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1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153篇
临床医学   384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75篇
综合类   649篇
预防医学   209篇
药学   198篇
  3篇
中国医学   93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正> 移动性附睾(mobile epididymis)可造成不育症,在男性特发性不育症中约占9%,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我院于1981~1992年间共诊治3例。为加深临床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3例均为农民,年龄23~26岁,不育时间为婚后2~4年,女方妇科检查均无异常,夫妻感情好,性生活正常。就诊原因:1例于无意中发现阴囊内活动肿物,2例婚后3~4年未育,体检发育均正常,身体健康。国际通用睾丸测量器测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患者生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至1991年共收治25例先天性输精管缺如患者,在20例行手术诊治术中15例用自体睾丸精索鞘膜制成人工精池囊,5例又在囊内放置用微涤纶制成的异质管。术中抽吸10例附睾内精子进行快速活化,其中5例活化成功,行人工授精,结果2例怀孕,1例已生育一女孩。认为该症是有生育可能的,但需要解决3个问题:(1)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把附睾内部活着的精子取出一定数量;(2)选配好快速活化剂使精子快速活化成功;(3)用患者的精浆培养自己的精子。建议对梗阻性无精子症在用手术疏通精路的同时可以采用快速活化精子技术行人工授精,以提高生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4种鹿藿根提取物(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及水溶物)的抗生育作用。方法:6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雷公藤多苷对照组、乙醇提取物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正丁醇提取物组及水溶物组,每组10只。各组药物浓度均为1%,雷公藤多苷为0.1%水溶液。每次0.1ml/10g,灌胃,1次/d,连续给药,共11周。在用药10周后,一对一雌雄合笼交配1周。分笼10d后处死雌鼠,观察妊娠率、活胎数、死胎数。11周后处死雄性小鼠观察附睾精子、附睾及睾丸病理变化情况及血清睾酮含量测定。结果:连续用药11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妊娠率下降,其中水溶物组最为明显(P<0.05)。雷公藤多苷对照组和水溶组精子明显减少(P<0.05)。组织学观察鹿藿根提取物对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影响不显著。各提取物组血清睾酮差异无显著性(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雷公藤多苷对照组、乙酸乙酯提取物组、正丁醇提取物组、乙醇提取物组及水溶物组的抗精子发生效应积分分别0、(5.3±1.5)、(2.6±1.7)、(2.9±1.2)、(2.2±0.9)、(2.1±1.0)分。结论:4种鹿藿根提取物均有抗生育作用,但水溶物作用更强且对睾丸组织及睾丸生精能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实验性隐睾术后大鼠附睾的反应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孟文  高佩安 《解剖学杂志》1991,14(2):133-135
本研究描述了实验性隐睾术后大鼠附睾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隐睾术后由于腹温作用和附皋管管腔内容物的改变,附睾管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明显改变。术后早期上皮细胞出现无丝分裂相,上皮细胞的分泌和吞噬功能加强,胞质内含PAS阳性颗粒的细胞增多。随术后时间的延长,附睾上皮细胞变化逐渐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超声及临床特征在附睾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附睾局灶性病变48例,包括非特异性附睾炎、附睾结核和附睾精液囊肿。分析附睾局灶性病变大小、形态、位置、回声强度及均一性,鞘膜腔是否有积液;病灶血流的程度以及患者年龄、病程和阴囊压痛程度。结果:附睾结核病灶平均面积比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灶大(P<0.05),并多可见钙化斑。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灶的血流信号比附睾结核(P<0.05)及附睾精液囊肿(P<0.01)丰富;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程比附睾结核(P<0.01)和附睾精液囊肿(P<0.01)短;非特异性附睾炎病灶的压痛比附睾结核(P<0.01)和附睾精液囊肿(P<0.01)明显。附睾局灶性病变发生位置及有无鞘膜积液无明显区别(P>0.05)。结论:超声和临床特征对附睾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治疗附睾疾病及评价疗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在13只恒河猴精索内注射长效局麻药后,睾丸发生明显变化;而且给药剂量不同,睾丸曲精小管改变的程度和恢复正常的时间亦不同。睾丸间质细胞无明显变化;睾酮分泌不减少,无毒性反应。对临床男性节育应用及生殖生理研究均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附睾结核临床发病较少且易误诊 ,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2 0例附睾结核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我院自 1990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 ,经临床诊断为附睾结核病 2 0例 ,其中年龄最大的 70岁 ,最小的 2 2岁 ,平均年龄 38岁。以附睾肿痛入院者 6例 ,以发热、阴囊红肿入院者 4例 ,7例在住院时出现附睾不适、红肿而被发现 ,3例以附睾无痛性肿块入院 ;合并睾丸结核 2例 ,合并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2例 ,浸润型肺结核 5例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2例 ,合并脊椎结核 5例 ,腹腔结核 3例 ,淋巴结核 3例 ,合并前列腺结核 2例 ,皮肤结核 2例 …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术观察8只家兔在附睾注射鱼肝油酸钠后血清及精浆中的抗精子抗体。血清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37.5~50.0%,最早检出率为术后2个月,6~7月达高峰。精浆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25%,最早检出率为术后4个月,且此时己达高峰。与输精管结扎资料相比,发现血清抗精子抗体检出率偏低,而精浆相应抗体偏高,表明向附睾注射鱼肝油酸钠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别于结扎,以生殖道局部为主。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以合并3-氯丙二醇和2,3-氧丙醇(5+75mg/kg/d×2)给大鼠9个疗程,停药120天,共历程210天。观察其睾丸及附睾头、精囊某些生化成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实验组之糖蛋白、RNA、DNA,含量有不同变化,停药120天未能完全恢复。停药120天后,乳酸脱氢酶活性及其同功酶酶谱的分析表明,能量的供能未能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从酶谱来看,药物所致的供能方式受损伤,因器官不同而有不同,并讨论了药物所致的不育,可能与能量供给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