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43篇
  免费   1141篇
  国内免费   1161篇
耳鼻咽喉   103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215篇
基础医学   2145篇
口腔科学   247篇
临床医学   3233篇
内科学   1387篇
皮肤病学   164篇
神经病学   289篇
特种医学   5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784篇
综合类   5881篇
预防医学   2247篇
眼科学   672篇
药学   2284篇
  12篇
中国医学   830篇
肿瘤学   893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454篇
  2019年   402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638篇
  2014年   880篇
  2013年   979篇
  2012年   1441篇
  2011年   1679篇
  2010年   1506篇
  2009年   1445篇
  2008年   1496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192篇
  2005年   1136篇
  2004年   851篇
  2003年   715篇
  2002年   576篇
  2001年   450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82篇
  1998年   245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16篇
  1995年   194篇
  1994年   165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47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乙肝病毒(HBV)感染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人群携带者形成的主要原因。慢性携带者有40%~50%是母婴传播造成的,乙肝大三阳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几乎均有HBV宫内感染,大部分发展成为慢性携带者。因此,探讨母婴传播免疫,提高阻断HBV宫内传播的效果,对于保护高危易感孕妇,防止所生的新生儿成为慢性携带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院通过孕晚期乙肝五项指标测定和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明显降低了新生儿HBV的携带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92.
毛丽莎  刘红河  林凯  陈慧琳 《职业与健康》2007,23(22):2022-2024
目的建立对硝基苯甲酰氯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清中环境雌激素双酚A、壬基酚、17α-乙炔基雌二醇以及内源性雌激素雌三醇、17α-雌二醇和17β-雌二醇的方法。方法血清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用乙醚萃取游离态雌激素,N2气流挥干、在无水条件下,雌激素与对硝基苯甲酰氯反应生成荧光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结果该法线性范围上限可达1.0×104μg/L,检测限为2.7~8.3μg/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72.6%~98.6%。方法精密度为1.29%~4.52%。结论应用该法对10份血清样进行了测定,结果满意,该方法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丙泊酚的血药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丙泊酚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饱和硫酸铵溶液作蛋白沉淀剂,以乙腈-水(70:30,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荧光检测器检测。结果:丙泊酚血药浓度范围为0.1~10.0mg·L-1,(r=0.999 5);最低检测限为0.02mg·L-1;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7.03%,RSD为2.54%;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05.08%,RSD为3.81%;日内差异RSD为4.31%;日间差异RSD为7.54%。结论: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一性强、结果可靠,可用于丙泊酚血药浓度监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别构建含有人类p100蛋白SN片段和TD片段基因的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2-p100-SN和pEGFP-C2-p100-TD。方法:利用EcoRI和BamHI限制性内切酶对已构建好的质粒PSG5-p100-SN和PSG5-p100-TD进行双酶切以获得目的片段p100-SN和p100-TD基因片段,回收纯化后连接到质粒pEGFP-C2上。结果:通过对重组质粒进行菌落PCR鉴定以及酶切鉴定均能从PCR产物和酶切产物中观察到p100-SN和p100-TD片段。结论:成功构建了可以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目的蛋白的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pEGFP-C2-p100-SN和pEGFP-C2-p100-TD,可为有关人类p100蛋白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避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HBsAg假阳性的发生。方法对TRFIA法检测HBsAg结果为弱阳性的30份标本,全部用ELISA复核检测,复查ELISA为阳性的发阳性报告;ELISA法检测结果阴性者,用PCR法再次复查,阴性者发阴性报告。结果TRFIA法检测HBsAg的假阳性占总检测标本的百分比为0.191%(16/8372),而用PCR法再次复查后假阳性占总检测标本百分比降至0.179%(15/8372)。结论TRFIA法检测HBsAg假阳性偶有发生,绝大多数可以通过用ELISA法复检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胞内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升高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雌激素受体-α(ER-α)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 以永生化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经不同浓度的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强效抑制剂3-deazaadenosine(DZA)处理24,48,72 h.利用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仪和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ER-α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其mRNA表达,甲基化特异PCR法(MSP)检测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 经DZA处理后,HUVEC增殖能力降低(主要受阻于G1/G0期),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ER-α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但其启动子甲基化不发生改变.结论 胞内SAH升高抑制HUVEC的增殖能力与ER-α的表达变化有关,但这种作用不是通过改变ER-α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而实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荧光分析法筛查新生儿苯丙酮尿症(PKU)的优点。方法:采用荧光分析法,仪器为芬兰WALLAC公司生产的Voctor2型分析仪,试剂为该公司提供的新生儿Phe检测试剂盒。结果:①化学荧光法筛查81301例,检出PKU5例,检出率为1/16260;②血片放置1周内检测与两周后检测Phe的结果分别为(0.9504±0.2878)mg/dl和(0.7562±0.2564)mg/dl,经t检验,P<0.01,有显著性意义;③振荡5min与振荡10、15minPhe含量分别为(4.9188±0.5094)mg/dl、(5.5175±0.4184)mg/dl、(5.5463±0.4413)mg/dl,经t检验,振荡5min与振荡10、15min的Phe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化学荧光法是稳定、灵敏、定量、快速的检测方法,适合对大人群进行新生儿PKU的筛查。  相似文献   
998.
以6种栀子的干燥果实为供试材料,在对其外观形态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同时,利用X-荧光光谱仪对栀子的花萼、内果皮、外果皮及种子中所含元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栀子的干燥果实中不同部位所含的微量元素种类和含量各不相同,不同品种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发现外果皮中的元素种类及含量普遍高于内果皮,特别是在种子中还发现含有稀土元素La和Ti、Co、W等重金属元素。此外,还利用显微红外光谱仪对果皮及花萼中所含化学基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栀子中有机官能团几乎一样。这些分析结果不仅对进行栀子药性和药理方面的研究将提供帮助,而且也为栀子的中药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铁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与晕船发生的可能关系。方法分别给予大鼠模拟晕船刺激3d和21d,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铁蛋白基因在晕船差异个体脑干中的表达量。结果模拟晕船刺激3d,铁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在各组大鼠脑干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模拟晕船刺激21d,铁蛋白基因在晕船易感大鼠脑干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晕船适应组和不晕船组大鼠(P〈0.05或P〈0.01);在不晕船大鼠脑干组织中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机体接受模拟晕船刺激后发生晕船,可能与其脑干组织中铁蛋白基因的表达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对41例自然流产妇女(病例组)的流产组织进行HCMV DNA检测,以及采用免疫组化(IHC)检测HCMV感染阳性者流产组织局部细胞因子(IL-2、IL-10、TNF-α)的变化,并与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HCMV DNA的阳性检出率为41.46%,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13.33%,两组HCMVDNA的阳性率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HCMV阳性病例组IL-10较对照组升高(P<0.05),IL-2有所降低(P<0.05),TNF-α无显著差异。结论:HCMV感染与自然流产有关,HCMV感染会引起孕妇免疫功能进一步抑制,促进了胎儿宫内感染并可能最终导致流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