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40篇
  免费   3201篇
  国内免费   2190篇
耳鼻咽喉   134篇
儿科学   889篇
妇产科学   717篇
基础医学   2093篇
口腔科学   261篇
临床医学   10886篇
内科学   4132篇
皮肤病学   345篇
神经病学   1102篇
特种医学   2722篇
外国民族医学   65篇
外科学   3615篇
综合类   21381篇
预防医学   6858篇
眼科学   688篇
药学   11646篇
  53篇
中国医学   5448篇
肿瘤学   1396篇
  2024年   434篇
  2023年   1269篇
  2022年   1243篇
  2021年   1514篇
  2020年   1413篇
  2019年   1477篇
  2018年   784篇
  2017年   1362篇
  2016年   1493篇
  2015年   1743篇
  2014年   2755篇
  2013年   2810篇
  2012年   3568篇
  2011年   3748篇
  2010年   3585篇
  2009年   3439篇
  2008年   3796篇
  2007年   3671篇
  2006年   3445篇
  2005年   4195篇
  2004年   3638篇
  2003年   4063篇
  2002年   3117篇
  2001年   2927篇
  2000年   2045篇
  1999年   1768篇
  1998年   1617篇
  1997年   1278篇
  1996年   1268篇
  1995年   1040篇
  1994年   1027篇
  1993年   736篇
  1992年   589篇
  1991年   493篇
  1990年   390篇
  1989年   352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82篇
  1986年   63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我院于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经B超检查,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残余胆囊伴结石12例。现就其声像图表现和漏诊原因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稳定、可靠的PON1基因多态性分析法。方法:取外周静脉血100μl,用ROSE法提取基因组DNA,用两对引物:P192F 5′-TAT TGT TGC TGT GGG ACC TGA G-3′,P192R 5′-CAC GCT AAA CCC AAA TAC ATC TC-3′;P55F 5′-GAA GAG TGA TGT ATA GCC CCA G-3′,P55R 5′-TTT AAT CCA GAG CTA ATG AAA GCC-3分别进行PCR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AlwI,NlaⅢ对两种PCR产物分别进行酶切,3%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扩增的两个PCR产物在192、55多态性位点大小分别为99bp、170bp。Alw I酶切后,凝胶电脉得到完全酶切(66bp,33bp),部分酶切(99bp、66bp、33bp),未被酶切(99bp)三种类型DNA片段(RR,QR,QQ基因型);NlaⅢ酶切后,凝胶电脉得到部分酶切(170bp,126bp,44bp),未被酶切(170bp)两种类型DNA片段(LM,LL基因型)。经双盲重复检测,结果一致。应用此方法对胃癌患者血样标本检测,发现其PON1基因多态性在192位点频率较高。结论:采用一步PCR-RFLP技术可以建立简单、稳定、可靠的PON1基因多态性分析法。  相似文献   
103.
压电基因传感器阵列检测MRSA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以压电传感阵列技术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临床64株葡萄球菌标本,对其耐药标志基因mec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特有基因femA增后应用压电传感器阵列进行检测,并以PCR电泳检测作参照,与目前采用的常规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传感器分析与PCR电泳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而此两种方法与常规培养加药敏法比较。结果略有差异。所有64株葡萄球菌中,2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mecA为阴性,2株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mecA为阳性,1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性葡萄球菌(MRCNS)的mecA为阴性;2株甲氧西林敏感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SCNS)的mecA为阳性。结论:以压电传感阵列技术同时检测femA基因和mecA基因,既可鉴定出是否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又可判断其耐药类型,能为危重病人感染MRSA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肝靶向抗病毒药Lac-PLL-ACV的制备及其趋肝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抗病毒药阿昔洛韦(Acyclovir,ACV)在治疗乙型肝炎中的肝外毒副作用,获得肝靶向ACV偶联物。方法: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在氰硼酸钠的催化作用下与乳糖反应生成乳糖化多聚赖氨酸,乳糖化多聚赖氨酸与咪唑化阿昔洛韦在37℃pH9.5的条件下反应合成偶联物乳糖化多聚赖氨酸-阿昔洛韦(Lactosaminated poly-L-lysine-acyclovir,Lac-PLL-ACV)。偶联物经尾静脉注射进入小鼠体内后,收集小鼠血浆及肝脏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研究遇联物的体内分布和药代动力学。结果:HPLC检测证实Lac-PLL-ACV在血浆中十分稳定,不易解离出ACV。偶联物的肝最大摄取率约为60%,是ACV组的10倍以上,偶联物肝中的T1/2,AUC,CL分别为ACV的4.2倍,56.6倍和1/57,具有明显的肝靶向性。结论:乳糖化多聚赖氨酸作为肝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介导的一种药物载体,能使抗病毒药ACV获得较满意的肝靶向性。  相似文献   
105.
