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针灸抗应激性损伤作用的神经内分泌机制。方法回顾近10年来国内有关针灸抗应激性损伤机理研究的成果,总结分析针灸在应激状态下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结论针灸对应激状态下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有良好的调整作用,是针灸防治应激性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为针灸治疗应激相关疾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针灸推拿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组和单纯穴位注射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椎动脉血流情况。结果两组均能有效地改善椎动脉血管形态;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注射加针刺、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确切的改善椎动脉血管形态的作用,其椎动脉形态的改善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相一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  相似文献   
103.
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医学、现代医学的观点探讨微针系统的理论根据。主要从两个方面讨论,其一,中医局部和整体理论;其二,现代生物学原理及全息理论。以上理论可能对微针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解释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4.
论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针灸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进一步分析了肝胆经脉与脏腑的相关性,得出肝胆经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结论 “抑木扶土”当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重要法则,从肝胆经入手治疗糖尿病是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观察《内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1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经》刺法中的毛刺、远道刺、直针刺、浮刺、半刺等刺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326例,痊愈273例,好转4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88例,痊愈32例,好转5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3%。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6.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索针灸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78例采用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针刺相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中,痊愈61例,好转1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结论 以针刺加灸是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外治方法中最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回顾2000-2009年有关胃疾病针灸文献,通过文献计量与评价,以期客观地、动态地分析针灸疗法对胃疾病的疗效,推动针灸临床由个体经验总结向群体经验研究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针灸医学的优势.方法: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经专家系统分析.结果:胃疾病针灸疾病谱11种,建议足三里、中脘、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针灸、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配合药物治疗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有良效。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温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温针联合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进行治疗,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肩关节被动ROM等评价指标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率40%,总有效率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功能活动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针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较单纯运用关节松动术治疗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Professor HE Jin-sen has been engaged in acupuncture practice, scientific researches and teaching for more than thirty years and won enormous achievements. In particular, he works a lot on the clinical study of acupuncture in the regulation of 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 axis(HPT axis) and 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 axis(HPG axis) and the associated diseases, such as hyperthyroidism, male sterility and female climacteric syndro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