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367篇
  免费   5748篇
  国内免费   4132篇
耳鼻咽喉   480篇
儿科学   825篇
妇产科学   1416篇
基础医学   2774篇
口腔科学   375篇
临床医学   25327篇
内科学   15012篇
皮肤病学   319篇
神经病学   3803篇
特种医学   51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9篇
外科学   13077篇
综合类   59239篇
预防医学   11529篇
眼科学   996篇
药学   25202篇
  279篇
中国医学   19747篇
肿瘤学   6547篇
  2024年   633篇
  2023年   2573篇
  2022年   2283篇
  2021年   3167篇
  2020年   3225篇
  2019年   3619篇
  2018年   1681篇
  2017年   3350篇
  2016年   3852篇
  2015年   4500篇
  2014年   8886篇
  2013年   8948篇
  2012年   10969篇
  2011年   11459篇
  2010年   11400篇
  2009年   10736篇
  2008年   11339篇
  2007年   10495篇
  2006年   9593篇
  2005年   9442篇
  2004年   7824篇
  2003年   7362篇
  2002年   6526篇
  2001年   6095篇
  2000年   5146篇
  1999年   4202篇
  1998年   4264篇
  1997年   3898篇
  1996年   3311篇
  1995年   2839篇
  1994年   2283篇
  1993年   1627篇
  1992年   1240篇
  1991年   1068篇
  1990年   889篇
  1989年   790篇
  1988年   218篇
  1987年   153篇
  1986年   139篇
  1985年   98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重灸中脘穴对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肠激素、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脾胃虚寒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重灸中脘穴治疗。疗程结束后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胃动力学(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主要临床症状评分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GAS、MTL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收缩频率、胃排空时间、胃排空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重灸中脘穴治疗脾胃虚寒型2型糖尿病胃轻瘫,可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改良式B-lynch缝合法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对16例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法,观察止血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术中均无输血,子宫缝合后子宫切口及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24 h内出血均≤100 m L,未发生切口感染、发热等并发症。产后6周复查超声子宫无明显异常,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月经周期、经量均恢复正常。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法止血效果确切,对子宫和生育功能干扰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蓝莓花青素(BA)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与对照组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分别以25、50、100μg/mL BA与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处理12 h、24 h、48 h。采用噻唑蓝(MTT)与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增殖与凋亡;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与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人胃腺癌BGC-823细胞侵袭与P53、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干预48 h时,对照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胃腺癌BGC-823细胞P53与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1.12±1.01)%,(24.31±2.18)%,(47.56±2.91)%,(66.49±5.14)%与(15.04±1.23)%,(28.22±3.09)%,(69.36±5.42)%,(86.52±6.15)%。实验组胃腺癌BGC-823细胞增殖抑制率随BA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人胃腺癌BGC-823细胞凋亡率、P53与Caspase-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侵袭率降低,呈浓度依赖性(均P0.05)。结论:BA可有效抑制胃腺癌BGC-823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并降低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53与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4.
目的 研究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龙岩市中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足月妊娠初产妇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对照组33例。试验组在阴道分娩过程中予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止痛,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自然分娩方式。分别观察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2h及24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出现的镇痛副作用。结果 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产后2h、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于整个产程中均未发现镇痛副作用。结论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按摩可明显减轻产妇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为57.5%。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为95%。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为52.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具有显著性的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病情,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满意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产后出血病例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在孕妇产后出血占据了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2例,占总数的60%,其次是胎盘因素为5例,占25%,第3是软产道损伤2例,占10%,第4是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总数的5%。结论对于产后出血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尽快找到出血原因,及时止血并纠正休克,从而可有效提高产后出血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7.
刘巍杰 《海峡药学》2016,(8):171-172
目的 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入选60例GERD,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单独应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疗效、不良反应发生例.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41.7%、愈显率91.7%高于对照组23.3%、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骨质疏松症、1例胸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ERD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高凝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下肢静脉曲张行大隐静脉剥脱联合透光旋切术患者,分别于术前24 h及术后1 d、3 d、7 d进行TEG监测[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固角(Angle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指数(CI值)],记录患者围术期各时段凝血功能的变化趋势,统计患者发生高凝状态情况。结果与术前24 h比较,患者术后1 d、3 d、7 d的R值、K值均明显降低(P均0.05);R值术后3~7 d有明显升高趋势,K值术后1~3 d呈明显降低趋势; Angle角、MA值和CI值术后均明显升高(P均0.05)。术后第3天处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共18例(22.5%),其中凝血因子型高凝5例(27.8%),血小板型高凝9例(50.0%),混合型高凝4例(22.2%),经及时给予针对性处理,未发生静脉血栓形成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 TEG是判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围术期血液高凝状态的敏感指标之一,能科学、准确地监测出患者的高凝状态,并根据高凝类型进行预防性抗凝干预,对术后早期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中成药》2019,(8)
目的研究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抗家兔胃溃疡谱效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指纹图谱,以酸-乙醇致家兔胃溃疡模型考察抗胃溃疡作用,ELISA法测定抗胃溃疡药效指标表皮生长因子的含有量,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谱效关系模型。结果指纹图谱中共有峰对药效指标表皮生长因子EGF促进作用的贡献依次为峰号13681015791241416151132,其中13号峰(盐酸小檗碱)、6号峰(芍药苷)、8号峰(表小檗碱)、10号峰(黄连碱)、15号峰(吴茱萸碱)对戊己胃漂浮缓释片药效指标贡献最大,关联度均在0.750 0以上。结论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抗胃溃疡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为探索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