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72篇
药学   185篇
中国医学   52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张莉  贾啸静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8,33(1):14-15,I0002
用紫外线对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NP03进行诱变,再采用庆大霉索抗性筛选法进行处理,剂量分别为0、0.01、0.03、0.05和0.08μg/ml,共获得113株抗性突变株,其中西罗莫司产量高于出发菌株的有51株,突变株NP03-74#的生产能力达到出发菌株的134%,且遗传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52.
对采用盖膜的栽培方式对青蒿的生长情况及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株高畦盖膜栽培能够显著提高青蒿叶产量;平畦盖膜栽培为次之,而高畦不盖膜则再次之,平畦以及宽畦栽培则严重影响青蒿叶产量.而且以上各种栽培处理也对青蒿素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对含量的影响基本是以覆膜栽培的含量较高,其中又以高畦盖膜栽培含量最高,平均含量达到0.865%.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诱变选育L-鸟氨酸高产菌株.方法 以谷氨酸棒杆菌S9114为出发菌株,经60Co γ射线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处理,选育出L-鸟氨酸的高产菌株,研究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 选育出一株L-鸟氨酸的高产菌株HG106-25,遗传标记为精氨酸营养缺陷型 磺胺胍抗性(Arg- SGr).结论 突变株HG106-25在优化发酵条件后,摇瓶发酵4-5 d,L-鸟氨酸平均产量为14.7 g·L-1,达较高水平,可进行放大试验.  相似文献   
54.
移栽时间对黄芩药材产量与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黄芩的最佳移栽时间。方法:观察植株根部形态变化,称定根部鲜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结果:从3月20日至5月19日,移栽时间越早,药材的产量与黄芩苷含量越高。结论:在试验处理的几个移栽时间中,以3月20日移栽最好。为提高药材产量与质量,可考虑采取地膜覆盖或保护种植的方式。  相似文献   
55.
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发酵过程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得到的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CS103为研究对象,在摇瓶水平进行培养条件的初步优化。确定了接种量、接种时间、发酵过程pH、装液量等初步条件。对3.7L发酵罐水平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确定了最适搅拌转速和通气量,并初步建立了补料分批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接种时间30h、接种量为10%、控制pH6.5-7.0、搅拌转速450r/min、通气量200L/h,发酵过程维持发酵液残余葡萄糖浓度5g/L左右,在3.7L发酵罐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脱羧衍生物CS103产量达到99.87μg/ml。本研究为基因工程FR-008/杀念菌素工业化生产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还有不断扩张的趋势。现在国内并不缺少原料药,但很多企业为了出口而不断扩大产能。这必然带来大污染,需要支付高昂的环境和居民健康代价。目前这一问题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对原料药行业的调控将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7.
中药材龙胆斑枯病及其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枯病已成为龙胆草的毁灭性灾害,严重制约龙胆药材的生产.本文就龙胆斑枯病的病原菌、侵染来源、发生特点、病害症状、病害影响及综合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更好地防治龙胆斑枯病,提高龙胆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索提高盾叶薯蓣产量的种植方式。方法将薯蓣采取垄栽窝播(E)和条播(D)及平栽窝播(C)和条播(B)方式,比较最佳种植方式。结果以E产量最高,极显著高于C、B、A处理;与D处理间差异不显著;D处理极显著的高于C、B、A处理;产量最低的为平厢横沟条播(A)处理。结论在生长地气候条件下,改变薯蓣种植方式,能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采取垄栽窝播为最佳种植方式,较平栽条播的增产28.19%。  相似文献   
59.
荆芥品种选育产量性状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荆芥品种选育中产量性状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交纯化的荆芥品系进行单株性状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荆芥性状在品系间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单株穗重和单株草重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顶穗粗、顶穗长和单株穗数等;通径分析表明顶穗长、顶穗轮数和顶穗粗对单株穗重和单株草重有较大的直接效应;有无复穗品系的顶穗性状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但产量性状差异不显著。结论通过选择顶穗性状可以有效简化荆芥育种程序,加快育种进程;选育出的有无复穗性状可作为新品系的鉴定根据,但不能作为产量性状的间接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60.
黑龙江省糕点食品中霉菌、酵母菌污染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爱萍 《中国保健》2008,16(3):109-110
由于我国糕点种类繁多,是广大群众经常食用的食品,特别是近年来,我省的经济不断发展,糕点的产量逐年增加,并在全国享有一定的信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为了解我省糕点食品中霉菌、酵母菌的污染情况,加强糕点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完善卫生标准,于2004年10~12月对全省14个地、市41个县中78家生产的糕点食品106份样品进行了霉菌、酵母菌计数及霉菌的分属、分种的鉴定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