患者 47岁 ,因下腹部包块 3年 ,腹痛、腹胀6天 ,于 2 0 0 0年 1 0月 3 0日入院。3年前患者无意中发现下腹部包块 ,且包块逐渐长大 ,因无其他不适 ,一直未作治疗。 6天前 ,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腹胀、纳差 ,且大便秘结 ,经我院妇产科门诊以“腹部包块待查”收入住院。既往无重要疾病史。月经 1 55-62 8-3 0 ,经量正常 ,2 0岁结婚 ,G7P5,人流 2次 ,1 0年前安置节育环至今。家族成员无肿瘤及其他病史。入院体检 :生命体征正常 ,心肺未发现异常 ,腹部高度膨窿 ,可扪及一巨大包块 ,约 9+月妊娠大小 ,无压痛 ,活动差 ,肝脾未触及。妇检 :外阴经…  相似文献   
106.
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自合成的2,6-二乙酰基吡啶缩3-氧杂戊烷1,5-二胺大环,H20、im^-、N3^-及SCN^-为桥基的双核铜(Ⅱ)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它们均在10^-5-10^-7mol/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50%以上抑制率。  相似文献   
107.
均质性脂肪肝患者B超诊断结果与血生化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饮食结构的改变 ,脂肪肝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超声诊断仪的全面普及应用 ,脂肪肝的B超检出率也明显增多。为探讨脂肪肝的B超诊断结果与血脂水平和肝脏损害程度的关系 ,笔者对B超诊断为脂肪肝的367例患者进行血脂水平及肝功能检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1对象系1995年~1999年在我院健康体检时B超检查诊断为均质性脂肪肝患者367例 ,其中重度脂肪肝225例 ,男性203例 ,女性22例 ,年龄35~72岁 ,平均 (54.43±9.10)岁 ;轻、中度脂肪肝142例 ,男性125例 ,女性…  相似文献   
108.
小儿脑瘫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限于人力、物力及财力 ,相当一部分家庭无法赴医院、康复机构等专业部门为患儿作专业、全程的治疗。对于这些家庭 ,开展家庭治疗是改善患儿病情的一个重要途径。笔者对89例脑瘫患儿采用家庭介入为主的治疗方法 ,连续6月观察其病情改善情况 ,以探讨超早期家庭介入治疗对改善脑瘫患儿症状的有效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1对象1999年3月至2000年12月本院就诊的痉挛性脑瘫患儿中 ,选择4~12月龄、家中有专人照看的89例患儿实施家庭介入治疗 ,无严重窒息史。根据患儿在家中受到的…  相似文献   
109.
110.
用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了解儿科临床各种标本中产ESBLs菌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特点。结果:各种临床标本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及其他相关菌166株,88株为产ESBLs菌,检出率为53.0%。其中大肠埃希菌125例,52例产ESBLs(41.6%); 肺炎克雷伯菌37株,32株产ESBLs(86.5%)。88档产ESBLs菌主要来自新生儿科(42.0%)和血液科(25.0%)。产ESBLs菌表现出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的特点。说明由于儿科抗感染的特殊性,各种标本中产ESBLs菌的检出率较成人为高。儿科医生应重视微生物标本的早期增益,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切勿滥用三代头孢菌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