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85篇
  免费   1482篇
  国内免费   1331篇
耳鼻咽喉   119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228篇
基础医学   2416篇
口腔科学   374篇
临床医学   4095篇
内科学   1622篇
皮肤病学   196篇
神经病学   311篇
特种医学   6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953篇
综合类   7300篇
预防医学   3240篇
眼科学   696篇
药学   3224篇
  21篇
中国医学   1351篇
肿瘤学   960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561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631篇
  2019年   585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707篇
  2015年   820篇
  2014年   1185篇
  2013年   1236篇
  2012年   1770篇
  2011年   1990篇
  2010年   1758篇
  2009年   1689篇
  2008年   1798篇
  2007年   1596篇
  2006年   1415篇
  2005年   1402篇
  2004年   1086篇
  2003年   973篇
  2002年   801篇
  2001年   621篇
  2000年   426篇
  1999年   358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94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72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187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80篇
  1989年   146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991.
目的:分析Ⅱ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TGCT)的各亚型病理形态以及免疫组化特点、分子生物学改变,探讨免疫组化染色(IHC)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TGCT诊断分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97例TGCT(含有精原细胞瘤成分75例,胚胎癌成分17例,卵黄囊瘤成分11例,成熟性畸胎瘤16例,未成熟畸胎瘤3例,表皮囊肿1例),正常睾丸组织20例,以及非生殖细胞肿瘤的睾丸肿瘤6例。通过IHC检测TGCT各亚型对于不同抗体的阳性表达情况,并运用FISH技术检测各亚型中12号染色体短臂等臂和扩增的发生率。结果:TGCT各亚型的免疫表型各有不同,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4)及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最广谱、敏感性高,CD117及人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在浸润性精原细胞瘤和原位生殖细胞瘤(GCNIS)中强阳性表达,而在正常生精小管不表达。卵黄囊瘤显著表达人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表达范围和强度均优于人调节T细胞特异转录因子3(GATA3)和甲胎蛋白(AFP)。胚胎癌表达人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OCT4、CD30。绒癌表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浸润性TGCT中12号染色体短臂发生等臂和扩增的阳性率为96.7%(29/30)。结论:临床病理工作中,绝大部分病例单凭组织形态观察即可诊断TGCT,IHC检测利于更精确的分型,对于个体化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意义重大。12号染色体短臂捕获是Ⅱ型TGCT的特异性分子改变,有助于排除其他病变。  相似文献   
992.
993.
利用胃蛋白酶键合的有机聚合物整体柱在电色谱中对手性药物奈福泮的拆分能力,采用前沿分析法同时对奈福泮的两个对映体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行了考察。经过优化后建立的电色谱条件为:胃蛋白酶修饰的聚(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毛细管整体柱作为分离通道(32 cm×75 μm,有效长度22 cm),运行缓冲液为pH 5.5的15 mmol/L醋酸铵,样品溶剂为pH 7.4的50 mmol/L醋酸铵,运行电压为5.0 kV,电压进样10 kV×6 s,检测波长为215 nm。此时奈福泮两个对映体平台峰彼此完全分离,结合体系中BSA对对映体在电色谱中的分离和检测均无影响,测得两个对映体与B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443和527 L/mol,结合位点数均为1.0,结合位点为Sudlow site Ⅱ。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腹水中高荧光强度细胞(HF-BF)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XT-4000i全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分析760例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腹水细胞中HF-BF绝对值和比率,分别比较其在肝硬化、肝癌组中的情况,以及不同的Child-Pugh分级、肝癌临床分期以及腹腔感染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肝癌组和肝硬化组的HF-BF绝对值分别为0.031(0.011,0.082)×109/L、0.026(0.011,0.052)×109/L,比率分别为8.6.(2.90,25.70)%、6.90(3.00,11.90)%,肝癌组HF-BF绝对值和比率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22).且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癌患者HF-BF绝对值和比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中仅HF-BF比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肝硬化腹水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HF-BF的比率和绝对值显著高于无腹腔感染患者(P=0.003,P=0.009),肝癌组合并腹腔感染患者的HF-BF的比率显著高于无腹腔感染患者(P=0.040).肝硬化合并腹腔感染患者和肝癌组合并腹腔感染患者腹水的HF-BF的比率和绝对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的肝癌患者HF-BF的比率和绝对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体液模式HF-BF的分析,有助于对腹水良恶性的判断,同时提示患者是否有腹腔感染,其中HF-BF的比率意义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搜集整理古今关于燥邪阴阳属性的文献,从中医理论体系的角度重新认识燥邪阴阳属性的理论观点,为以燥邪为病因的病证提供临床治疗理论依据。