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14篇
  免费   6686篇
  国内免费   6110篇
耳鼻咽喉   577篇
儿科学   1274篇
妇产科学   911篇
基础医学   7428篇
口腔科学   1178篇
临床医学   12604篇
内科学   12533篇
皮肤病学   843篇
神经病学   2522篇
特种医学   20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94篇
外科学   5319篇
综合类   26987篇
预防医学   4978篇
眼科学   1173篇
药学   11683篇
  144篇
中国医学   9688篇
肿瘤学   3788篇
  2024年   1285篇
  2023年   3699篇
  2022年   3257篇
  2021年   3953篇
  2020年   3766篇
  2019年   3816篇
  2018年   1991篇
  2017年   3125篇
  2016年   3046篇
  2015年   3418篇
  2014年   4533篇
  2013年   4378篇
  2012年   5940篇
  2011年   6409篇
  2010年   5574篇
  2009年   5563篇
  2008年   6343篇
  2007年   5632篇
  2006年   4786篇
  2005年   4772篇
  2004年   3644篇
  2003年   3197篇
  2002年   2606篇
  2001年   2256篇
  2000年   1585篇
  1999年   1342篇
  1998年   1094篇
  1997年   1056篇
  1996年   956篇
  1995年   713篇
  1994年   588篇
  1993年   375篇
  1992年   306篇
  1991年   264篇
  1990年   204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 毫秒
51.
目的:探讨调经汤在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3月接受治疗的86例肾阴虚型DOR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地屈孕酮片,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经汤,两组均连续用药28 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生长分化因子-9(GDF-9)、骨形态生成蛋白-10(BMP-10)。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GDF-9及BMP-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经汤在肾阴虚型DOR患者治疗中获得确切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提升GDF-9及BMP-10水平,有助于卵巢储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相关支原体感染与免疫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的102例HIV感染/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尿液样本中的生殖支原体、梨支原体、发酵支原体等相关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共有67例患者尿样中检出支原体核酸,感染率为65.69%;其中,检出生殖支原体感染23例、检出梨支原体感染15例,检出发酵支原体感染29例,感染率分别为22.55%、14.71%、2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HIV感染患者与AIDS患者三种支原体感染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患者的三种支原体感染率高于CD_4~+T淋巴细胞水平≥500个/μL的患者(P<0.05);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的血清IL-2、TNF-α水平均低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L-4水平高于未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P <0.05)。结论 HIV感染/AIDS患者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支原体感染率,免疫功能较差患者的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表现为炎症因子的低表达,但尚不能认为支原体感染能够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16(HPV 16)感染情况及其对癌组织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 A2(EIF5 A2)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枝江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47例为样本进行横断面研究,采集患者基本资料并取胃癌病理标本分别检测病理特征、HPV 16阳性率、HPV载量以及EIF5 A2表达水平,根据是否合并HPV 16感染将患者分为HPV组和非HPV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并分析EIF5 A2表达水平与HPV 16感染的关系。结果 147例胃癌患者合并HPV 16感染82例(55.78%),其中HPV组年龄高于非HPV组(P<0.05);HPV组肿瘤直径、Lauren分型弥漫型、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EIF5 A2表达水平与非HP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PV 16载量增加,EIF5 A2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样本相对发光单位(RLU)/标准阳性对照临界值(CO)100~1 000和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1和RLU/CO 1~100的患者,同时RLU/CO>1 000的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高于RLU/CO 100~1 00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和HPV 16载量为胃癌患者EIF5 A2表达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胃癌患者HPV 16感染率较高,且HPV 16感染与肿瘤生长、浸润和分型均存在密切联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PV 16感染可促进EIF5 A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4.
55.
56.
