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92篇
  免费   15935篇
  国内免费   7804篇
耳鼻咽喉   1663篇
儿科学   2423篇
妇产科学   2060篇
基础医学   5385篇
口腔科学   2126篇
临床医学   57842篇
内科学   27858篇
皮肤病学   5595篇
神经病学   7377篇
特种医学   85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2篇
外科学   15679篇
综合类   144242篇
预防医学   35467篇
眼科学   3722篇
药学   127581篇
  859篇
中国医学   60113篇
肿瘤学   14158篇
  2024年   1503篇
  2023年   5906篇
  2022年   5378篇
  2021年   7733篇
  2020年   8134篇
  2019年   8852篇
  2018年   4558篇
  2017年   10775篇
  2016年   11523篇
  2015年   13461篇
  2014年   28170篇
  2013年   25119篇
  2012年   28278篇
  2011年   28929篇
  2010年   26480篇
  2009年   25132篇
  2008年   31029篇
  2007年   26999篇
  2006年   23037篇
  2005年   26697篇
  2004年   24449篇
  2003年   29604篇
  2002年   25016篇
  2001年   21544篇
  2000年   15568篇
  1999年   11121篇
  1998年   9492篇
  1997年   8905篇
  1996年   7188篇
  1995年   6930篇
  1994年   4898篇
  1993年   2600篇
  1992年   2210篇
  1991年   1815篇
  1990年   1345篇
  1989年   1593篇
  1988年   318篇
  1987年   306篇
  1986年   212篇
  1985年   139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61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 毫秒
81.
我国属胃癌高发国家,且以进展期胃癌为主。以手术和化疗为主的多学科治疗无法有效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的疗效在诸多癌症中得到了证实,因此,该类药物在胃癌中的治疗效果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全面介绍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对于其他治疗均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PD-1抑制剂是一个可行的治疗选项,其代表药物派姆单抗是目前唯一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应用于胃癌治疗的免疫抑制剂类药物,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尚未批准任何此类药物应用于胃癌的临床治疗。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将会是后续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一大焦点。  相似文献   
82.
83.
8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84-86+90
目的评价西药联合穴位贴敷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全部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西药进行治疗,采用2HRZE/6HRZ标准化疗方案,实验组同时联合穴位贴敷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病灶吸收情况及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病灶恶化9例,其病灶显著吸收率达50.0%,总有效率达70.0%,对照组病灶恶化6例,不变5例,其病灶显著吸收率达33.3%,总有效率达63.3%,两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疗效指数治疗6个月后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药联合穴位贴敷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确切,可以显著促进病灶吸收,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且还可以扶助人体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全身状态,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治疗复治肺结核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5.
86.
87.
目的探讨脊椎硬膜外麻醉方案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对行内固定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麻醉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42例行内固定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71例。A组采用脊椎硬膜外麻醉方案;B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临床指标水平、麻醉相关药物用量、镇痛补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结果 B组麻醉时间和输液量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黄碱和舒芬太尼用量少于A组,而右美托咪定用量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镇痛补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脊椎硬膜外麻醉方案,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用于行内固定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可显著提高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改善麻醉效果,且有助于预防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发生。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研究抗菌药物管理对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的14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进行研究,2016年1~12月未实施任何干预措施,2017年1~12月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均抽调70例手术患者,观察实施前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与联合用药情况、表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实施后头孢菌素类使用率87.14%高于实施前的60%,酶抑制剂类7.14%、氨基糖苷类5.71%使用率均低于实施前的25.71%、14.29%,实施后给药时机正确率92.86%、药物种类选择合理率97.14%、品种选择合理率91.43%、预防抗菌药物疗程合理率91.43%均高于实施前的78.57%、85.71%、85.71%、74.29%,实施后联合用药比例7.14%低于实施前的18.57%,差异显著,P<0.05。实施前后两组表浅切口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在采取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要配合良好的管理措施,使得药物使用合理性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9月我院收治的5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等距抽样法分为对照组(25例,西药治疗)与观察组(25例,止嗽散联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用药反应、用药效果与咳嗽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咳嗽评分(0.40±0.05)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8.00%,2/25)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有效率(88.00%,22/2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止嗽散联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可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减轻咳嗽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