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235篇
  免费   1592篇
  国内免费   2040篇
耳鼻咽喉   274篇
儿科学   357篇
妇产科学   516篇
基础医学   2061篇
口腔科学   184篇
临床医学   5260篇
内科学   3108篇
皮肤病学   268篇
神经病学   590篇
特种医学   87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4篇
外科学   1702篇
综合类   6989篇
预防医学   3917篇
眼科学   299篇
药学   3950篇
  50篇
中国医学   1757篇
肿瘤学   1689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46篇
  2022年   338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431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388篇
  2016年   548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209篇
  2013年   1422篇
  2012年   2204篇
  2011年   2515篇
  2010年   2264篇
  2009年   2359篇
  2008年   2728篇
  2007年   2327篇
  2006年   2340篇
  2005年   2531篇
  2004年   1613篇
  2003年   1126篇
  2002年   891篇
  2001年   869篇
  2000年   620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416篇
  1997年   352篇
  1996年   305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25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81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992.
AIM: To explain the role of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 and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interferon alpha (IFNα) 2 b and ribavirin (RBV).METHODS: Concentrations of MCP-1, soluble adhesion molecules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 sPselectin, interleukin (IL) 6, and ILl0 in serum were estimated in the group of 40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treated with IFNalpha2 b and RBV in 0, 16, 32, 48 wk of the therapy.RESULT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before and 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serum levels of MCP-1 and sP-selectin in responder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healthy subjects. In nonresponders (NR), MCP-1 increased in the course of IFN(α+RBV treatment,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s compared to responders. MCP-1 correlated statistically with the activity of periportal inflammation (r= 0.35, P<0.05) but not with staging of liver fibrosis, sICAM-1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inflammatory activity and fibrosis in NR. sP-selectin did not correlate with histological findings in the liver. The MCP-1 correlated with the soluble form of sP-selectin concentrations (r= 6, P<0.001) and with IL-10 level in NR (r = 0.4, P<0.05).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observed between the concentration of MCP-1 and sICAM-1, IL-6 during the treatment.CONCLUSION: MCP-1 concentration may be a prognostic marker of the efficacy of IFN+RBV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C.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长期低硒、低蛋白质和低维生素E(VE)膳食对大鼠甲状腺组织及其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低硒低蛋白低VE组、低硒低蛋白常VE组、常硒常蛋白低VE组、常硒常蛋白常VE组.饲养至第26周处死,测定大鼠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肝脏Ⅰ型5'-脱碘酶(ID Ⅰ)活性,血清活性氧(ROS)、丙二醛(MDA)、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①硒+蛋白质和vE对大鼠全血GSH-Px和肝脏ID Ⅰ活性的影响均无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0.003、0.871,P>0.05),但对血清MDA和ROS水平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13.057、6.706,P<0.05或<0.01).②硒+蛋白质和VE对血清T3、T4水平均有影响(F值分别为431.977、28.271、6.570、41.419,P<0.05).但均无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0.871、0.136,P>0.05).无论在低硒低蛋白还是常硒常蛋白条件下,常VE组T4水平[(79.095±12.199)、(64.392±6.261)μg/L]均高于低VE组[(61.068±6.648)、(44.176±7.090)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70、6.045,P<0.01);在低VE条件下,常硒常蛋白组T3、T4水平[(0.718±0.079)、(44.176±7.090)μg/L]均低于低硒低蛋白组[(0.966±0.156)、(61.068±6.64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568、4.916,P<0.01);在常VE条件下,常硒常蛋白组Td水平[(64.392±6.261)μg/L]低于低硒低蛋白组[(79.095±12.19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3,P<0.01).③低硒低蛋白低VE膳食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而补充VE可减轻这种损伤:常硒常蛋白低VE膳食大鼠偶见滤泡腔内胶质稀疏.结论 长期低硒、低蛋白、低VE膳食可导致大鼠体内含硒酶活性降低,从而引起机体氧化代谢产物堆积,甲状腺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其激素代谢紊乱,而在低硒、低蛋白膳食中补充适量VE可部分降低这种损伤现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不同稳定程度患者的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的变化。方法检测23例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STEACS组)患者、27例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组)患者4、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患者以及55例对照组患者的血清MPO、肌钙蛋白T(c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主要指标的水平,同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CS患者血清MPO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尤以STEACS组增高更显著,并随着血清MPO的增高,发生ACS的风险越大,血清MPO水平最高四分位组发生ACS的OR是最低四分位组的4.6倍(95%CI:1.6~13.4),而且比hs-CRP和绝对中性粒细胞数(ANC)预测发生ACS的风险更强;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各组之间血清MPO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nT<0.1μg/L患者占74.7%,且其中血清MPO水平最高四分位组发生ACS是最低四分位组的4.9倍;MPO与hs-CRP、ANC无明显相关关系,是ACS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MPO水平与ACS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尤其当cTnT水平较低时,它能早期独立预测AC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建立一套快速、灵敏和特异的人抗黏液蛋白A(MxA)基因启动子中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88/-123位多态性检测体系,为合理应用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方法 对经IFN-α治疗的患者进行HBV DNA、HBV基因分型及MxA基因启动子中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88/-123位多态性位点检测,确定基因多态性与IFN-α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各种条件优化实验,建立MxA基因启动子中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88/-123位多态性荧光PCR检测体系,并通过与DNA序列分析法检测结果的对比,验证荧光PCR检测体系的灵敏性及特异性,从而对该体系的临床适用性进行初步评估.采用卡方检验计算P值、回归分析法计算对比率和95%可信区间.结果 MxA基因启动子干扰素刺激应答元件中-88位为G/T杂合型和-123位为C/A杂合型者皆为IFN-α敏感型,-88位为G/G纯合型和-123位为C/C纯合型者为IFN-α不敏感型.与DNA序列分析的金标准相比,荧光PCR检测的符合率为99.65%.结论 荧光PCR检测体系,可灵敏、快捷地检测患者MxA基因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996.
