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别构建含有人类p100蛋白SN片段和TD片段基因的真核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EGFP-C2-p100-SN和pEGFP-C2-p100-TD。方法:利用EcoRI和BamHI限制性内切酶对已构建好的质粒PSG5-p100-SN和PSG5-p100-TD进行双酶切以获得目的片段p100-SN和p100-TD基因片段,回收纯化后连接到质粒pEGFP-C2上。结果:通过对重组质粒进行菌落PCR鉴定以及酶切鉴定均能从PCR产物和酶切产物中观察到p100-SN和p100-TD片段。结论:成功构建了可以在真核细胞内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目的蛋白的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pEGFP-C2-p100-SN和pEGFP-C2-p100-TD,可为有关人类p100蛋白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所报道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及培养效率不尽相同,尚缺乏统一标准.而且由于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尚有一定差异,因此建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简便、高效的培养体系十分必要.目的: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不同培养体系中的生长状态,以及不同腺病毒感染的效率.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贴壁法纯化培养,细胞贴壁后利用低糖DMEM,MesenPRO RS~(TM) Medium和STEMPRO~(R) MSC SFM这3种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取对数生长期的第3~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腺病毒Ad5-EGFP,Ad5/11-EGFP,Ad5/35-EGFP分别以感染复数=1,10,100进行感染,分别于感染后24,56,72 h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及绿色荧光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使用低糖DMEM培养的细胞初期融合时间长,STEMPRO~(R) MSC SFM培养的细胞虽然连接紧密,但消化传代后不易贴壁,而MesenPRO RS~(TM) Medium培养的细胞在相同时间内能达到较高的细胞密度,更适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Ad5/35-EGFP感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腺病毒,但可导致细胞凋亡;腺病毒Ad5/11-EGFP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感染效率较佳,随着感染复数的升高,所表达的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
背景:在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的共同作用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作为糖皮质类激素的地塞米松,其浓度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存在着影响。目的:探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地塞米松的优选浓度。方法:采用植块法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进行日常细胞培养和诱导分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所获细胞的表面标记表达情况,成脂、成骨诱导分化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含1×10^-8mol/L,5×10^-8mol/L,1×10^-7mol/L3种浓度地塞米松的成骨诱导液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盐酸四环素荧光及VonKossa染色法对比观察钙结节形成。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法对比检测细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结果与结论:植块法分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多为梭形,平行排列生长或旋涡状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73和CD90呈阳性表达,CD31,CD34和HLA-DR呈阴性表达。成脂诱导后可观察到细胞内有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呈阳性。盐酸四环素荧光结果和VonKossa染色结果显示,所形成的钙结节大小及数量,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增多。反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3种浓度地塞米松组的骨桥蛋白基因均有表达,且表达强度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提示成骨诱导液中地塞米松浓度为1×10^-7mol/L时,能更有效地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胶原酶消化方法对人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分离和培养结果的影响,并鉴定其分化潜能;探讨传代效应对其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将制备好的脐带标本分别加入Ⅰ型、Ⅱ型及Ⅳ型胶原酶,持续消化4~18 h,筛网过滤,离心收集细胞,用DMEM/F12培养基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4.8×103~1×104/cm2,接种培养,比较不同消化法分离人脐带沃顿胶MSC的效果。Von kossa钙结节染色、四环素荧光标记鉴定人脐带沃顿胶MSC向成骨方向分化的能力,RT-PCR鉴定其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能力。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连续传代后MSC的免疫表型变化。结果Ⅰ型胶原酶消化法能够从人脐带沃顿胶获取了数量较多、活力较高的MSC,而且细胞出现伸展的时间及原代培养时间均短于Ⅱ型胶原酶及Ⅳ型胶原酶消化法。表面标记分析显示: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阳性标记CD29、CD44、CD73、CD90、CD105的表达百分率没有变化,而阴性标记CD31、CD34和HLA-DR的表达率增加明显。体外诱导实验表明:来源于人脐带沃顿胶的MSC具有体外成骨和成心肌样细胞分化的能力。结论Ⅰ型胶原酶消化法简单易行,对细胞损伤小,能稳定、高效地从人脐带沃顿胶中分离出MSC。  相似文献   
5.
