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00篇
  免费   5723篇
  国内免费   3286篇
耳鼻咽喉   2775篇
儿科学   521篇
妇产科学   1609篇
基础医学   4940篇
口腔科学   1765篇
临床医学   8181篇
内科学   6901篇
皮肤病学   928篇
神经病学   2162篇
特种医学   16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944篇
综合类   20255篇
预防医学   8365篇
眼科学   662篇
药学   10957篇
  72篇
中国医学   14365篇
肿瘤学   3325篇
  2024年   920篇
  2023年   3003篇
  2022年   2134篇
  2021年   2525篇
  2020年   2348篇
  2019年   2742篇
  2018年   1565篇
  2017年   2614篇
  2016年   2944篇
  2015年   3168篇
  2014年   3907篇
  2013年   3723篇
  2012年   5507篇
  2011年   5287篇
  2010年   3871篇
  2009年   5368篇
  2008年   6332篇
  2007年   5632篇
  2006年   4961篇
  2005年   3681篇
  2004年   3401篇
  2003年   2088篇
  2002年   2048篇
  2001年   1777篇
  2000年   1477篇
  1999年   1402篇
  1998年   996篇
  1997年   817篇
  1996年   658篇
  1995年   550篇
  1994年   565篇
  1993年   772篇
  1992年   697篇
  1991年   681篇
  1990年   601篇
  1989年   528篇
  1988年   412篇
  1987年   283篇
  1986年   193篇
  1985年   131篇
  1984年   41篇
  1983年   3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标志物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替代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评价心脏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6月我科心脏外科手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49~78(63.3±4.5)岁;另选取心脏术后肾功能正常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平均年龄53~77(61.7±3.8)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肌肌钙蛋白、肌酸肌酶、sST2及NT-proBNP等心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围手术期NTproBNP显著升高,其变化幅度与其它心功能指标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能够准确反映术后心功能的变化程度。而sST2变化幅度与其它心功能指标变化幅度相近,基本能够反映心功能的变化程度。结论在心脏术后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采用心力衰竭标志物sST2替代NT-proBNP作为心功能评价指标,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心功能变化程度,其优势明显,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与非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促甲状腺激素及泌乳素的差异。方法:选取2015~2016年90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观察组),与1579例非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孕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激素水平。结果: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泌乳素水平[(17.8±8.8)ng/mL vs.(16.8±8.2)ng/m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型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为(17.1±7.1)ng/mL,腹膜型为(18.9±11.0)ng/mL,腹膜型高于卵巢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泌乳素水平升高,针对泌乳素的机制研究与干预可能有助于了解不孕症的发生机制、提高临床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993.
胃肠道癌腹膜转移是目前临床治疗的最大难题,解决该难题的根本之道在于临床医生准确把握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基本掌握分子病理学机制,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每一例患者诊治的临床决策过程中,做到"防""治"并举,积极预防、主动治疗。与临床治疗决策密切相关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的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有4点:(1)腹腔游离癌细胞或微癌灶定植于腹膜,对腹膜间皮细胞造成不可逆病理性损害;(2)定植的癌细胞进一步侵袭腹膜特定结构乳斑,启动加速侵袭性生长过程;(3)腹膜间质纤维化过程加重腹膜的结构性破坏;(4)癌细胞与乳斑中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形成促进腹膜转移癌生长的容受性免疫微环境。这4条核心细胞病理学机制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构成腹膜转移发展的恶性循环。临床医生只要准确把握这4点,就有可能掌握临床诊治决策先机,将应对性被动治疗变为预防性主动治疗,改善胃肠道癌腹膜转移临床诊治现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Ⅰ型原发性高草酸尿症(PH)复发的临床特点和多学科综合诊疗(MDT)的经验。方法对1例接受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后不明原因移植肾功能短期内迅速下降的病例进行MDT讨论,总结MDT在诊断罕见遗传性疾病以及提高肾移植受者长期存活中的作用。结果经MDT讨论,患者确诊为Ⅰ型PH复发,排除排斥反应后恢复常规免疫抑制方案,嘱大量饮水,予优质蛋白和低磷饮食、维生素B6、钙剂等保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治并发症。患者移植肾功能恶化延缓,但仍在肾移植术后5个月恢复规律血液透析至投稿日。结论肾移植术后Ⅰ型PH复发较为罕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复发性肾结石,移植肾功能下降,且并发症多,患者预后不良。通过MDT讨论患者病情,明确诊断,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延缓了病情进展,改善了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998.
999.
目的探讨分叶指背五边形皮瓣应用于并指分指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手外整形科应用分叶指背五边形皮瓣手术治疗的单侧单纯皮肤并指患儿15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术后皮瓣坏死和创口感染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指蹼爬移Withey评分和瘢痕温哥华评分对患指术后外观进行评价;记录因手术并发症而需行再次手术情况;测量指蹼深度并与健侧进行比较;利用调查问卷评估患儿家长对术后效果满意度。结果15例患儿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12~20)个月。全部皮瓣均一期成活,术后未见皮瓣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无患儿因指蹼爬移或屈指挛缩需行再次手术。术后指蹼外形宽大,患侧指蹼深度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家长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分叶指背五边形皮瓣手术治疗并指畸形,可避免指蹼和指体掌侧线性瘢痕的形成,减少指蹼爬移和屈指挛缩的发生,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B.1.617.2(Delta)变异株引起的广州市荔湾区本土疫情流行特征,为Delta变异株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广州市荔湾区CDC,收集2021年5月21日至6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相关信息。采用频数(构成比)、直方图、百分比堆积面积图等对本次Delta变异株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并应用潜伏期、动态再生系数(Rt)估计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6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127例,年龄范围2~85岁,<18、18~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占18.9%(24/127)、43.3%(55/127)和37.8%(48/127)。男女性别比为1:1.35(54:73);职业以离退休人员32.3%(41/127)、家务及待业18.1%(23/127)和学生16.5%(21/127)为主;主要集中在荔湾区的白鹤洞街道(70.1%,89/127)与中南街道(23.6%,30/127);Delta变异株的中位潜伏期6(范围:1~15)d;临床分型以普通型(64.6%,82/127)为主;基本再生系数(R0)=5.1,Rt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7.3;传播方式以密闭空间为主,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主要传播场所为家庭(26.8%,34/127)、餐馆(29.1%,37/127)、小区(3.9%,5/127)和市场(3.1%,4/127)。密切接触者筛查(66.1%)和社区排查(33.1%)是发现感染者的主要途径。结论 本次疫情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的传染性较强,广州市荔湾区本土疫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以18~59和≥60岁年龄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