床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231例样本中,经TCT检测正常者1077例(87·43%),ASCUS32例(2·60%),ASCUS-H34例(2·76),LSIL73例(5·93%),HSIL15例(1·22%)。131例阴道镜下多点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炎症68例(51·91%),CINⅠ20例(15·27%),CINⅡ18例(13·74%),CINⅢ16例(12·21%),浸润癌4例(4·35%),湿疣5例(3·82%)。(2)HPV总感染率34%,HPV阳性者418例,年龄平均(36·93±10·8)岁,HPV阴性者813例,年龄平均(39·68±11·8)岁,HPV阳性组的年龄明显小于HPV阴性组,P<0·01。各病理组HPV感染率分别为:炎症58·82%,CINⅠ80%,CINⅡ72·22%,CINⅢ100%,浸润癌100%,湿疣60%。(3)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结果:TCT和HPV均(-)者,无高度病变的发生;TCT(-)和HPV( )者中,≥CINⅡ的检出率11·1%(1/9),TCT异常和HPV阳性同时存在的病例中,≥CINⅡ的检出率最高40·5%(32/79);仅TCT异常而HPV(-)者13·2%(5/38),且5例均为CINⅡ,无原位癌和浸润癌的发生。结论持续的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演进有关;HR-HPV检测是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技术,与细胞学联合检测,为最佳宫颈癌筛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