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48篇
  免费   2245篇
  国内免费   1233篇
耳鼻咽喉   362篇
儿科学   304篇
妇产科学   615篇
基础医学   826篇
口腔科学   259篇
临床医学   7415篇
内科学   2796篇
皮肤病学   428篇
神经病学   837篇
特种医学   16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2篇
外科学   6753篇
综合类   13711篇
预防医学   2580篇
眼科学   309篇
药学   5161篇
  85篇
中国医学   2131篇
肿瘤学   3839篇
  2024年   314篇
  2023年   1337篇
  2022年   1159篇
  2021年   1453篇
  2020年   1302篇
  2019年   1306篇
  2018年   654篇
  2017年   1038篇
  2016年   1238篇
  2015年   1325篇
  2014年   2202篇
  2013年   2241篇
  2012年   2769篇
  2011年   2844篇
  2010年   2703篇
  2009年   2599篇
  2008年   3310篇
  2007年   2816篇
  2006年   2301篇
  2005年   2538篇
  2004年   2010篇
  2003年   1960篇
  2002年   1581篇
  2001年   1384篇
  2000年   1086篇
  1999年   829篇
  1998年   772篇
  1997年   669篇
  1996年   600篇
  1995年   477篇
  1994年   307篇
  1993年   228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各项临床指标分析手术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由手术切除后出现复发的可能性较高,同时手术切缘有残留、包膜不完整、肿瘤结节、心理因素、甲胎蛋白、血管侵犯、肝硬化及肿瘤直径等均是影响原发性肝癌手术期后再复发的高危因素。结论:原发性肝癌通常具有术后复发的生物学特性,依据对手术切除术之后早期复发因素的分析,对手术风险与治疗方案进行充分评估,同时要求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及随访等工作,可对患者手术成功以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双硫仑(DSF)对人脂肪肉瘤细胞SW872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W872细胞,设立正常细胞对照组及DSF 1,2.5,5和10μmol·L~(-1)组,采用CCK-8法检测药物处理24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光镜下观察DSF处理后SW872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DSF对SW87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A20的表达;CCK-8法检测铁离子螯合剂Fer-1及炎症小体NLRP3抑制剂MCC950能否逆转DSF对SW872细胞的抑制作用;RT-PCR法检测DSF对SW872细胞中A20和醛脱氢酶(ALDH1)的mRNA水平。结果 DSF对SW872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DSF处理后使SW872细胞发生皱缩变圆且细胞间隙增大;DSF作用于SW872细胞24 h后,与正常细胞对照组相比,DSF 1μmol·L~(-1)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增加〔(32.6±1.82)%vs(3.50±0.64)%,P<0.05〕;DSF 0.1μmol·L~(-1)组明显抑制SW872细胞的克隆形成〔(16.7±7.02)%vs(129±5.29)%,P<0.05〕;DSF处理能够明显提高SW872细胞中炎症调节分子A20的表达;铁离子鳌合剂Fer-1不能逆转DSF导致的细胞生长抑制,而炎症小体抑制剂MCC950可以部分逆转DSF对SW87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DSF能抑制SW872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细胞炎症小体介导,细胞炎症调节分子A20参与DSF对SW872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观察肠炎清合剂对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患者诱导缓解效果及维持治疗对复发的影响,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方面探讨了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1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内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0 g/次,4次/d;Mayo评分系统≥7分者,加服醋酸泼尼松片,0.75 mg·kg^-1·d^-1;加用双歧杆菌活菌散剂,1包/次,2次/d,餐后温水冲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肠炎清合剂,1包/次,分早晚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6周,再每周门诊复诊1次。进入缓解期后,两组患者均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3次/d,维持治疗;观察组仍内服肠炎清合剂内服,至大肠湿热证评分减少≥90%以上。记录进入6周内缓解期的人数和缓解时间;进行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并进行Geboes指数和Baron法评价;进行治疗前后大肠湿热证评分和Mayo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IL-8,IL^-10,IL^-17,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和神经肽Y(NPY);随访24周,记录复发情况。结果: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100%,黏膜愈合率为96.4%,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9.09%和81.82%(P<0.05),两组患者内镜应答率均为100%;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91.23%,高于对照组的76.36%(χ2=4.581,P<0.05),观察组平均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结肠黏膜评分,Geboes指数、大肠湿热证评分和Mayo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IL-6,IL-8和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外周血VIP,MTL水平均低对照组(P<0.01),NP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复发率为17.54%,低于对照组的38.18%(χ2=5.955,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肠炎清合剂用于慢性复发型UC大肠湿热证的治疗,可诱导病情缓解,缩短病程,并能降低复发率,推迟复发时间,并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炎症网络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可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35.
36.
37.
目的研究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活动性胃溃疡的效果及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活动性胃溃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用于活动性胃溃疡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8.
【摘要】目的 评估经腹腔和经腹膜后途径进行肾上腺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手术风险。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淮南新华医院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4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经腹腔组(23例)和经腹膜后组(24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总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中转开放手术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肾上腺素(E)、血清皮质醇(Cor)水平。结果 经腹膜后组出血总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经腹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cr、BUN、E、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739%)和经腹膜后组(20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式用于肾上腺肿瘤切除疗效相当,但经腹膜后途径术后恢复快,不增加手术风险,可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脑血管病性眩晕患者11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活血化痰方煎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高于对照组的80.36%,治疗后1年复发率1.75%,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3.51%,低于对照组的8.9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有效改善脑血管病性眩晕患者症状体征,降低复发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术后创面愈合、复发的影响。方法:将采用盾构切开法治疗的复杂性浆细胞性乳腺炎1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创面处理方案分为两组,术后常规红油膏纱条换药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增加清化痰湿方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乳房局部症状体征积分,创口愈合时间、痊愈时间及复发率,乳房外形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房肿块、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乳房脓肿、乳房瘘管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口愈合时间、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外形评价总分及乳房质地与弹性改变、皮肤色素改变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在乳头横向移位距离、乳头纵向移位距离、患乳体表凹陷程度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化痰湿方联合盾构切开术对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显著改善乳房局部症状体征,促进术后创面愈合,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