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17篇
  免费   6427篇
  国内免费   2930篇
耳鼻咽喉   466篇
儿科学   666篇
妇产科学   783篇
基础医学   4264篇
口腔科学   765篇
临床医学   21327篇
内科学   6025篇
皮肤病学   332篇
神经病学   1119篇
特种医学   74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97篇
外科学   11128篇
综合类   39095篇
预防医学   10399篇
眼科学   914篇
药学   16557篇
  246篇
中国医学   10922篇
肿瘤学   9569篇
  2024年   822篇
  2023年   2972篇
  2022年   2542篇
  2021年   3322篇
  2020年   3560篇
  2019年   3237篇
  2018年   1632篇
  2017年   2942篇
  2016年   3680篇
  2015年   3880篇
  2014年   7084篇
  2013年   7036篇
  2012年   8723篇
  2011年   9294篇
  2010年   8462篇
  2009年   8134篇
  2008年   8642篇
  2007年   7874篇
  2006年   7054篇
  2005年   7403篇
  2004年   5633篇
  2003年   5368篇
  2002年   4267篇
  2001年   3687篇
  2000年   2644篇
  1999年   2076篇
  1998年   1755篇
  1997年   1728篇
  1996年   1466篇
  1995年   1351篇
  1994年   950篇
  1993年   571篇
  1992年   455篇
  1991年   478篇
  1990年   431篇
  1989年   501篇
  1988年   120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71.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统计MVD及MLVD数值,并分析Ki-67与MVD和MLVD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中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61. 0%,且Ki-67表达在不同大小的肿瘤及不同肿瘤分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乳腺癌患者中MVD和MLVD的表达在肿瘤直径≥2cm及Ⅲ~Ⅳ期肿瘤分期的患者中有明显的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Ki-67与肿瘤MVD和MLVD存在正相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MVD与MLVD之间亦存在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检测癌组织中Ki-67、MVD和MLVD的表达水平可以反映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恶性程度和浸润程度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2.
方萍  方雯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8):147-150
医院不仅提供医疗服务,更是健康促进与健康传播的重要场所。医护人员不仅要为患者治病,更要成为健康科普和健康传播的实践者,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全方位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全周期。本文通过对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传播工作实践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新时代下公立医院如何通过“人员全参与、就诊全过程、生命全周期、阵地全覆盖”的“四全”体系建设,将健康促进理念融入医院治理全方位,推动医院逐步“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型,以新时代的健康促进、健康传播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真正担负起守护人民健康的时代重任,同时也为其他医院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传播工作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73.
74.
75.
目的:探究治疗甲状腺癌时使用甲状腺全切术的价值与合理选择。方法:随机选取耳鼻喉科就诊的10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以甲状腺全部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还需要采用核素和抑制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结果:这些患者经过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后,显效52例,有效4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高达94.0%,且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较少,几率为9.0%。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对于甲状腺癌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320-1321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不同时段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我院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行ERAS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不同时段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h、6h、24h、出院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可加速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程,缓解不同时段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77.
<正>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ercutaneous pulmonary valve implantation,PPVI)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瓣膜置换技术~([1]),主要用于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重建术后并发右心室流出道功能不全(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dysfunction,RVOTD)的患者。截至2016年6月,全球已完成约10 000例PPVI,美国多家学会近期联合发布了PPVI的操作者和机构要求的专家建议~([2])。国内自2013年完成首例PPVI以来~([3]),已有多个中心开展了PPVI,国产的自膨胀瓣膜临床试  相似文献   
7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5):1431-1434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成人髋关节重建中最常见的手术。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痛苦,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维持髋关节稳定。术后效果与外科手术技术、生物材料和假体设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人工假体按材料分为金属对聚乙烯、陶瓷对聚乙烯、陶瓷对陶瓷和金属对金属几种[2]。相比于其他材料,陶瓷对陶瓷假体在临床效果、使用寿命等方面上有着明显的优势[3],其硬度高、抗磨损力强、磨损产物少、润滑性好,有着更好的活动性能和生物惰性,但因陶瓷的脆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活血开郁散结汤配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诊治的86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三苯氧胺进行口服治疗,10 mg/次,2次/d,以1个月经周期作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活血开郁散结汤内服治疗,中药组方如下:土贝母20 g,牡蛎、柴胡、茯苓、当归、白芍各15 g,海藻、延胡索、黄芩、郁金、香附各10 g。两组连续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分析比较临床疗效及血清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42/43),对照组为90.70%(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E2、孕酮、FSH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E2、FSH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开郁散结汤配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可改善体内激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本研究使用激光扫描检眼镜(SLO)评价双侧中央暗点患者使用棱镜后的眼球运动反应.方法 本预试验共招募6例有双侧中央暗点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以及6例正常视力的志愿者.首先用Nidek MP-1微视野仪确认患者的中央暗点和优选视网膜注视点(PRL),然后用Rodenstock SLO,在将视标投射在优选视网膜注视点时拍下实时视网膜像,接着在受检者眼前加入6~8 PD的棱镜,要求受检者保持注视视标,这时通过视网膜标记来测量视网膜像的移位量,以及随后发生的优选视网膜注视点的再次注视.过程中平均移位量和再次注视时间通过图像软件(ImageJ software)来计算.结果 实验组再次注视时的移位量在3个像素点或11.66个弧分之内(x轴:2.90±3.92,y轴:2.53±4.18).对照组再次注视时的移位会准确些(x轴:0.33±1.15,y轴:0.89±2.50),但与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x=1.32,Px>0.05;ty=0.80,Py>0.05).对照组再次注视时间(0.98±0.19)s较实验组(2.83±1.63)s要短,差距有统计学意义(t=5.03,P<0.01).其中有1例实验组受检者没有发生再次注视,其结果被排除并单独分析.结论 研究发现,双眼中央暗点患者对棱镜物像转移后的再注视反应与正常人接近,但实验组再注视明显较对照组慢,并有1例受检者没有发生再注视.该数据说明双侧中央暗点患者无论眼前有没有棱镜,都会利用相同的视网膜位置视物,因此,通过棱镜物像再定位的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