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2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362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1313篇
口腔科学   406篇
临床医学   1700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348篇
特种医学   11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607篇
综合类   1079篇
预防医学   129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356篇
  3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22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402篇
  2011年   674篇
  2010年   440篇
  2009年   522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324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壳聚糖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壳聚糖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孕14~16dWistar大鼠剖宫取胎鼠脑进行分离、培养,经巢蛋白、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半乳糖脑苷酯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获得神经干细胞,种植于壳聚糖膜和明胶膜表面培养,然后行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在壳聚糖膜和明胶膜表面的贴附、生长和分化状态,以及壳聚糖、明胶的降解速度。结果从胎鼠大脑分离获得的神经干细胞,巢蛋白染色呈阳性反应,可分化形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分化细胞分别呈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特异性烯醇化酶和半乳糖脑苷酯染色阳性反应。神经干细胞接种后12h即贴附于壳聚糖膜表面,24h壳聚糖膜和明胶膜均贴附牢固;48h明胶膜表面神经球周围首先出现带突起的分化细胞,壳聚糖膜迟至生长第3天才出现。神经干细胞接种生长后第3天,壳聚糖膜部分降解,明胶膜完全降解;第4天膜表面长满分化细胞;第5、6天壳聚糖膜大部分降解,分化细胞部分死亡。结论壳聚糖与神经干细胞生物相容,具有促细胞贴附和分化作用,由于机械性能差,不宜作为中枢神经组织工程的结构性生物支架材料,但可以单独或者联合促贴附物明胶作为促神经干细胞贴附和分化的支架表面修饰剂。  相似文献   
33.
衍生肌腱支架材料的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衍生肌腱支架材料(tendon derivation biomaterials,TDBM)与肌腱细胞的细胞相容性及肌腱细胞在此三维支架上培养的生物学行为,为肌腱组织工程新型支架材料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肌腱细胞与TDBM体外复合培养,设置单纯肌腱细胞培养为对照组,进行形态学观察,并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细胞DNA倍体水平及肌腱细胞凋亡率。通过^3H-脯氨酸(^3H-Proline)掺入试验了解材料对肌腱细胞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肌腱细胞在TDBM上呈梭形生长,TDBM组细胞第2天进入对数增长期,倍增时间为3d,而单纯肌腱细胞培养对照组倍增时间为3.75d。TDBM组与单纯肌腱细胞培养对照组比较,^3H-Proline掺入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细胞功能未受影响。与支架材料复合培养的肌腱细胞DNA指数为0.96,增殖指数较对照组高10.1%,提示肌腱细胞在三维胶原支架上生长速度快,增殖能力强。结论TDBM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肌腱细胞的有效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化肌腱的构建。  相似文献   
34.
牛去细胞骨基质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型骨修复材料牛去细胞基质骨的生物相容性,为其在骨缺损修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对牛去细胞骨基质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热源实验、溶血实验、兔肌肉内种植实验和兔桡骨骨缺损修复实验研究.结果 牛去细胞骨基质无毒性、无热源性、不引起溶血反应,植入兔肌肉后逐渐发生生物降解并被纤维组织取代,兔骨缺损区植入后可被骨组织取代.结论 牛去细胞骨基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理想的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35.
