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26篇
  免费   3528篇
  国内免费   1961篇
耳鼻咽喉   182篇
儿科学   1294篇
妇产科学   479篇
基础医学   2492篇
口腔科学   264篇
临床医学   11753篇
内科学   8793篇
皮肤病学   225篇
神经病学   1379篇
特种医学   25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3272篇
综合类   22423篇
预防医学   6688篇
眼科学   1103篇
药学   10203篇
  120篇
中国医学   6576篇
肿瘤学   1039篇
  2024年   545篇
  2023年   1899篇
  2022年   1706篇
  2021年   2236篇
  2020年   2125篇
  2019年   2158篇
  2018年   1022篇
  2017年   1878篇
  2016年   1974篇
  2015年   2297篇
  2014年   3757篇
  2013年   3716篇
  2012年   4712篇
  2011年   4793篇
  2010年   4485篇
  2009年   4438篇
  2008年   5142篇
  2007年   4682篇
  2006年   4188篇
  2005年   4327篇
  2004年   3214篇
  2003年   2776篇
  2002年   2220篇
  2001年   1949篇
  2000年   1482篇
  1999年   1190篇
  1998年   1078篇
  1997年   937篇
  1996年   842篇
  1995年   731篇
  1994年   571篇
  1993年   392篇
  1992年   303篇
  1991年   352篇
  1990年   223篇
  1989年   267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集中探讨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较健康新生儿在婴幼儿时期智力发育的差别。方法:随机选取经临床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0例标记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样数量的在此期间正常分娩的新生儿标记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智力水平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两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回忆性分析中,对照组的正常新生儿较观察组患儿,在入院和随访的1年时间中,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和神经评分均明显优于优势;同时在智力评分方面的比较中,在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在适应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的对比中,对照组的正常新生儿明显优于观察组患儿;以上各项的对比中具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可严重危害其系统的健康,同时造成认知和社交能力方面的低下。  相似文献   
52.
53.
54.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高凝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患者,分别于术前24 h及术后1 d、3 d、7 d进行TEG监测[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Angle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指数(CI值)],记录患者围术期各时段凝血功能的变化趋势,统计患者发生高凝状态情况。结果与术前24 h比较,患者术后1 d、3 d、7 d的R值、K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R值术后3~7 d有明显升高趋势,K值术后1~3 d呈明显降低趋势; Angle角、MA值和CI值术后均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第3天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共18例(22.5%),其中凝血因子型高凝5例(27.8%),血小板型高凝9例(50.0%),混合型高凝4例(22.2%),经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未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 TEG是判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之一,能科学、准确地监测出患者的高凝状态,并根据高凝类型进行预防性抗凝干预,对术后早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经改变了包括肺癌、黑色素瘤等许多肿瘤的治疗情况,并且在一些难治性肿瘤中表现出持久的应答率,然而在部分接受治疗的患者中表现出无反应及严重免疫相关副作用。为了优化免疫疗法的使用,可能需要多种临床应答的预测性标志物。本研究回顾了几种潜在有效生物标志物的可用数据,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PD-L1的表达,提示其是一种临床疗效的良好预测标志物;且PD-L1表达阴性者经免疫治疗后仍可获益。PD-L1表达在肿瘤内是动态和异质性的:在原发性灶和转移灶之间或在穿刺标本和大体标本之间表达不一致。肿瘤突变负荷与新抗原的高比率可获得持久获益。外周血标志物也可作为潜在标志物,增加的绝对淋巴细胞计数(ALC)与疾病控制和生存显著相关。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旨在讨论抗PD-(L)1与抗CTLA-4 免疫治疗相关标志物研究现状,为临床运用提供指导,以便能够准确筛选出从这些治疗中获益更多的患者。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行激光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6(白介素-6)、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S(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68/100)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98/100)更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NOS水平更高,IL-6、VEGF水平更低(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客观测量不同教材、不同类型体育课高中生的运动负荷,为有针对性地改善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北京市西城区的一类、二类和三类高中各2所,每所高中随机抽取高一和高二学生各10名(男女各半),共纳入117名高中生(女生57名,男生60名).使用Polar Team 2心率表测试武术、投掷、跳高、篮球共4个项目的新授课、综合课和复习课的生理负荷,共采集到639人次有效数据.结果 在武术课和跳高课中,新授课中低于60% HRmax强度的运动时间显著高于综合课和复习课,而中高强度运动的时间少于复习课和综合课(P值均<0.05).学生在体育课用于低于60% HRmax强度的时间为9~ 34 min,平均值为24.6 min,占体育课总时间的54.7%;用于60% ~ 80% HRmax强度运动的时间为7~26 min,平均值为17.3 min,占体育课总时间的38.4%;进行80% HRmax以上强度运动的时间为0~ 20 min,平均值为3.5 min,占体育课总时间的6.9%.结论 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无法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将最新的运动科学理念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的收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8.
目的对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诊治的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25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患者均采取白细胞单采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计数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计数比较无差异,P>0.05,而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采取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将医院诊治的1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纳入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成两组,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的患儿定为对照组,55例,在蓝光治疗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的患儿定为观察组,55例,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8.18%和87.27%,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和1周,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下降更加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5.12±1.21)d,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7.21±1.22)d,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常规蓝光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布拉氏酵母菌散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介入治疗冠脉弥漫长病变中预防支架内血栓事件的疗效。方法:选取近3年来开展患者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108例,68名患者是给予替格瑞洛药物治疗,40名患者是给予常规的方法治疗,这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患者治疗后1年内的死亡率、心血管意外发生几率、心梗和心绞痛的再次发作率、出血率和发生支架内血栓的几率进行观察并且记录。结果: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率和支架内血栓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格瑞洛在冠脉弥漫长病变介入治疗中可以有效预防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