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32.
目的:比较金钗石斛细粉和超微粉中生物碱类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考察不同粒径金钗石斛对肠道转运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金钗石斛细粉组(0.25 g·kg~(-1))和金钗石斛超微粉组(0.25 g·kg~(-1)),每6 h灌胃1次,连续灌胃5 d,收集大鼠血浆和小肠样本。血浆样本分析采用UPLC-MS,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2.1 mm×150 mm,1.9μm),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肠道转运体多药耐药蛋白1(MDR1),寡肽转运蛋白1(PEPT1),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2(OCT2),乳腺癌耐药蛋白1(BCRP1),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灌胃给予金钗石斛细粉和超微粉后,在大鼠血浆中能检测出石斛碱、石斛氨碱和mubironine B。金钗石斛超微粉组血浆中石斛碱和石斛氨碱的质量浓度比金钗石斛细粉组显著增加(P0.05)。与空白组比较,金钗石斛细粉和超微粉均能显著抑制BCRP1的基因表达(P0.05),且金钗石斛超微粉组较细粉组表达更低(P0.05);金钗石斛细粉还能显著上调MDR1的基因表达(P0.05),而金钗石斛超微粉则对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显著。结论:与金钗石斛细粉相比,金钗石斛超微粉灌胃后在大鼠体内石斛碱和石斛氨碱的血药浓度升高,这可能与肠道转运体MDR1和BCRP1有关,为金钗石斛药材粒径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3.
我们已有的研究证实血府逐瘀汤可以明显减轻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效减少缺血心肌酶的外漏;能通过调节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有效抑制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及坏死;明显提高心肌缺血大鼠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降低内皮素含量,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菩人丹超微粉(PRD supermicropowder)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血糖、糖耐量、糖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的影响,探讨菩人丹的降糖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灌胃脂肪乳,辅以尾静脉快速iv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动物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菩人丹低、中、高治疗组,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组,模型组,各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测定用药前、用药后2周、4周大鼠随机血糖和治疗4周末空腹血清胰岛素、糖化血清蛋白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结果: 模型大鼠随机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较正常组上调,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1)。菩人丹低,中,高剂量及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随机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P<0.05~0.01),菩人丹中、高剂量组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组显著升高T2DM模型大鼠血清胰岛素含量(P<0.05~0.01),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P<0.05~0.01)。 结论: 菩人丹超微粉可降低T2DM大鼠过高的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含量,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改善T2DM大鼠糖代谢。  相似文献   
35.
36.
蔡萍  万丹  肖娟  张水寒  蔡光先 《中成药》2011,33(10):1645-1648
目的 建立土鳖虫超微粉体的游离氨基酸的HPLC指纹图谱,考察其主要氨基酸的量.方法 采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柱前衍生,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固定相为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柱(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4∶1),流动相B醋酸钠缓冲溶液(pH=6.5)-乙腈(97∶3),检测波长为254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为30℃.结果 初步建立了土鳖虫超微粉体中游离氨基酸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4个共有峰,同时定量分析了6种氨基酸成分.结论 建立的方法分离效果好,灵敏、准确、简单,可作为土鳖虫超微粉体质量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菩人丹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大鼠FFAs及血脂4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菩人丹(PRD)超微粉对2型糖尿病大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灌胃脂肪乳结合尾静脉快速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的动物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菩人丹低、中、高剂量组,马来酸罗格列酮组以及模型组,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4周末杀检动物,检测血清FFAs、TC、TG、LDL-c、HDL-c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血清FFAs、TC、TG、LDL-c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HDL-c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PRD低剂量组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均能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TC、TG、LDL-c含量(P0.05),PRD中、高剂量均能极显著降低大鼠TC、TG、LDL-c含量(P0.01);PRD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清FFAs(P0.05),PRD中剂量组及马来酸罗格列酮组均能极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血清FFAs(P0.01)。结论:PRD具有改善T2DM大血管损伤大鼠异常的脂质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38.
中药煮散的煎出率与粒度大小有非常明显的关系,但粒度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其它的影响因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通心络超微粉对脑缺血大鼠微血管及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健康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心络大剂量组[1.6g/(kg·d)]、通心络中剂量组[0.8g/(kg·d)]、通心络小剂量组[0.4g/(kg·d)]、尼莫地平组[10mg/(kg·d)],每组8只.采用开颅结扎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挑开脑膜,不结扎血管.各用药组均在动物苏醒后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微血管形态、直径及血流灌注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大脑皮层微血管均呈现迂曲不规则形状,其中通心络大剂量组血管明显呈迂曲、不规则,微血管分支数目增多,血管之间靠拢形成连接.模型组缺血侧40%微血管直径在5~6μm之间;通心络大剂量组缺血侧41%微血管直径在2~3μm之间;通心络中剂量组缺血侧40%微血管直径在3~4μm之间;通心络小剂量组缺血侧40%微血管直径在4~5μm之间.与模型组比较,通心络大、中剂量组、尼莫地平组显著促进缺血侧脑组织皮层区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增加(P<0.01).结论 通心络超微粉可促进脑缺血大鼠脑缺血区微血管新生,增加缺血脑组织血流灌注量.  相似文献   
40.
《中成药》2016,(6)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自发性雄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OLETF大鼠和其同系非糖尿病对照鼠LETO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血糖峰值16.7 mmol/L和负荷后120 min血糖11.1 mmol/L作为成模标准,将24只成模雄性OLETF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每组12只,同周龄12只雄性LETO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模型成功建立后,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大鼠给予菩人丹超微粉[1.8 g·(kg·d)-1]灌胃2个月。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磷酸化JNK(p-JNK)、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Jnk、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神经细胞凋亡指数p-JNK、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菩人丹超微粉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神经细胞凋亡指数、p-JNK、Caspase-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菩人丹超微粉可以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神经组织的损伤,表现为神经细胞凋亡的减少,这可能与下调p-JNK、Caspase-3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