单宁酸处理带瓣牛颈静脉的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生物学角度评价单宁酸处理的带瓣牛颈静脉是否符合国家医用材料的要求。方法带瓣牛颈静脉经单宁酸处理后按国家医用材料的要求进行浸提液的制备、细胞毒性试验、过敏试验、皮内刺激试验、原发性皮肤刺激试验、溶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及热原试验等生物学评价试验。试验方法均参照《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GB/T16175-1996。结果培养的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经含浸提液的培养基培养后形态良好,增值旺盛,材料细胞毒性评级为0~1。无皮肤刺激反应和过敏反应,皮内刺激试验PⅡ(原发性刺激指数)为0.4,和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身毒性实验受试动物未出现毒性症状。溶血试验溶血率0.7%,符合国家标准(〈5%)。热原试验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定,单宁酸处理后带瓣牛颈静脉无热原(样品批号:060802017)。结论单宁酸处理的带瓣牛颈静脉符合国家医用材料的要求,可以植入人体。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转染特异性报导基因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并观察该细胞在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特性和黏附性。方法常规复苏培养转染12×SBE—OC—Luc报导基因的前成骨细胞株OCTl细胞,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I型胶原免疫组化法染色、碱性磷酸酶(ALP)偶氮偶联法染色、矿化结节茜素红法染色及四环素法染色观察该转基因成骨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并将其与纳米磷酸钙复合骨支架进行体外复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转基因成骨细胞在骨支架材料上的生长特性和黏附性。结果转染12×SBE—OC—Luc报导基因的前成骨细胞株OCTl细胞经培养后能贴壁生长,形态和成纤维细胞相似,能分泌胶原基质和ALP,经I型胶原免疫组化法染色及ALP偶氮偶联法染色呈强阳性;并能够形成矿化结节,茜素红法染色及四环素法染色呈阳性;该转基因成骨细胞在骨支架材料上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和黏附性,并能正常分化、增殖和成熟,分泌大量胶原基质和钙结节。结论转染12×SBE—OC—Luc报导基因后成骨细胞生物学性状未发生改变,其与骨支架材料亦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神经导管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作为一种新的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方法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将几丁糖、聚乳酸两种材料结合,试图研制出一种理化性质、生物相容性俱佳的神经导管材料.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研制及其物理性能测试.将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不同的比例化合反应后制成导管.力学实验检测不同比例制成导管的强度和韧性,根据实验结果选择最佳比例,并进一步测定该复合材料的其它物理性能.第二部分:几丁糖-聚乳酸复合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检测.用细胞增殖度实验评价新材料的细胞毒性.用最大剂量法豚鼠致敏实验测试新材料致敏性.结果:2%几丁糖与0.5%聚乳酸以5∶1(体积比)比例混合反应制成的新材料,其各项物理性能符合制备神经导管要求.在细胞毒性实验中,复合材料浸提液培养2天后及5天后,细胞相对增殖度(RGR)为83.67%,96.41%.致敏实验显示新复合材料浸提液致敏率为0级.实验证明新复合材料无细胞毒性、无致敏性.结论:几丁糖、聚乳酸通过适当比例结合制作的复合生物材料具有良的物理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符合制备神经导管的理化要求.  相似文献   
38.
39.
胆道支撑管显影材料的制备及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型显影胆道支撑管材料制备的可行性,对构建出的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和筛选。方法 选择具有X线下显影特性的基础材料A、B、C,分别与硅橡胶生胶共混炼,模压后分别得到相应的显影复合材料甲、乙、丙,经一段和二段硫化过程完成加工。采用MTT法作为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的方法,测定参比对照材料和新材料的50%浓度的浸提液对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的影响,确定细胞毒性级别。结果 新材料甲、乙、丙在x线下影像清晰。甲、乙材料的细胞毒性级别为零,丙材料细胞毒性级别为2。结论 构建出在X线下显影的弹性体材料可行。材料甲、乙是制造新型胆道支撑管的初选材料,材料丙无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0.
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骨内植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新研制的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弹性模量为53GPa,78GPa,110GPa的种植体各6枚分别植入3只狗的两侧下颌骨内,3个月后取下标本,行X线检查,制作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观察种植体-骨界面形成情况。结果 X线检查:种植体与骨质紧密接触,其间无阴影,种植体颈周骨组织未见吸收。不脱钙牙种植体切片的组织学观察:种植体与骨组织紧密接触,无间隙,均形成了骨整合界面。结论 本实验中所研制的53GPa,78GPa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测试提供了实验基础,为开发新的种植材料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