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33篇
  免费   4399篇
  国内免费   3022篇
耳鼻咽喉   294篇
儿科学   2027篇
妇产科学   444篇
基础医学   4630篇
口腔科学   194篇
临床医学   11784篇
内科学   11199篇
皮肤病学   273篇
神经病学   9781篇
特种医学   28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973篇
综合类   1636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3803篇
眼科学   303篇
药学   8539篇
  92篇
中国医学   4743篇
肿瘤学   1617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1777篇
  2021年   2846篇
  2020年   2649篇
  2019年   2073篇
  2018年   2157篇
  2017年   2462篇
  2016年   2821篇
  2015年   2744篇
  2014年   5943篇
  2013年   5648篇
  2012年   5257篇
  2011年   5379篇
  2010年   4355篇
  2009年   3842篇
  2008年   3813篇
  2007年   3914篇
  2006年   3618篇
  2005年   3118篇
  2004年   2570篇
  2003年   2312篇
  2002年   1854篇
  2001年   1694篇
  2000年   1474篇
  1999年   1275篇
  1998年   1023篇
  1997年   952篇
  1996年   771篇
  1995年   664篇
  1994年   644篇
  1993年   469篇
  1992年   417篇
  1991年   424篇
  1990年   353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272篇
  1987年   224篇
  1986年   212篇
  1985年   292篇
  1984年   245篇
  1983年   156篇
  1982年   191篇
  1981年   206篇
  1980年   149篇
  1979年   111篇
  1978年   72篇
  1977年   62篇
  1976年   47篇
  1975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p16基因突变在白血病发生中的作用及基因突变的机制。方法利用点突变检测仪、水平和垂直板电泳对p16基因的外显子1、外显子2的PCR扩增产物作缺失和点突变分析。结果在白血病35例临床标本中有22例发生缺失突变,6例发生点突变,突变率约80%。在22例缺失突变病例中,有10例为不完全缺失突变即有低于外显子509bp的扩增产物。结论p16基因含有“GC”DNA重复顺序,易发生DNA重组及易位和重排。在白血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30例急性脑血管病(CVD)患者及32位正常人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急性CVD组患者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清MBP含量与急性CVD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检测血清MBP含量对急性CVD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外周循环单核细胞组织因子 (TF)表达与冠心病病情的关系 ;观察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单核细胞TF表达的影响。方法 :测定了 2 2例稳定型心绞痛 (SA)患者 ,2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 ,1 5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用尿激酶溶栓前及溶栓后 ,1 8例健康人外周循环单核细胞组织因子阳性率。单核细胞组织因子阳性率测定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结果 :SAP组 ,UAP组和AMI组单核细胞TF阳性率高于对照组 ,UAP组和AMI组单核细胞TF阳性率高于SAP组 ,单核细胞TF阳性率与冠心病病情显著相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 2h单核细胞TF阳性率升高。结论 :外周血单核细胞TF的表达与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单核细胞TF的表达进一步增强 ,这可能是溶栓后凝血酶活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脑局灶缺血大鼠血小板活化功能或轻药物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功能及其结构的影响。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3组,于末次给予试药1.5h后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加入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或胶原,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2)采用化学刺激(FeCl3)诱导血栓闭塞法制备大鼠急性大脑中动脉血栓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大蒜素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4组,给药方法同实验(1),颈总动脉插管取血后分离血浆,测定血浆血栓烷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3)加入ADP孵育激活性,离心得到血小板沉淀块,透射电镜下观察血小板的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或模型组相比,大蒜素大剂量组(10mg/kg)、小剂量组(5mg/kg)均可显著抑制药物诱导的血小板聚集(P<0.01),且大剂量组显著优于小剂量组(P<0.05);均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浆TXB2的含量,降低TXB2/6-keto-PGF1α比值,大剂量组还显著升高血浆中6-keto-PGF1α水平(P<0.05,P<0.01);可明显抑制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活化时大量释放的活性肽TXA2、促进恢复TXA2/PGI2平衡,抑制血小板激活释放过程中超微结构的改变,从而对脑梗塞起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5.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being treated for acute renal failur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have multiple medical problems. Accordingly, the withdrawal of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ie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part of a general decision about whether to initiate or continue with treatment per se. Several guidelines on withdrawing and withholding therapy have been produced and some common themes emerge: concerns to avoid euthanasia, potential for benefit, patient consent (shared decision‐making), team consensus/decision‐making, and the provision of appropriate palliative care and resource implications. Each of these is considered in turn, although the word limit for this paper does not permit detailed exposition.  相似文献   
106.
急性脑血管病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脑血管病(ACVD)中的作用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5例ACVD患者,并设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血清对照组(20例)及脑脊液对照组(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于发病后第1、3、7、14d测定血清和脑脊液中TNF-α。结果:①三种脑血管病患者血清TNF-α动态变化存在差异,脑出血和脑梗死组的峰值单间为发病后第3d,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为第1d。②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水平与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情恶化与否相关。③SAH组于发病后第1d、3d、7d脑脊液TNF-α值高于血清,14d时降至对照组水平并与血清无差异。结论:①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的动态观察,可为临床预测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病情恶化与否提供依据。②发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若CT未能显示病灶时,血清TNF-α的明显升高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③SAH患者脑脊液中TNF-α水平明显高于血清,进一步提示脑内神经组织可产生TNF-α。脑脊液中TNF-α的持续明显升高可能与SAH后脑血管痉挛有关。④TNF-α参与了ACVD的炎性反应过程,早期抑制TNF产生及抗炎性反应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7.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生机制及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000年6月至2001年10月86例AMI患者的CAG结果及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86例中CAG正常者8例,年龄(39+11.4)(25-52)岁;多无心绞痛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史及家族史;以情绪波动、精神压抑、大量吸烟、饮酒史者居多。结论:冠状动脉痉挛、血栓自溶或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是其主要发生机制;冠状动脉正常的AMI患者其貌似正常,实属高危人群,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尿激酶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关系。方法:该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测定脑梗死常规治疗组、尿激酶治疗组血清NSE水平。结果:尿激酶组NSE值显著低于ACI常规治疗组。结论:尿激酶能降低血清酶活性,使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水解,从而缩小梗死灶体积,改善脑缺血、缺氧,从而起到保护脑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应用射频技术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验证其阻断神经纤维的可行性。方法 将 4 5只大鼠随机分成 3组 ,以实验确定的射频技术、苯酚注射、切断 3种方法阻断其坐骨神经 ,对阻断前和阻断后不同时间内坐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 ,评价方法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神经组织形态学的轴突通过率。结果 射频组、切断组 2组大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轴突通过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苯酚注射组的上述指标与前述 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直视下应用射频阻断神经 ,可以取得与切断神经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青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造特点及随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冠状)造影特点及其与远期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比较青年ACS与老年ACS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范围,并进行心脏事件随访。结果:78例青年ACS患者有冠脉病变74例(94.9%),单支病变46例(58.9%);171例老年ACS患者有冠脉病变166例(97.1%),单支病变41例(23.9%)。平均随访9个月,青年ACS患者发生心脏事件者10例(12.8%),其中心绞痛再入院6例(7.7%);老年ACS患者发生心脏事件者47例(27.5%),其中心绞痛再入院30例(1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青年时期之前已经发生,ACS预后与冠脉病变程度和年龄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