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1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68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569篇
药学   123篇
  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接枝率、接触角、透水时间、拉伸应力应变、ESCA的测定以及不冲击实验研究了在DCP和BP等存在下电晕放电引发含氢硅油接枝PET织物及其拒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电晕放电能有效引发含氢硅油在PET织物表面的接枝共聚反应,随电晕放电处理时间的延长,PET织物表面接枝率增大;接枝后PET织物拒水效果明显增强;电晕放电引发接枝改性后PET织物无损伤,力学性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经角膜下方小梁切除术治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注入术后并发高眼压的疗效。方法 对18例(18眼)硅油注入术后并发高眼压者采用经角膜下方小梁切除术。结果 随访3个月,所有病例滤过泡均扁平、弥散,在未使用降眼压药的情况下,眼压稳定在2.40kPa以下,且无1例硅油留前房。结论 该术式不仅眼效果好,而且硅油不易溢入前房,解决了长期以来硅油注入术后高眼压难以处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硅油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勇  黎晓新 《眼科研究》1999,17(5):382-384
探讨硅油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对行玻璃体切割,硅油注入术的275例患者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硅油继发青光眼的发病率为11.3%,随着硅油在眼内存留时间的延长,其发病率增高。  相似文献   
14.
探讨硅油在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以及硅油的并发症。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43只眼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者32只眼,复位率为76%,术后23只眼视力≥0.0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硅油在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以及硅油的并发症。方法采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43只眼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视网膜解剖复位者32只眼,复位率为76%。术后23只眼视力≥0.02。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是治疗常规手术难以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硅油具有一定粘弹性和较高表面张力特性,是较为理想的填充材料。在视网膜复位后,应考虑取出硅油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后硅油填充眼B超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后硅油填充眼的B型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对 197眼充填硅油的眼 (其中12 4眼屈光介质混浊 )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采取不同体位 ,包括仰卧位、俯卧位、坐位、侧卧位进行B型超声扫描检查 ,回顾性分析其回声特征。结果  5 4眼充满硅油的眼 ,在各种体位均见经硅油传播而放大的玻璃体腔及球壁回声。14 3眼硅油未充满的 ,在玻璃体腔内除硅油回声外还可见液体回声。仰卧位时 ,在后球壁前方见呈弧线状油液界面光带 ;俯卧位时 ,在玻璃体腔前部见油液界面呈曲线状回声光带 ;2种体位均可见放大的玻璃体和后球壁回声。在坐位或侧卧位 ,当探头垂直于油液界面扫描时 ,可见 2个分别来自玻璃体腔及后球壁的回声带 ;当探头斜向于硅油扫描时 ,可见被放大的玻璃体腔和后球壁回声 ;当超声仅通过液体时 ,回声图与常规检查相同。结论 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后硅油填充眼具有典型的B型超声声像图特征 ,这对硅油填充眼、尤其在介质混浊时 ,判定视网膜状态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硅油填充治疗外伤感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治疗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眼科行硅油填充治疗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的16例16眼临床资料。结果 感染性眼内炎均得到控制。视网膜完全复位11眼(68.8%),限局性视网膜脱离3眼(18.8%),完全脱离2眼(12.5%)。术后视力光感-0.04者11眼,≥0.05者5眼。结论 应用硅油填充术能够有效地治疗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视网膜脱离复发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  相似文献   
18.
83例硅油取出时机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硅油充填的时间与视网膜复位的关系及硅油在眼内存留时间和硅油并发症产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83例(83只眼)行硅油取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结果 行硅油取出的时间为3~13个月,平均8个月。在无发生硅油相关的并发症的条件下,78例在取出硅油之后,视力无明显改变或稍有提高。角膜变性的病例,在硅油取出之后,其混浊情况无明显改变。11例青光眼在硅油取出之后眼压恢复正常者8例,5例在硅油取出之发生了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结论 硅油取出的最佳时机是3~6个月。硅油取出可以缓解硅油并发症的发展。硅油取出术的并发症主要为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脉络膜出血、脉络膜脱离、视网膜出血及低眼压。  相似文献   
19.
硅油残留致继发性青光眼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硅油残留继发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 对 19例 ( 19眼 )硅油取出术后由于硅油残留继发青光眼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其中 14例进行前房冲洗术。结果  19例硅油取出术后眼压升高出现于平均术后 7 8± 2 7天 ,眼压平均为 3 7 2± 6 4mmHg ,19例均可见前房或房角硅油小滴或乳化硅油 ,14例前房冲洗术后平均眼压为 18± 4 11mmHg ,与术前相比眼压下降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前房残留的硅油小滴或乳化硅油硅油取出术后高眼压的主要原因 ,前房冲洗术是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硅油支持眼的人工虹膜膈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硅油支持眼的人工虹膜膈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11例硅油支持眼人工虹膜膈植入手术适应症,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11例人工虹膜膈植入眼原发眼病中,7例(7/11,64%)为严重外伤眼,2例(2/11,18%)为增埴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眼,1例(1/11,9%)为严重PVR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眼,1例(1/11。9%)为Coats病眼;7例(/11,64%)人工虹膜膈有效地防止了硅油接触角膜,11例人工虹膜膈植入眼。均未引起视力的进一步下降;其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眼压和人工虹膜膈表面的纤维膜形成。结论 硅油支持眼的开放性人工虹膜膈植入可通过自然隔断,建立房水循环来维持眼压,有效地防止硅油接触角膜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