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814篇
  免费   9471篇
  国内免费   5368篇
耳鼻咽喉   2965篇
儿科学   664篇
妇产科学   1860篇
基础医学   6211篇
口腔科学   1880篇
临床医学   21456篇
内科学   9715篇
皮肤病学   604篇
神经病学   3824篇
特种医学   24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7461篇
综合类   33673篇
预防医学   11897篇
眼科学   1249篇
药学   15912篇
  166篇
中国医学   34670篇
肿瘤学   3944篇
  2024年   1695篇
  2023年   5856篇
  2022年   4093篇
  2021年   4981篇
  2020年   4478篇
  2019年   4462篇
  2018年   2369篇
  2017年   3927篇
  2016年   4565篇
  2015年   5309篇
  2014年   8480篇
  2013年   7640篇
  2012年   10772篇
  2011年   10653篇
  2010年   8699篇
  2009年   10053篇
  2008年   10273篇
  2007年   9036篇
  2006年   8585篇
  2005年   6786篇
  2004年   5468篇
  2003年   3538篇
  2002年   3179篇
  2001年   2417篇
  2000年   1924篇
  1999年   1749篇
  1998年   1232篇
  1997年   1089篇
  1996年   880篇
  1995年   811篇
  1994年   772篇
  1993年   900篇
  1992年   763篇
  1991年   782篇
  1990年   647篇
  1989年   621篇
  1988年   430篇
  1987年   291篇
  1986年   190篇
  1985年   125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9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81.
82.
目的:通过检索《针灸大成》中与气海穴治疗作用相关的文献条文,总结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运用频次较高的疾病及其配穴规律,为临床针灸对气海穴的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中《针灸大成》作为文献检索来源,将气海穴及气海穴的别称“脖胦”“下肓”“丹田”“肓之原”“肓原”“下言”和“气泽”为检索词,用计算机检索工具及人工检索相结合的方法检索符合要求的文献条文,通过建立本研究的数据库,频次分析、条形统计图比较分析等方法,总结出气海穴在治疗各系统疾病中的运用频次及其配穴规律。结果:在《针灸大成》所涉及的条文中,气海穴尤善治疗内科疾病,在治疗内科疾病中排名前3位的是脾胃系病症、气血津液疾病、肾系病症和妇科疾病,气海穴配穴习惯为上下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以及前后配穴法,其中主要为前后配穴法和同名经配穴法。结论:气海穴《针灸大成》中单穴应用占比最高,而在气海穴众多配穴中,运用了本经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配穴归经主要来自任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配穴法,同气相求,可增加疗效;与气海穴配伍较多的足太阳膀胱经以背腧穴为主,此为前后配穴法,亦称腹背阴阳配穴法,腹部为阴,腰背为阳,前后配穴法可起到“从阳引阴”亦可“从阴引阳”的作用,以达到调节阴阳,调和脏法,调畅经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83.
陈莹  邹丽贞  钟仲鸿  邓志敏 《新中医》2019,51(1):220-222
目的:观察八味黄连跌打水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收治的156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78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八味黄连跌打水外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关节活动度(ROM)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临床疗效,并对观察组进行辨证分型,观察各证型疗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8.7%,对照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ROM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八味黄连跌打水联合手法治疗对湿热型肩周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其他证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八味黄连跌打水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能提高临床疗效,对湿热型肩周炎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4.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内科常见功能性疾病,近年来以高发病率、低治愈率而广受关注,中医以辨证论治、内外结合常取得显著的疗效,现笔者将近10年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并加以分析,就中医治疗FD的最新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5.
86.
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之核心在于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浊、瘀毒为标,病久则伤及脾肾,由实转虚。中医内治法主要以辨证论治、辨病论治或单方验方为主,外治法以中药洗浴、中药灌肠、肛门给药、针灸为主。中医药治疗本病优势明显。应继续完善对中医药作用机制的认识,制订统一的辨证论治及疗效评价标准,针对效果显著的名方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老年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3市抽取的6 173名≥60岁城乡老年人中确诊为COPD的567例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3.60±5.90)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社会支持、收支状况、医保类型、家人督促就医、不舒适时间为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OPD老年人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待提高,应重点关注经济状况和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8.
瘙痒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症状,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受到中枢和外周机制的双重调控,但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物质如组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蛋白酶和蛋白酶相关受体、细胞因子、阿片样肽等介质在瘙痒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介质通过刺激C类神经纤维或直接与皮肤感觉神经纤维受体相结合来介导瘙痒。本文就将皮肤瘙痒的神经传导及传导介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国际呼吸杂志》2020,(3):182-182
本刊对来稿中图有以下几点基本要求。(1)图应主题明确,具有进一步说明和补充文字的功能,可用于强调事物的性状或参数变化的总体趋势,或者提供实证。图的内容不要与正文文字、表格内容重复。图的性质应与资料性质匹配。(2)图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图文或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为保持图的自明性,图中使用的缩略语应有注释,且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需与正文一致。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慕课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本领域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0年3月1日收录的相关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年发文量、期刊分布、基金支持、著者分布、被引频次、文献类型和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将导出的资料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借助频数分析法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 纳入文献754篇,分别收录于262种期刊;以医学教育类期刊为主;基金资助率达50%;黄坪、张欣、李鑫辉等7人为核心作者;以人体解剖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类课程应用研究最多;慕课应用研究以理论课程为主;课程评价包括终末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平台考核、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5大方面;研究热点为基于慕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在护理教育、中医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结论 近5年,慕课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发展迅速,核心作者已形成,但缺乏深度合作。未来应增加实验(训)类课程的应用研究,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实验性研究的设计及课程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