C反应蛋白与心功能不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心功能不全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204例心血管病患者被分为心功能不全组(左室收缩功能不全,88例)和对照组(无心功能不全,116例),比较两组间CRP变化。结果:左室收缩功能不全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在心功能Ⅳ级组显著高于Ⅲ级组(P〈0.01),Ⅲ级组显著高于Ⅱ级组(P〈0.01);冠心病组CRP显著高于高血压性心脏病(高心病)组和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组(P均〈0.05),高心病组与扩心病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功能不全患者CRP水平升高与心功能不全程度关系密切,不同病因所致心功能不全CRP水平亦有不同,以冠心病CRP水平升高更明显。因此,CRP可作为评价心功能不全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7.
fas基因与bcl-2反义RNA转导胃癌耐药细胞的药敏上调效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目的比较fas基因和bcl-2基因在胃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表达的差异,将fas基因和bcl-2反义核酸导入胃癌耐药细胞,并分析转导前后的细胞在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转导株与非转导株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区别.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fas 基因和反义bcl-2片段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BK-CMV和pDOR-SV40的多克隆克隆位点之间,以脂质体介导法将两个重组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受体细胞SGC7901/ VCR,G418筛选克隆细胞,Northern blot, Western blot检测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以及转导细胞中fas基因和bcl-2基因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MTT法药敏实验检测转导细胞与非转导细胞对VCR、顺铂、5-FU 的敏感性.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BK-fas cDNA和pDOR-bcl-2 cDNA转导胃癌耐药细胞后,分别从2×105细胞中筛选出大约80和120个抗性克隆,转导率各为0.4‰和0.6‰,随机各挑选2个克隆继续筛选与扩增培养,均获得了稳定的抗性细胞,我们将此命名为SGC7901 fas/ VCR cell和SGC7901 anti bcl-2/ VCR cell. 杂交结果表明,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 VCR与非耐药细胞相比,bcl-2基因的表达明显较高,而fas基因表达极其微弱. 转导株SGC7901 fas/ VCR cell的fas mRNA及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转导株,SGC7901 anti bcl-2/ VCR cell中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转导株. 2株转导细胞对VCR、顺铂、5-FU的敏感性明显高于非转导株.结论胃癌耐药细胞与非耐药细胞相比,bcl-2基因处于高表达状态,而fas基因处于极其低弱的表达状态. 通过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有效地阻断了bcl-2蛋白在SGC7901 anti bcl-2/ VCR cell的表达,明显增强了fas mRNA及其蛋白在SGC7901 fas/ VCR cell的表达. bcl-2反义核酸和fas基因转导胃癌耐药细胞后,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观察不同碘营养水平母鼠生育的仔鼠甲状腺形态、大脑重量及脑组织中蛋白质、DNA、RNA含量变化及锌对其的影响作用。方法 应用缺碘饲料喂养Wistar雌性大鼠复制缺碘动物模型,同时设补碘、补复合锌和葡萄糖酸锌、补碘加复合锌等组。3个月时将动物模型进行交配繁育仔鼠,1个月后处死仔鼠,取垂体、甲状腺进行病理学检查,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大脑组织中蛋白质、DNA、RNA含量。结果 缺碘组大鼠生育的仔鼠体重增长缓慢,甲状腺肿大,大脑重量减轻,脑中蛋白质、DNA、RNA含量降低,同时RNA/DNA比值和蛋白质/DNA比值降低。补锌组的仔鼠甲状腺肿大程度较缺碘组减轻,体重增加,脑蛋白质、DNA、RNA含量和RNA/DNA、蛋白质/DNA比值升高。结论 原代缺碘大鼠补锌,降低其生育的仔鼠甲状腺肿大程度,使大脑蛋白质、DNA、RNA含量增加,拮抗缺碘所致的脑发育障碍。  相似文献   
999.
阚全娥  李全忠 《山东医药》2008,48(46):72-73
新诊断2型糖尿病76例,按照有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分成增厚组39例和无增厚组37例;另取正常健康者32例作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IM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进行分析比较。结果IMT增厚组和无增厚组hs—CRP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IMT增厚组IRI高于无增厚组和对照组(P〈0.05)。初诊2型糖尿病颈动脉IMT与IR/、hs—CRP呈正相关(r=0.451,0.057;P均〈0.01)。认为颈动脉IMT的增厚提示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hs—CRP水平的升高是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黑木耳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菌类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粗纤维,其中蛋白质含量和肉类相当,铁比肉类高10倍,钙是肉类的20倍,维生素B2是蔬菜的10倍以上,黑木耳还含有多种有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医学研究证明: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凝血和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血液粘度、软化血管、使血流通畅、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经常食用有利于体内产生的垃圾及时排出体外。黑木耳对胆结石、肾结石也有较好的化解功能,因为它所含的植物碱具有促进消化道和泌尿道腺体分泌的作用,协同这些分泌物化解结石,使结石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