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是IRFs家族一员,经一系列信号转导作用发挥转录激活或阻遏,调节干扰素的表达、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及活性,参与免疫调控。IRF4与白细胞介素、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等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节T细胞分化,形成复杂的平衡网络调控系统,平衡网络遭到破坏则免疫功能紊乱,并诱发免疫性疾病,如哮喘、炎症性肠病、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正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间断性寒冷刺激引起小鼠关节炎病变的情况。方法将20只8周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寒冷刺激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自由饮食,无特殊处理。寒冷刺激组小鼠每天固定时间被放置于底层铺满冰袋的小鼠笼中2 h,寒冷刺激共处理12周。每周测量小鼠体重和后踝关节以下体积,寒冷刺激处理结束后脱颈处死小鼠,取其左后腿趾间关节、跖趾关节、踝关节进行组织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各关节病理变化。剥去小鼠右后腿皮肤,提取踝关节组织匀浆,检测匀浆液类风湿因子(reumatoid factor,RF)、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水平。结果寒冷刺激对小鼠体重无明显影响(P>0.05),寒冷刺激使小鼠后爪组织体积显著增加(P<0.05)。趾间关节、跖趾关节、踝关节HE染色显示寒冷刺激后,小鼠关节组织水肿,轻度炎症浸润、滑膜增生,但未见明显血管翳、软骨和骨侵蚀等病理变化。寒冷刺激后,雌、雄性小鼠踝关节组织匀浆液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01),RF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间断性寒冷刺激可以引起小鼠趾间关节、跖趾关节、踝关节等关节炎性肿胀,但炎性细胞浸润少、浸润程度轻。此动物模型可作为一种以寒性为特征的不同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热性关节炎表现的新关节炎模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 30)、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9年5月手术切除的103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瘤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FI 30、PD-L1表达情况。随访24个月,记录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胶质瘤组织IFI 30、PD-L1高表达率[分别为70.87%(73/103)、68.93%(71/103)]明显高于瘤旁组织[分别为19.42%(20/103)、21.36%(22/103);P<0.001]。胶质瘤组织IFI 30表达水平与PD-L1表达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83,P<0.05)。随访24个月,生存75例,死亡2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FI 30高表达、PD-L1高表达是增加病人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IFI 30高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64.52%)和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65.56%)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分别为82.25%、89.45%;P<0.05)。PD-L1高表达组2年累积生存率(61.78%)和2年累积无进展生存率(60.14%)均明显低于低表达组(分别为88.52%、79.86%;P<0.05)。结论 人脑胶质瘤组织IFI 30、PD-L1呈高表达,与病人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肾脑相济"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行为学和大脑皮质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究"肾脑相济"电针疗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月龄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西药组和电针组,每组6只;将SAMR1小鼠作为对照组。西药组给予盐酸多?哌齐灌胃,电针组电针百会、肾俞和三阴交。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小鼠行为学,应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Blot法测定大脑皮质区IL-1b、TNF-α的阳性细胞数和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IL-1b、TNF-α的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和电针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增强,IL-1b、TNF-α的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西药组比较,电针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IL-1b、TNF-α的表达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脑相济"电针疗法可以改善SAMP8模型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大脑皮质区IL-1b、TNF-α的含量,从而对阿尔茨海默病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逍遥丸对皮质酮诱导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皮质酮模型组、阳性对照氟西汀组(20 mg/kg)、低剂量逍遥丸(200 mg/kg)组、高剂量逍遥丸组(600 mg/kg),通过皮下注射皮质酮诱导小鼠抑郁模型。持续35天后,采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动物抑郁样行为;采用ELISA方法测小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及小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含量。结果:皮质酮可以降低糖水偏好值、增加小鼠强迫游泳的不动时间,而逍遥丸可以显著提高糖水偏好值、减少小鼠不动时间;长期注射皮质酮可增加血清皮质酮水平,降低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而逍遥丸可以降低小鼠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并且能够提高海马组织中BDNF含量。结论:逍遥丸可以有效降低小鼠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并增加小鼠海马中BDNF含量,改善神经营养系统,产生抗抑郁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