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45篇
  免费   1085篇
  国内免费   565篇
耳鼻咽喉   43篇
儿科学   1111篇
妇产科学   2184篇
基础医学   2138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8602篇
内科学   1700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12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篇
外科学   1077篇
综合类   12936篇
预防医学   5098篇
眼科学   76篇
药学   4749篇
  63篇
中国医学   1099篇
肿瘤学   66篇
  2024年   190篇
  2023年   718篇
  2022年   690篇
  2021年   944篇
  2020年   945篇
  2019年   881篇
  2018年   451篇
  2017年   773篇
  2016年   835篇
  2015年   1024篇
  2014年   1813篇
  2013年   1816篇
  2012年   2470篇
  2011年   2681篇
  2010年   2369篇
  2009年   2166篇
  2008年   2534篇
  2007年   2272篇
  2006年   2160篇
  2005年   2257篇
  2004年   1865篇
  2003年   1706篇
  2002年   1351篇
  2001年   1148篇
  2000年   866篇
  1999年   763篇
  1998年   644篇
  1997年   558篇
  1996年   605篇
  1995年   630篇
  1994年   522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375篇
  1991年   348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227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压疮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8年6月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为试验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16 h;2007年1月~2013年9月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行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为对照组,俯卧位通气持续时间为6 h。观察两组患者在俯卧位通气后第1天,第3天以及俯卧位通气结束时压疮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在俯卧位通气后第1天,第3天以及俯卧位通气结束后压疮发生率和压疮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22.
23.
24.
目的分析早孕期超声软指标与染色体异常、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妊娠早期(孕11-14w)超声发现软指标异常但未合并明确结构异常的患者850例,分析其染色体及妊娠结局。结果 1.共检测出14例染色体异常,其中12例引产,2例正常分娩。2.单项软指标异常胎儿染色体检出率为1.25%(10/800);两项超声软指标异常及其以上者胎儿染色体检出率为8%(4/50)。3.不同超声软指标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颈项透明层(NT)增厚为31.25%(5/16),鼻骨缺失为25%(4/16),静脉导管(DV)频谱异常为3.8%(5/131)。三尖瓣返流为5.17%(6/116)。结论早孕期超声软指标两项及其以上异常和NT增厚及鼻骨缺失的胎儿有较高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可在中孕期建议其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单项超声软指标异常可结合唐筛和无创基因检测,以及中孕期超声检查,妊娠结局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25.
26.
27.
目的观察改良俯卧位对俯卧位通气(PPV)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行PPV的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法进行PPV,实验组采用改良俯卧位进行PPV。比较两组患者PPV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俯卧位前和俯卧位后12 h的氧合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俯卧位后12 h的氧合指数均较各组俯卧位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脱出、血流动力学显著波动、误吸和面部水肿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皮肤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俯卧位对PPV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影响,但可以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8.
王立新 《临床医学》2006,26(11):28-28
目的 探讨产前常规静注“三联”并给氧改善胎儿窘迫、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效果。方法 对552例治疗组产妇行产前常规静注“三联”并给氧,与490例对照组产妇只在产前发现胎儿窘迫时静注“三联”并给氧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 产前胎儿窘迫的出现、改善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产前常规静注“三联”并给氧的治疗组减少产时胎儿窘迫的出现及提高新生儿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9.
目的阐明CDFI对评价胎儿宫内状况的可行性。方法200例经普通B超检查的胎儿,按测量各项常规指标的数值分为正常组100例和异常组100例,再分析经CDFI检查,所测定的指标包括胎儿大脑中动脉、肾动脉、胎盘床动脉、脐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脐动脉的收缩与舒张期峰值速率之比(S/D)。对其结果做详细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组100例,经CDFI检查亦正常;胎儿出生时体重在2500g以上,新生儿发育正常。另100例异常组经CDFI检查各项指标中,54例正常,46例异常;胎儿出生时体重均小于2500g,其中54例新生儿虽体重较正常儿偏小,但发育正常;另46例胎儿宫内窘迫,导致导常分娩、新生儿生存率低。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了解胎儿宫内情况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产科检查监护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C-TGA)超声心动图的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例经手术或尸解证实的C-TGA的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回顾分析其胎儿期漏诊误诊原因,总结胎儿C-TGA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体会。结果6例新生儿大动脉转位,其中胎儿期超声漏诊5例,误诊1例。其中产前仅诊断室间隔缺损或右室双出口,经出生后手术证实的C-TGA4例,尸解证实C-TGA 1例。结论C-TGA在胎儿期已有明确超声声像特征,加强医师对先天性心脏病知识的系统学习,降低漏诊误诊率是提高筛查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