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1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5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409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59篇
预防医学   58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60篇
  6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93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4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早产儿99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7例。两组早产儿均采用同一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液态奶喂养及静脉营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开奶同时口服或经胃管给予布拉氏酵母菌散100 mg·kg-1·d-1,每日2次,疗程2~4周。观察比较两组喂养、生长发育情况、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出生第7日胃肠道摄入能量高于对照组,达到胃肠半量、足量喂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喂养不耐受指标中,治疗组腹胀、胃潴留、大便潜血阳性或稀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呕吐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早产儿出生后2周体重、头围的增加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4周体重、身长、头围的增加均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布拉氏酵母菌可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缩短达到胃肠足量喂养时间,促进早产儿早期生长发育,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描述临床分离的热带假丝酵母菌培养不同时间的天冬氨酰蛋白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并分析不同感染部位分离菌的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差异。方法 将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热带假丝酵母菌鉴定后分别接种在牛血清蛋白培养基、卵黄琼脂培养基和羊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不同时间(24、48和72 h)后检测蛋白酶活性、磷脂酶活性和溶血活性。结果 热带假丝酵母菌培养24、48和72 h时均具有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但未表现出磷脂酶活性;热带假丝酵母菌在48 和72 h时的蛋白酶活性高于其在24 h时的活性,在72 h范围内,溶血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持续增长;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热带假丝酵母菌的蛋白酶活性(P=0.368)和溶血活性(P=0.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热带假丝酵母菌临床分离株培养不同时间具有蛋白酶活性和溶血活性,但无磷脂酶活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二联治疗婴幼儿中重型急性水样腹泻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婴幼儿中重型急性水样腹泻患儿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试验组(90例),分别采用蒙脱石散和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腹泻次数、脱水纠正时间、止吐时间及退热时间等.结果 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治疗后24、48及72h腹泻次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试验组患儿脱水纠正时间、止吐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二联治疗婴幼儿中重型急性水样腹泻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减少腹泻次数,并在缩短病程方面效果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目的:比较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8岁的轮状病毒性胃肠炎患儿1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蒙脱石散及常规对症治疗,n=62)、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常规治疗+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n=64)、布拉酵母菌散组(常规治疗+布拉酵母菌散,n=65),治疗第3天及第5天后比较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有效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布拉酵母菌散组的显效和总有效率指标稍高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布拉酵母菌组在治疗第3天、第5天大便次数及腹泻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拉酵母菌散组腹泻持续时间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两种益生菌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胃肠炎的疗效相似,布拉酵母菌散较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可以缩短腹泻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某院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18例早产儿真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早产儿胎龄为27~36周,出生体重为1 050~3 100 g,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8例;均有广谱抗菌药物用药史,感染前均长时间静脉营养,10例机械通气,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临床表现以呼吸暂停、抽搐、喂养困难、反应差等为主;出现症状时间为出生后3 h~52 d。13例(72.22%)早产儿血白细胞(WBC)计数异常,12例(66.67%)血小板(PLT)100×109/L,18例(100.00%)C反应蛋白(CRP)均增高,平均CRP浓度为(41.90±26.77)mg/L。感染病原菌以假丝酵母菌属为主,共17例(94.44%),其中包括近平滑假丝酵母菌7例,白假丝酵母菌5例,白假丝酵母菌生物变种4例,无名假丝酵母菌1例。用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治疗,15例治愈(83.33%),2例好转(11.11%),1例死亡(5.56%)。结论早产儿真菌败血症以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临床缺乏特异性表现,应严密观察具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临床症状,定期检测血常规及CRP等指标,及时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有助于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6.
目的:体外诱导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CP)、热带假丝酵母菌( CT)对两性霉素B( AMB)的耐药株,检测其中的耐药基因表达情况。方法 AMB体外构建耐药株,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耐药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CP、CT 野生株经体外 AMB 浓度递增法诱导后,形成耐药株最低抑菌浓度( MIC,≥8μg? mL-1);CYP51A、CYP51B、CDR1、CDR2、MDR1及MDR2基因在野生株中低水平表达,在耐药株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YP51A、CYP51B、CDR1、CDR2、MDR1及MDR2的表达量在CPAMB耐药株中分别是其野生株的136.92,16.33,2.07,14.84,4.07,2.38倍;在CT AMB耐药株中分别是其野生株的8.83,2.98,3.00,2.40,2.30,3.57倍。结论 CP、CT对AMB耐药与CYP51A、CYP51B、CDR1、CDR2、MDR1及MDR2基因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临床特点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检测分析医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15 000例女性患者外阴阴道送检分泌物标本分离出的假丝酵母菌属,鉴定所得标本的菌种属性,分析耐药性,数据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 000份标本进行检测,检测出1 980份有假丝酵母菌属的感染,检出率为13.2%,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1415株占71.5%;耐药率最高的是伊曲康唑,耐药率达28.88%,氟康唑为10.44%、伏立康唑为11.52%,但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氟胞嘧啶几乎全部敏感。结论 女性外阴阴道的假丝酵母菌属感染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且不同药物有不同的耐药程度,因此要加强临床对于假丝酵母菌属的检测,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准确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非免疫缺陷肺隐球酵母菌病好转的临床特点,分析其临床特征和诊断方法,提高对肺隐球酵母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4年20例非免疫缺陷肺隐球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实验室检查、病理表现、治疗与转归,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例非免疫缺陷肺隐球酵母菌病患者中4例临床表现不明显,其主要临床表现以咳嗽及乏力为主,肺部CT表现为近胸膜团块实变影9例、病灶周围伴有晕征6例、空洞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各2例,分别占45.0%、30.0%、10.0%、10.0%,初诊时误诊12例,误诊率高达60.0%;经氟康唑或伏立康唑等抗真菌治疗后,患者肺部病灶明显吸收,随访未见其他脏器播散。结论非免疫缺陷肺隐球酵母菌病临床症状较轻,近胸膜团块实变影及病灶周围伴有晕征是其较常见的影像学表现,氟康唑是治疗的首选药物,治疗效果良好,愈后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卵磷脂和吐温80作为中和剂对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虎红培养基和添加中和剂卵磷脂和吐温80的虎红培养基检测市售化妆品和经黑曲霉、白色念珠菌加标的化妆品的霉菌和酵母菌。结果用虎红培养基和卵磷脂、吐温80-虎红培养基分别检测市售化妆品,均未检出黑曲霉、白色念珠菌;检测黑曲霉加标化妆品,添加中和剂后,菌落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P0.05);检测白色念珠菌加标化妆品,添加中和剂后,菌落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5,P0.05)。结论卵磷脂和吐温80作为中和剂对化妆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结果有影响,可提高其检出结果。建议在化妆品检测标准方法中采用添加中和剂的培养基检测霉菌和酵母菌。  相似文献   
80.
吴用  孙冕  黄淑芹  林容 《传染病信息》2021,34(4):320-323,346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对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症状控制及胃肠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60例,其中常规组给予饮食指导、合理补液、抗病毒、预防或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治疗.记录2组患儿治疗前后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含量、血清中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并统计分析2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止泻、止吐、大便性状正常)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退热时间[(1.69±0.42)d]、止泻时间[(2.28±0.45)d]、止吐时间[(1.92±0.44)d]、大便性状正常时间[(2.30±0.45)d]、住院时间[(4.82±1.37)d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2组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含量、血清中胃肠激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较治疗前上升,肠杆菌含量及血清中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粪便标本中肠道菌群含量改善程度及胃肠激素水平下降幅度均高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液联合布拉酵母菌散剂可促进轮状病毒感染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平衡肠道菌群,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