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7篇
  免费   585篇
  国内免费   48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225篇
内科学   115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637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445篇
中国医学   3394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375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46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435篇
  2008年   599篇
  2007年   541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360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299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200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郭旭东  晏伟  席少阳  杨莉萍  姬捷  马晓辉  黄璐琦  晋玲 《中草药》2023,54(16):5296-5311
目的 对21世纪以来国内外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其研究前沿,分析发展方向,为今后黄芩相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的英文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并进行数据清洗。利用VOSviewer、Coocation等软件对发文量、地区/作者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主题演化路径进行可视化分析,并对黄芩相关的研究前沿热点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英文文献1560篇、中文文献22 214篇。黄芩相关领域发文量在2014年以前每年呈现上升趋势,之后每年发文量趋于稳定状态,我国在黄芩相关研究领域占主导地位。合作网络显示国际上中国与美国合作较为紧密,国内各地区合作较为散乱,协作程度较为薄弱。关键词分析表明未来黄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谢组学、化学成分、作用机制、抗肿瘤、阿尔茨海默症等方向。结论 黄芩相关研究进展迅速,近年来对黄芩的研究逐步稳定,2019年后有回温现象。在后续的研究过程中应注重各地区、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代谢组学、化学成分、作用机制、抗肿瘤、阿尔茨海默症等方向成为近年来黄芩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黄芩不良反应机制研究还不够完善,同时在其质量评价方面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黄芩素、苦参碱对弥漫大B淋巴瘤OCI-LY10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CCK8检测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黄芩素能促进OCI-LY10细胞株的增殖,而苦参碱能明显抑制OCI-LY10细胞株增殖,随时间以及浓度的增加而增加,IC50在1.53~2.25mg/mL。苦参碱单药组明显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对Bax轻度降低,下调Bcl-2/Bax蛋白比值。结论 黄芩素体外能促进OCI-LY10细胞株的增殖;苦参碱能明显抑制OCI-LY10细胞的增殖,并且能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加味黄芩温胆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来院就诊且被收治的206例慢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2例和对照组10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加味黄芩温胆汤治疗,疗程为2周。评价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6%,高于对照组的80.77%(P<0.05)。治疗1周和2周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血清hs-CRP、PCT、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86%和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黄芩温胆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热壅肺证疗效良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黄芩在河北省燕山及太行山山脉生态适宜性区划。方法: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等方式获取黄芩分布位点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分析其分布区的主导生态因子、数值和权重,得出黄芩药材在河北省的生态适宜生长区。结果:研究表明,海拔、坡度、最暖季降水量、最湿月降水量、年均温、土壤类型、植被类型7项环境因子是影响黄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黄芩在河北省的生态适宜生长区主要分布在承德、张家口、保定等地的燕山及太行山山脉区域。结论:可在太行山山脉的承德市、张家口市、保定市,燕山山脉的秦皇岛市引种栽培黄芩。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黄芩苷给药不同时间对大鼠肝肾的毒性作用,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实验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将4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0.9%氯化钠溶液,14只)和黄芩苷给药组(100、200 mg/kg,各14只),经口灌胃,1次/d,6次/周,于给药28、56 d后各组分别处死7只大鼠,称量肝脏、肾脏湿重并计算脏器系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其组织形态学改变,并检测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的含量。结果黄芩苷200 mg/kg组大鼠给药56 d后体质量、肾脏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肾小球萎缩变小、肾小管明显萎缩且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肝脏未见明显异常。黄芩苷200 mg/kg组大鼠给药56 d后,血清中BUN、CRE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芩苷100 mg/kg组各时间点和黄芩苷200 mg/kg组给药28 d后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黄芩苷给药对雄性大鼠有一定的肾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6.
RP-HPLC法测定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RP HPLC测定小柴胡颗粒中黄芩苷含量。方法 :黄芩苷以超声法直接用甲醇提取。色谱条件为 :AlltimaC18色谱柱 ( 2 50mm× 4 .6mm ,5μm ) ;流动相为甲醇 水 磷酸 ( 60∶4 0∶0 .2 ) ;柱温室温 ;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 :黄芩苷在 0 .0 6~ 0 .60 μg线性关系良好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 0 .2 3% ,RSD =1.70 % (n =5)。结论 :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可用于本制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7.
黄芩苷标准品制备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醇提酸沉法提取黄芩苷粗品 ,再用分步精制的方法来制备黄芩苷标准品 ,所得标准品的熔点、含量与对照标准品一致。提示 :本法是制备黄芩苷标准品简便可行、收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小柴胡胶囊系卫生部药品标准收载的小柴胡冲剂剂型改革而成 ,是由柴胡、黄芩、党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等中药组成 ,具有和解少阳 ,疏肝和胃的功效 ,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等。原冲剂仅有常规项检查 ,为了控制成品的质量 ,考虑到黄芩为方中君药 ,其主要成分黄芩苷有抗菌消炎解热等作用 ,我们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黄芩苷的含量 ,为控制成药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1 药品与试剂对照品 :黄芩苷对照品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得。样品 :由杭州市药物研究所研制。试剂 :水为重蒸水 ,甲醇为色谱纯 ,其余均为分析纯。2 仪器与色谱条…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黄芩甙、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白细胞介素 1(IL 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影响。方法 :应用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 ,采用干湿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ELISA测定各组脑组织水含量、钠离子含量及脑匀浆上清液中IL 1β,TNF α水平的变化 ;在光镜下观察各组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 :在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感脑 )组脑水含量、钠离子、IL 1β、TNF α含量均比生理盐水 (对照 )组明显增高 (P <0 .0 1)。在黄芩甙和地塞米松两组则上述指标均下降 ,低于感脑组 (P <0 .0 5 ) ;而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脑组织水含量与IL 1β ,TNF α含量成正相关 (r分别为 0 9381,0 8349,P <0 .0 1)。对照组脑组织结构正常 ,感脑组织脑组织可见弥漫的灶性水肿区 ;黄芩甙和地塞米松组水肿明显减轻。结论 :黄芩甙、地塞米松对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有保护作用 ,效果相近 ;作用机制与抑制IL 1β ,TNF α过度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0.
黄芩甙共沉淀物和固体分散物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黄芩甙及其共沉淀物和固体分散物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将黄芩甙、黄芩甙固体分散物和共沉淀物的混悬液,分别给3组家兔灌胃给药,不同时间经耳静脉取血,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血药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黄芩甙组、黄芩甙固体分散物组和黄芩甙共沉淀物组的平均吸收时间分别为(4.99±1.42)、(3.66±0.45)、(2.56±0.60)h,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9.89±20.00)、(168.78±35.88)、(172.28±41.10)μ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0.00%、241.49%、246.50%.结论:黄芩甙固体分散物和共沉淀物可显著提高黄芩甙的溶出速率,并明显增加黄芩甙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