方法确定检索词与检索条件,通过《中华医典》(第5版)电子丛书获取新中国成立前的文献;同时,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移动图书馆获取当代文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通过《中华医典》(第5版)获得目标文献条目36条,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移动图书馆获得目标文献29篇,文献中对燥邪阴阳属性存在不同认识。结论 "燥邪属阴"的观点目前更受认可,笔者亦提出相应支持依据;"燥邪属阳"的观点日趋式微,但仍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分析目前已发表的腹针文献,了解腹针研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趋势,为该领域的研究和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国内外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了解文献内、外部特征.结果 最终获得目标文献1 356篇.腹针疗法已成为热点,但我国不同地区发展不均衡;相关研究涉及医、教、研等多个领域,可治疗疾病143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研究尤为突出;研究类型以RCT/CCT居多(669篇);已发布腹针国家标准1项、出版专著4部.结论 腹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有非常好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高质量循证研究、建立实践指南等工作,更好地为医疗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索结直肠癌EGFR和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拷贝数增加的频率,以及蛋白表达与基因拷贝数增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石蜡包埋组织芯片为材料,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GFR pharmDx^TM和HercepTest^TM试剂盒)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LSI EGFR SpectrumOrange/CEP7 SpectrumGreen探针组合和Path V ysion^TM试剂盒)方法,检测42例中国人结直肠癌EGFR和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状态。结果EGFR免疫组织化学0者18例、1+者10例、2+者5例、3+者9例;HER2免疫组织化学0者39例、1+者1例、2+者1例、3+者1例。通过FISH分析,EGFR基因拷贝数无明显增高18例(42.9%),其中包括二体性14例(33.3%)、低三体性4例(9.5%);EGFR基因拷贝数相对增高者24例(57.1%),包括高三体性3例(7.1%)、低多体性9例(21.4%)、高多体性12例(28.6%);本组患者中无EGFR基因扩增者。HER2基因拷贝数增加者共4例(9.5%),其中包括基因扩增1例(2.4%)。EGFR的蛋白表达与基因拷贝数增加无相关性,两指标与肿瘤分化之间也无相关性。HER2免疫组织化学3+和基因扩增结果一致,与乳腺癌相似。结论这组患者中,具有较高的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拷贝数增加的比率,但蛋白表达与基因状态之间以及二者与肿瘤分化程度之间都没有相关性;HER2表达和基因拷贝数增加的频率较低。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根因分析法(RCA)查找乳腺、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根本原因。方法 2016年3—4月某院乳甲外科发生3例手术部位感染,采用RCA查找造成切口感染的根本原因,管理者针对根本原因采取措施,继续追踪4个月查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情况。结果通过RCA查找到此次手术部位感染的根本原因为:科室对患者术后管理的机制落实不到位、科室绩效分配不合理,以及科室未严格执行进修、实习人员的带教制度。针对根本原因采取措施后,该科5—8月未再发生感染病例。结论 RCA从根本上查找到此次乳腺、甲状腺手术切口感染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999.
《中国药房》2018,(8):1031-1035
目的:制备并表征包载荧光染料1,1′-二十八烷基-3,3,3′,3′-四甲基吲哚三碳花青碘(Di R)的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Di R-PEG-PLGA)纳米囊,评价其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聚乙二醇(PEG)-PLGA共混物为载体,采用改良的超声乳化法制备Di R-PEG-PLGA纳米囊样品。对样品的粒径、Zeta电位、形貌、稳定性、体外荧光特性等进行检测;采用MTT试验评价样品对人源性HL7702肝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采用体外溶血试验考察其对健康Wistar大鼠血细胞的溶血作用。结果:所制备的Di R-PEG-PLGA纳米囊呈圆球形,具有明显核壳结构,平均粒径为(507.53±7.87)nm,粒径的多分散系数为0.306 1±0.001 5,Zeta电位为(-35.20±0.92)m V;4℃条件下保存6个月,稳定性较好;体外荧光信号强度(y)随Di R质量浓度(x)呈线性增加,线性方程为y=0.345 2x+0.433 4(R2=0.997 3)。所制纳米囊对HL7702细胞的毒性为0~1级(即无细胞毒性),对大鼠血细胞无体外溶血作用。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具有荧光特性的Di R-PEG-PLGA纳米囊;所制纳米囊体外生物相容性较好,有望成为一种安全的药物光学示踪载体。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免疫增强剂的分类管理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院2016年免疫增强剂品种、用药数量及金额等数据,采用ABC分类法和PQ分析法对免疫增强剂的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抽取部分住院病历,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共有35个品种的免疫增强剂被使用,ABC分类法结果 A、B、C类品种各占比29.7%、18.9%、51.4%,相应用药金额占比为77.744%、16.210%、6.046%,结构不够合理。PQ分析结果用量大、价格高的品种共4个,用量大、价格低的品种共10个,两类品种累积用药金额及用药总量构成分别为84.1%、89.4%。免疫增强剂使用医嘱共1 952份,其中不合理使用659份,占33.8%。结论:基于用药合理性和经济性,应加强部分品种的重点监管,并调整限制部分品种品规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