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35篇
  免费   1846篇
  国内免费   1496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338篇
妇产科学   172篇
基础医学   2215篇
口腔科学   171篇
临床医学   4941篇
内科学   5445篇
皮肤病学   175篇
神经病学   483篇
特种医学   8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外科学   1272篇
综合类   10702篇
预防医学   1678篇
眼科学   128篇
药学   7123篇
  95篇
中国医学   2255篇
肿瘤学   651篇
  2024年   272篇
  2023年   967篇
  2022年   834篇
  2021年   1103篇
  2020年   1068篇
  2019年   1265篇
  2018年   578篇
  2017年   1150篇
  2016年   1194篇
  2015年   1500篇
  2014年   2229篇
  2013年   2108篇
  2012年   2605篇
  2011年   2583篇
  2010年   2182篇
  2009年   1981篇
  2008年   1903篇
  2007年   1728篇
  2006年   1684篇
  2005年   1637篇
  2004年   1286篇
  2003年   1155篇
  2002年   982篇
  2001年   911篇
  2000年   710篇
  1999年   585篇
  1998年   504篇
  1997年   407篇
  1996年   364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249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pro-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 , PGRP)作为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的应用价值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中建立新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linked immune sorbent assay , ELISA )方法检测患者血清PGRP抗原浓度。方法通过人工合成PGRP抗原决定簇对本实验室自行研制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筛选;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法对筛选到的单克隆抗体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建立PGRP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并与IBL公司PGRP试剂盒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新型ELISA检测标准抗原浓度范围为33~1.7×104 pg/mL,检测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GRP浓度灵敏度100%,特异度98.4%,IBL试剂盒检测灵敏度100%,特异度92.2%。结论新型ELISA方法可用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PGRP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992.
游炯  张俊 《中国医药导刊》2015,(1):54-55,58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羟基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50名,随机分为羟基喜树碱组和羟基喜树碱+甘露聚糖肽组,每组25例,观察药物治疗后对患者一年、两年及三年内癌症复发率、不良反应,采用ELISA法检测对尿液中IL-8的影响,利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灌注1、2、3、4、5次后羟基喜树碱组患者IL-8含量均高于甘露聚糖肽与羟基喜树碱联用组,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联用组治疗前比较,灌注后IL-8水平也明显下降。结果预示甘露聚糖肽联合羟基喜树碱可显著降低患者IL-8水平从而有效预防膀胱癌复发,效果优于羟基喜树碱单用。结论: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能显著降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并且可以降低患者尿液中IL-8含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血中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N端前B型脑钠肽(NT-proBNP)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胸闷胸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34例,以2010年AMI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将受试者分为AMI组(n=20)和非AMI组(n=14)。就诊时即抽取血样,用电化学发光法法测定入组者血浆中的cTnI、cTnT、NT-proBNP的浓度。结果 AMI患者NT-proBNP浓度均值为3580.40 pg/mL,非AMI组为167.6 pg/mL,NT-proB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cTnT浓度较非AMI组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roBNP、cTnI、cTnT联合检测可以使AMI检测的敏感性升高,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1.5μg/k g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后连续静脉滴注,0.0075~0.01μg/(kg·min),连用3~7 d。对照组患者采取硝酸甘油进行治疗,0.25~0.5 mg/次。对比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心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血浆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为(86.4±7.5)次/min、舒张压为(82.4±0.42)mmHg、收缩压为(132.4±6.6)mmHg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60.3±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 d及3 d后IL-6水平分别为(262.3±20.4)ng/L和(192.6±13.5)ng/L,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在治疗1d和3d后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具有比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能有效降低IL-6水平,增加心肌供氧,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20)。2组均给予二甲双胍0.5 g/次,3次/d口服治疗,观察组联合利拉鲁肽1.2 mg,1次/d皮下注射治疗,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2、24周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餐后2h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治疗12、24周时,观察组BMI、2hPBG、FBG、HbA1c、HOMA-I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肥胖的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和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体质量,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治疗T2DM 的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出血停止时间为(25.7±8.3)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6.2±11.4)h(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在上消化出血治疗中的应用可缩短出血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婴幼儿心力衰竭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检测(NT-proBNP)的价值及诊断截断点进行探讨,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及体检的健康人员各7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行NT-proBNP及心脏射血指数(LVEF)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Ross标准进行评价,并按照分级对NT-proBNP结果进行比较.同时采用ROC曲线对观察组研究对象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截断点予以分析,并就婴幼儿及成人进行组间比较及数据分析.结果:观察者组研究对象中成年人、婴幼儿及平均NT-proBNP含量分别为(1 325.5±148.8)、(3 106.4±593.9)、(2 548.7±368.2)ng/L,均高于对照组(P<0.05);对两组研究对象的NT-proBNP及LVEF进行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轻、中、重3个级别的NT proBNP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按年龄组比较,婴幼儿NT-proBNP含量高于成年,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得出婴幼儿心衰阳性的NT-proBNP参考指标为500ng/L.结论: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且婴幼儿与成人患者的诊断截断点存在差异,可以500 ng/L作为婴幼儿心衰诊断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老年心肌梗死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因心肌梗死而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28例老年患者,按是否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171例及非心衰组257例,按照NYHA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的心功能,比较各级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与非心衰组相比,心衰组体质分数(BMI)指数低、舒张压(SDP)压力低、收缩压(SBP)压力低、心率(HR)大、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大、左房内径大、左心射血分数(LVEF)小、CRP及NT-pro-BNP水平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NYHA心功能各级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NYHA心功能各级CR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CRP及NT-pro-BNP的水平有助于诊断老年心肌梗死伴慢性心力衰竭并对心力衰竭程度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对脑尿钠肽和血清肌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血管中心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实验组46例,两组均予以卧床休息、吸氧、抗凝、抗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多巴胺治疗,若升压不理想,病情无好转甚至恶化者改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IABP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血脑纳肽(BNP)、血肌酐(Cr)、血浆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两组住院病死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结果:(1)治疗后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血流动力学参数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BNP、Cr、血浆白蛋白、Hs-CRP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BNP、Cr、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提升,但实验组治疗后24h及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降低血脑BNP、Cr、水平,有效纠正心力衰竭,提高由于心肌梗死导致心力衰竭的存活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血浆脑型钠利尿肽(BNP)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室重构和舒张功能障碍的关系,并分析影响MHD患者血浆BNP水平的危险因素?方法:MHD患者85例,于透析前行心脏多普勒组织成像检测,按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的比值(Ve/Va)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Ve/Va < 1,n=36)和舒张功能正常组(Ve/Va ≥1,n=49)?同时测定透析前血常规?生化?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浆BNP等?结果: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相比,BNP水平显著升高(P < 0.01),且BNP诊断MHD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 (95%CI:0.606~0.842,P < 0.001)?进一步依据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评估患者左室构型,将其分为正常构型组?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向心性肥厚组与正常构型组相比血浆BNP水平显著升高(P = 0.007)?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提示,MHD患者血浆BNP水平与收缩压(SBP)?脉压?IVST?PWT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IVST?PWT是BNP水平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F=3.217,P=0.028)?结论:SBP?IVST?PWT增加是MHD患者BNP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BNP水平升高是该患者群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及左室向心性肥厚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