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32篇
  免费   4733篇
  国内免费   4111篇
耳鼻咽喉   227篇
儿科学   265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3852篇
口腔科学   1089篇
临床医学   8332篇
内科学   4902篇
皮肤病学   429篇
神经病学   1040篇
特种医学   2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7篇
外科学   3232篇
综合类   19635篇
预防医学   9558篇
眼科学   1176篇
药学   19363篇
  100篇
中国医学   11135篇
肿瘤学   2205篇
  2024年   624篇
  2023年   2153篇
  2022年   1739篇
  2021年   1982篇
  2020年   1816篇
  2019年   1703篇
  2018年   907篇
  2017年   1490篇
  2016年   1746篇
  2015年   2072篇
  2014年   3219篇
  2013年   3228篇
  2012年   4391篇
  2011年   4952篇
  2010年   4339篇
  2009年   4261篇
  2008年   5793篇
  2007年   4761篇
  2006年   4304篇
  2005年   4524篇
  2004年   3586篇
  2003年   3186篇
  2002年   3003篇
  2001年   3068篇
  2000年   2768篇
  1999年   2329篇
  1998年   2009篇
  1997年   1594篇
  1996年   1307篇
  1995年   1393篇
  1994年   1017篇
  1993年   837篇
  1992年   663篇
  1991年   706篇
  1990年   620篇
  1989年   568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附着龈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附着龈缺失患者82例作为研究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为传统修复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修复方案,各41例,评价两组术后不同阶段附着龈宽度、龈缘外形及附着点重建改善效果,并评价患者评价治疗满意度。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改善Ⅲ级率56.10%明显高于对照组0.00%,龈缘外形与附着点重建Ⅲ级率60.98%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 <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附着龈宽度改善Ⅲ级率75.61%明显高于对照组0.00%,龈缘外形与附着点重建Ⅲ级率73.17%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 <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97.56%与对照组70.73%比较明显更高(P <0.05)。结论针对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附着龈缺失患者采用附着龈重建治疗修复方案利于快速恢复附着龈增加宽度,改善龈缘外形及附着点重建效果,获得患者的高度满意度,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2.
《中国药房》2019,(15):2056-2061
目的:研究利培酮缓释片的体外释药行为及其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方法:以介孔二氧化硅为骨架制备利培酮缓释片。采用篮法考察市售利培酮片、利培酮缓释片及其物理混合物在0.1 mol/L盐酸中12 h内的体外释放度(Q_(12h)),并对利培酮缓释片释药模型进行拟合。以氯氮平为内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灌胃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各2 mg后48 h内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血药浓度(n=6),并用Kinetica 4.4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市售利培酮片(Q_(12h)=97%)和物理混合物(Q_(12h)=95%)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释放速率明显减慢(Q_(12h)=83.7%),利培酮缓释片在0.1 mol/L盐酸中的释放更接近于一级释放(R2=0.998 9),以扩散为主、溶蚀为辅。市售利培酮片和利培酮缓释片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以利培酮计t_(1/2)为(4.64±0.93)、(6.65±0.92)h,c_(max)为(34.46±7.75)、(8.57±6.91)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314.39±10.33)、(192.98±49.14)ng·h/mL;以9-羟基利培酮计t_(1/2)为(7.08±0.93)、(10.45±0.78)h,c_(max)为(98.08±5.43)、(54.55±4.88)ng/mL,MRT为(11.48±1.23)、(17.46±2.10)h,AUC_(0-48h)为(894.71±131.15)、(1 227.99±112.12)ng·h/mL(n=6)。与市售利培酮片比较,利培酮缓释片的t_(1/2)和MRT明显延长,c_(max)明显降低(P<0.05)。结论:利培酮经介孔二氧化硅负载后具有缓释作用,可延长药效发挥的时间。  相似文献   
33.
目的 制备蒙花苷磷脂复合物,研究其药动学性质。方法 溶剂挥发法制备蒙花苷磷脂复合物,以复合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SD大鼠灌胃给予蒙花苷磷脂复合物,HPLC测定蒙花苷的血药浓度。结果 采用优化后的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复合率接近100%。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蒙花苷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磷脂复合物中,在水和正辛醇中的表观溶解度显著增大。药动学结果显示,蒙花苷磷脂复合物的tmaxCmax,AUC0-t等参数与蒙花苷原料药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提高1.11倍。结论 磷脂复合物改善了蒙花苷的溶解性质,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治疗面部色素痣的体会与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本院100例2016年4月—2018年4月面部色素痣患者。随机分组,物理治疗组采取CO2点阵激光治疗,手术切除组则采取手术切除方法治疗。比较两组面部色素痣控制率;患者对治疗后美观度的满意度、平均治疗的次数;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水平;复发率。结果手术切除组面部色素痣控制率、患者对治疗后美观度的满意度、平均治疗的次数、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水平相比较物理治疗组更好,P<0.05。手术切除组患者复发率低于物理治疗组,P<0.05。结论手术切除方法治疗面部色素痣效果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9-01间接受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7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不同半髋关节假体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观察组采用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结果 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人工半髋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7.
天麻素是从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中提取分离而得,现已人工合成。天麻素药理作用广泛,如镇痛、镇静安眠、促智、保护神经元、降血压、抗惊厥、抗癫痫、抗氧化、抗衰老、改善微循环等,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其相关制剂在临床上亦被广泛用于心脑血管及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如头痛、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突发性耳聋、癫痫、神经衰弱及脑卒中等。考虑到天麻素临床治疗上述疾病常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联用,故其体内过程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不容忽视。目前,有关天麻素综述多集中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方面,而其药代动力学综述鲜见报道。随着天麻素药代动力学研究日渐深入,本研究将从其样品前处理、测定方法、药物ADME过程及影响体内过程的因素等方面较系统全面地对天麻素近年来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以期对天麻素制剂工艺及临床联合配伍应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8.
薛金雄 《海峡药学》2016,(8):164-165
目的 对比围术期是否应用度他雄胺对TURP出血量,评价度他雄胺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择期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照组各入选50例,前者围术期应用度他雄胺,两组均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退出2例,对照组退出5例;术前,观察组前列腺最大血流速度低于用药前、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前、术前前列腺体积、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术后随访均未见再出血.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度他雄胺可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出血量,可能与其可改变前列腺血流动力学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87-4189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房颤合并房室阻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本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心房颤动患者154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及Lorenz-R-R散点图在房颤合并房室阻滞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154例房颤患者中房颤伴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88例,非II°房室阻滞患者共计66例;II°房室阻滞患者最长RR间期为3.07±0.55s,明显高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RR间期2.33±0.19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I°房室阻滞患者心室率为63.16±10.34次/分,明显低于非II°房室阻滞患者的心室率74.73±8.12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心电图中诊断房颤伴II°房室阻滞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而散点图在应用于房颤伴II°房室阻滞方面的诊断时,能够产生特征明显的图像,分布均匀的条带,无明显下界,有明显上界,条带宽度一致;88例二度房室阻滞患者中仅有33例患者的散点图符合该图形特征。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与散点分布图共同应用于临床诊断过程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于房颤伴二度房室阻滞病人来说诊断价值更高,能够为其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