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1篇
  免费   583篇
  国内免费   44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61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249篇
口腔科学   27篇
临床医学   899篇
内科学   1572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47篇
特种医学   1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509篇
综合类   2596篇
预防医学   379篇
眼科学   77篇
药学   3239篇
  17篇
中国医学   458篇
肿瘤学   666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43篇
  2014年   442篇
  2013年   426篇
  2012年   620篇
  2011年   629篇
  2010年   575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802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701篇
  2005年   740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410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尽管近年来由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的应用,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所下降,但预后仍较差。国外Vinson等人报道认为:50%的心衰再人院病人都有可预防的诱因,其中除不遵医嘱治疗等原因外,未能早期观察到心衰的症状亦是一主要原因。Michalsen等人亦报道:未能及时发现心衰的症状,在心衰病人中是较普遍的现象。  相似文献   
82.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Ⅰ)是应用最广的抗高血压药之一。但妊娠的后半段服用者,会出现羊水过少、胎儿生长缓慢、肺发育不全、关节挛缩、hypocalvaria和neonatal肾功能衰竭、低血压,死亡等情况。这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肾脏的AngI不能转为AngⅡ所致。ARBs在不同环节阻断RAS,有资料报告它们引起的胎儿畸型与上述十分近似。  相似文献   
83.
ALLHAT试验历经 8年之后 ,结果揭晓。这项由美国卫生研究院主办的大型临床试验 ,各方面都寄予厚望。然而 ,该试验的结论有些难以理解 ,与多年来一致公认的、有大量的证据并已列入世界各国治疗指南中的观点大相径庭。例如 ,ALLHAT试验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赖诺普利治疗心力衰竭不如利尿药 ,用或不用调脂药物普伐他汀治疗对心血管事件无差别。为此 ,我们有必要了解ALLHAT试验的来龙去脉。ALLHAT试验开始于 1994年 ,此时正是Furberg、Pahor、Psaty等人在进行了荟萃分析之后 ,提出钙拮抗剂有害 ,激发冠心病、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84.
本文报告应用新的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enalapril)治疗59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采甩随机单盲及双盲法进行,对照药为巯甲丙脯酸。结果表明:依那普利使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降低10%以上(由21.5±1.6/13.8±0.9kPa降至19.2±2.2/12.3±1.0kPa),总有效率为74.2%,与巯甲丙脯酸相仿,但前者作用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半数患者的有效剂量为10mg/d,80%在20mg/d以下。本药对血像、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及糖、脂类代谢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5.
孙建钧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441-3442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洛丁新)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等。使用苯那普利治疗90例Ⅰ、Ⅱ期高血压病,并使用了动态血压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90例均为2002年2月~2004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  相似文献   
86.
免疫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重症肌无力(MG)是以突触后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致敏和破坏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disease,AID),其中大部分患者体内存在有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同时尚有部分患者血清中无法检出AchR抗体,该类患者的发病则可能与一种特异性受体的酪氨酸激活酶(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开发新的5α-还原酶抑制剂,以3β-羟基-5-烯-孕甾-20-酮(Ⅰ)为原料,经7步反应合成了3-羰基-4-甲基-4-氮杂-5α-羧酸(Ⅷ),再经酰氯法或硫代羧酸酯法合成了10个新的N-取代-3-羰基-4-甲基-4-氮杂-5α-雄甾-17β-酰胺化合物。  相似文献   
88.
89.
HCV RNA聚合酶抑制剂 除蛋白酶抑制剂之外,一直在开发很多其他针对依赖HCV RNA的RNA聚合酶的抑制剂。这些制剂中的NM283即是一种抑制病毒RNA聚合酶的核糖核苷类似物,亦是一种病毒RNA链的终止子。Godofsky和其同事发表了一项增加1/2剂量NM283(每天50mg至800mg)的试验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4例DCM患者于依那普利治疗前行早期(20min)及延迟(3h)123I-MIBG心肌显像,采用心/上纵隔(H/M)比和心脏放射性洗脱率(WR)作为相对半定量计数分析,与超声心功能参数进行对比。根据123I-MI-BG心肌显像延迟相的H/M分为3组延迟H/M≥1.7为组Ⅰ,1.5<延迟H/M<1.7为组Ⅱ,延迟H/M≤1.5为组Ⅲ。组Ⅰ和组Ⅱ在平均治疗4.5个月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治疗前3组间超声心功能参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Ⅰ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收缩末径(LVDs)明显改善,早期H/M和延迟H/M均明显改善(P<0.05),而WR无明显变化。治疗后组Ⅱ的延迟H/M明显改善(P<0.05),而早期H/M和WR均无明显变化,心功能参数也无改善。组Ⅰ和组Ⅱ患者均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而组Ⅲ患者均不能耐受依那普利治疗。结论123I-MIBG心肌显像在治疗前预测依那普利对DC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