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0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7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95篇
预防医学   6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6篇
中国医学   30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滇黄精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NMR、13C-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其中6个黄酮类、3个甾体类、1个吲哚哩嗪酮类、1个果糖,分别为3-丁氧甲基-5,6,7,8-四氢-8-吲哚哩嗪酮(Ⅰ)、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Ⅱ)、异甘草素(Ⅲ)、新异甘草苷(Ⅳ)、(6aR, 11aR)-10-羟基-3,9-二甲氧基紫檀烷(Ⅴ)、2',7-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苷(Ⅵ)、新甘草苷(Ⅶ)、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Ⅷ)、棕榈酸-3β-谷甾醇酯(Ⅸ)、β-谷甾醇(Ⅹ)和胡萝卜苷(Ⅺ).结论 化合物Ⅳ、Ⅵ、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
滑桃树茎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滑桃树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凝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滑桃树茎皮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4-烯-6α-醇-3-酮(1),豆甾-4-烯-6β-醇-3-酮(2),7β-羟基谷甾醇(3),7α-羟基谷甾醇(4),schleicheol 2(5),蒲公英赛酮(6),abbeokutone(7),β-hydroxypropiovanillone(8),邻香兰醇(9),单棕榈酸甘油酯(10)。结论:化合物1~5,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3.
灰苞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灰苞蒿中首次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鉴定其结构为无羁萜,α-香树脂醇乙酸酯,α-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谷甾醇,三十二烷酸,二十八烷醇,二十八烷酸,三十烷酸和胡萝卜甙。  相似文献   
54.
羊毛硫细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瑾  刘刚  还连栋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9):513-517,570
羊毛硫细菌素是一类核糖体合成且经翻译后修饰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肽,通常含有羊毛硫氨酸及β-甲基羊毛硫氨酸等稀有氨基酸。近年来随着来源于乳酸乳球菌的nisin(乳链菌肽)被广泛地用作天然食品防腐剂和对其研究的不断深入,羊毛硫细菌素已引起研究者广泛关注。因其无耐药性,羊毛硫细菌素还极有可能替代传统抗生素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羊毛硫细菌素的生物合成基因包括结构基因、修饰基因、加工基因、转运基因、免疫基因、调节基因,它们成簇排列于产生菌的染色体或质粒上,构成数个转录单元。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羊毛硫细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遗传分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5.
石莼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绿藻石莼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 20、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24R,28R环氧5烯3β醇(Ⅰ)、豆甾5,24(28)二烯3β醇(Ⅱ)、豆甾5,28(29)二烯3β醇(Ⅲ)、β谷甾醇(Ⅳ)、对羟基苯甲酸(Ⅴ)、琥珀酸(Ⅵ)。结论化合物除(Ⅱ)以外均为首次从石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6.
细基江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红藻细基江篱(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细基江篱用甲醇冷浸提取,浓缩成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所得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NMR及MS等)数据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细基江篱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胆甾醇(1)、3β羟基胆甾5烯7酮(2)、胆甾5烯3β,7α二醇(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胸腺嘧啶(6)、尿嘧啶(7)、棕榈酸(8)。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海藻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7.
海洋真菌96F197抗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目的对海洋真菌代谢产物中抗癌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癌活性评价。方法用硅胶、SephedaxHL-20、ODS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光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体外抗癌活性。结果从真菌菌丝体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两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两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iridicatol(1)、sclerotiamide(2)、22E-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7α-二醇(3)、22E-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4)。化合物3和4在50μg·mL-1的质量浓度下可以明显地抑制HepG2、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NCI-H460肿瘤细胞的生长。结论化合物3和4有明显的体外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58.
木鳖子脂肪油不皂化物质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木鳖子脂肪油的不皂化部分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石油醚提取脂肪油,氢氧化钾进行皂化反应,对不皂化部分进行硅胶柱色谱的分离和纯化,用IR,MS,1H-NMR等波谱技术和对照品对照等方法进行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分离获得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栝楼仁二醇(1)、异栝楼仁二醇(2)、5-脱氢栝楼仁二醇(3)、7-氧代二氢栝楼仁二醇(4)、β-谷甾醇(5)、豆甾-7-烯-3β-醇(6)和豆甾-7,22-二烯-3β-醇(7)。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木鳖子中分离获得。  相似文献   
59.
从南海马尾藻(Sargassumsp.)内生真菌No.ZZF36中分离得到4个甾醇化合物,利用波谱技术确定其结构分别为菜子甾醇(1),麦角甾醇(2),过氧化麦角甾醇(3),麦角甾-7,22(E)-二烯-3,β5,α6β-三醇(4)。  相似文献   
60.
栝楼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胜发  黄时伟  王昌利 《中成药》2006,28(8):1187-1192
栝楼属Trichosanthes植物种类较多,而且其药用价值较高。包括有常用中药栝搂T.kirilowii Maxim.及其根(天花粉)、双边栝楼T.rosthornii Harms.;还有蛇瓜T.anguinaL.、王瓜T.cucumeroides(Ser.)Maxim.、日本栝楼T.kirilowiiMaxim Var japonica(Miq.)kitam.、大苞栝楼T.tricuspidataLour.、异株栝楼T.dioica Roxb.、凤瓜T.integrifolia(Roxb.)kurz.[1]、南方栝楼T.damiaoshanensis C.Y.Cheng et Yueh.和大子栝楼T.truncata C.B.Clarke.等。栝楼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油脂和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甾体类及甾醇、蛋白质等,现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