311份脐血样本HLA基因型无法判读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探讨影响脐血样本HLA分型结果的因素。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反应(sequence—specific priming,SSP)对3II份经过PCR—SS0和PCR—SSP方法仍无法判读HLA型别的脐血进行HLA低分辨重新分型,并对其中7份仍然无法确定HLA型别的脐血样本进行直接测序(sequence—based typing,SBT),分析无法判读的原因。结果显示:311份脐血样本中99.4%样本不能判定是因为当时HLA分型方法本身的限制性所造成的,0.6%样本不能判定的原因怀疑是脐血中存在母血污染所致。结论:HLA基因分型方法中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法(sequence—specifi coligonucleotide probe hybridization,SSO)探针设计不足及PCR—SSP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缺乏是影响HLA分型结果无法判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所报道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条件及培养效率不尽相同,尚缺乏统一标准。而且由于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征尚有一定差异,因此建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简便、高效的培养体系十分必要。 目的: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不同培养体系中的生长状态,以及不同腺病毒感染的效率。 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法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贴壁法纯化培养,细胞贴壁后利用低糖DMEM,MesenPRO RS™ Medium和STEMPRO® MSC SFM这3种培养体系进行体外扩增。取对数生长期的第3~5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应用腺病毒Ad5-EGFP,Ad5/11-EGFP,Ad5/35-EGFP分别以感染复数=1,10,100进行感染,分别于感染后24,56,72 h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病毒感染及绿色荧光表达情况。 结果与结论:使用低糖DMEM培养的细胞初期融合时间长,STEMPRO® MSC SFM培养的细胞虽然连接紧密,但消化传代后不易贴壁,而MesenPRO RS™ Medium培养的细胞在相同时间内能达到较高的细胞密度,更适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Ad5/35-EGFP感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腺病毒,但可导致细胞凋亡;腺病毒Ad5/11-EGFP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感染效率较佳,随着感染复数的升高,所表达的荧光强度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胶原酶的不同消化时间,观察所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确定最为理想的消化时间。方法:分别采用3h、5h、7h的消化时间分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传代进行纯化和扩增培养,绘制生长曲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结果: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后为梭形,呈平行排列生长或漩涡状生长,并且消化时间为5h时收获到的细胞数量最多;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均表达CD73、CD105、HLA-ABC,不表达CD34、CD45、HLA-DR。结论:胶原酶消化法从人脐带中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且消化5h收获得的间充质干细胞数量最多,生长状况最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地塞米松、维生素C和β-甘油磷酸钠的共同作用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作为糖皮质类激素的地塞米松,其浓度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存在着影响。 目的:探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地塞米松的优选浓度。 方法:采用植块法从正常足月新生儿脐带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细胞进行日常细胞培养和诱导分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所获细胞的表面标记表达情况,成脂、成骨诱导分化鉴定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成骨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以含1×10-8 mol/L,5×10-8 mol/L,1×10-7 mol/L 3种浓度地塞米松的成骨诱导液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成骨诱导。盐酸四环素荧光及Von Kossa染色法对比观察钙结节形成。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对比检测细胞骨桥蛋白基因表达。 结果与结论:植块法分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多为梭形,平行排列生长或旋涡状生长。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73和CD90呈阳性表达,CD31,CD34和HLA-DR呈阴性表达。成脂诱导后可观察到细胞内有脂滴形成,油红O染色呈阳性。盐酸四环素荧光结果和Von Kossa染色结果显示,所形成的钙结节大小及数量,均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增多。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3种浓度地塞米松组的骨桥蛋白基因均有表达,且表达强度随着地塞米松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提示成骨诱导液中地塞米松浓度为1×10-7 mol/L时,能更有效地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9.
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组织块法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的脐带是否对组织块法的分离成功率产生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足月儿的脐带,应用组织块法分离hUC-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免疫学、生长特性。脐带在常温条件和冷冻条件下储存后进行组织块法分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结果:应用组织块法能获得贴壁生长的hUC-MSCs,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细胞高表达常见MSC表面分子CD105、CD73及HLA-ABC;低表达造血细胞表面标记CD34、CD45及HLA-DR。常温储存条件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获得原代细胞数量下降;组织冷冻后可以获得hUC-MSCs。结论:组织块分离法可以获得贴壁生长的hUC-MSCs,并成功传代扩增;脐带采集后24 h内处理,hUC-MSCs获得数量及分离成功率高;随着处理时间延长,hUC-MSCs获得数量减少,分离成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为避免脐带采集过程中发生细菌污染,常在脐带采集液中加入抗生素,实验旨在探索可以抑制污染同时又不会对细胞生长增殖造成影响的新型抗生素。目的:观察美罗培南抗生素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2组,使用传统添加青霉素链霉素(终浓度均为100 U/mL)的脐带采集液采集的标本为对照组,使用添加美罗培南(终质量浓度为1.0 mg/L)的脐带采集液采集的标本为实验组,分别采集脐带标本100份,统计两组标本采集液的阳性率。两组脐带分离培养后取第3代细胞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型以及检测成骨、成脂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经统计,实验组的采集液污染率为3%(3/100),对照组的采集液污染率为20%(20/100),可见含有美罗培南的采集液标本污染率明显降低。使用含有美罗培南的采集液采集脐带,经培养后获得的第3代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分化能力以及细胞表型均正常,且细胞增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因此该抗生素可用于脐带采集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