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2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470篇
内科学   22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313篇
综合类   1009篇
预防医学   158篇
药学   408篇
  6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215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0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15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近端胃切除术作为一种保留功能的手术方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上1/3早期胃癌的治疗。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多种多样,包括食管-残胃吻合、间置空肠吻合、间置空肠储袋吻合及双通道吻合等,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是公认的最佳方式。本文将介绍现行的主要消化道重建方式,并比较其在手术安全性、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今后需要开展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探索最佳的近端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72.
胃作为人体重要的消化道器官,选择适宜的胃切除方式,对贲门腺癌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消化不良、腹泻及长期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具有明显影响[1].笔者通过综合分析98例患者术后资料,综合阐述不同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田金朝  冯冰 《当代医学》2013,(21):66-66
目的分析胃切除术致脾损伤的应对措施,寻找胃切除术中保护脾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进行胃切除术的12例出现医源性脾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有5例因溃疡病行胃切除术,6例行胃癌根治术,1例行贲门癌根治术。按照Pachter脾损伤进行分级,其中有8例为Ⅰ级,3例为Ⅱ级,1例为Ⅲ级。人为原因是患者脾损伤的主要原因。3例患者使用电凝并医用生物蛋白胶进行止血,4例患者行大网膜缝合,并使用明胶海绵进行压迫止血,2例患者行缝合修补术,3例患者行全脾切除。12例患者均痊愈后出院,3例行脾切除的患者中有1例在手术后发生感染。结论胃切除术致脾损伤属于医源性的脾损伤,在临床上给患者带来极大伤害,通过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故及时发现并进行正确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s,CNP)在行三角吻合的全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12月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普通外科实施的32例三角吻合的TLDG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例,对照组15例,分别按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和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平均住院日及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术后患者的疼痛感和需要的止痛剂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角吻合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至关重要,细致有效的各项护理措施,是患者手术成功、身体康复的保障。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经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59例胃切除术后经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要点。结果 59例行胃切除患者在术后护理过程中生命体征均平稳,未出现严重的腹胀、腹痛、腹泻、吻合口瘘、腹膜炎等并发症。经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支持未引起血糖显著变化。患者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7 d。结论胃切除患者经液囊空肠导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符合生理要求,经过优质护理患者痊愈,该方法简便、经济、安全、实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6.
1患者资料患者,男,75岁,身高170 cm,体质量约50 kg。ASA分级Ⅱ或Ⅲ级,主诉“反复呕吐1月余”入院,诊断为胃底贲门癌。自诉既往体健,无肝肾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有多种药物过敏史(具体不详)。查体:消瘦状,剑突下轻压痛,其余查体无特殊,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全腹CT提示:胃底贲门癌(T 3期);左肾多发囊肿;右肺中叶纤维增殖灶;腰椎退行性改变。胃镜贲门组织活检提示贲门腺癌(高中分化),其余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拟全麻插管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食道空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77.
78.
早期胃癌有其独特的行为特点,治疗的诸多方面都存在争议与共识。既往早期胃癌治疗以传统追求肿瘤根治的开腹标准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手术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提高以及外科手术器材的进步,针对早期胃癌所实施的外科治疗逐步转变为以内镜及腹腔镜机器人为代表的微创手术,以及在肿瘤根治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留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以改善治疗后病人生活质量的功能保留性胃切除术。早期胃癌的治疗模式呈现多学科化、精准化特点,对符合适应证的早期胃癌病人,内镜治疗是首选,其微创优势更加明显。对于非内镜治疗适应证的病人,内镜与腹腔镜的双镜联合手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BillrothⅡ式远端胃切除术伴布朗式吻合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于四川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行远端胃切除术的48例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患者行BillrothⅡ式远端胃切除术伴布朗式吻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行BillrothⅡ式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无反流20例,轻度反流4例(16.7%),无重度反流患者,胆汁反流4例(16.7%)。对照组患者无反流0例,轻度反流11例(45.8%),重度返流13例(54.3%),胆汁24例(100.0%),组间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十二指肠残端破裂严重并发症。结论 BillrothⅡ式远端胃切除术伴布朗式吻合术治疗胃癌较单独应用远端胃切除术治疗更有效,可以显著减少胃癌患者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并讨论胃癌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来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来我院进行全胃切除治疗胃癌的患者中抽取56例患者进行术后的临床效果观察,并对这56例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56例胃癌患者在进行全胃切除手术后无患者死亡,其1、3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75.00%、53.33%和37.5%,其中有8例患者在术后有并发症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71%。结论全胃切除术的合理运用有利于胃癌的治疗和患者的健康,其并发症少,存活率高,临床效果好。在进行全胃切除术时要加强患者围术期的处理和严格遵守手术规则及适应证,这样才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