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520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91篇
口腔科学   133篇
临床医学   2028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14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14篇
综合类   313篇
预防医学   156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343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610篇
  2012年   490篇
  2011年   603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我国口腔生物材料学的著名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前名誉主任委员薛淼教授因病于2020 年1 月26 日在上海去世,享年91 岁。  相似文献   
82.
魔芋葡甘聚糖在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葡甘聚糖(konjac glucomanan,KGM)是从魔芋(amorphophallus konjac)块茎中提取的多糖,是一种低热量、难消化的膳食纤维,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减肥、抗肿瘤、增强免疫和润肠通便等特殊作用。魔芋葡甘聚糖具有良好的膨胀性、乳化性、生物降解性、凝胶特性及p H敏感性,在食品工业及生物医学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就魔芋葡甘聚糖的药理作用及生物医学材料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3.
背景:通过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可评估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性的高低,但目前国内尚缺乏通过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指导分叉病变部位支架置入后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应用。目的:根据CYP2C19基因分型结果,优化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置入后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效果。方法:纳入13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置入患者,于支架置入前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7 d后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若CYP2C19基因分型为*1/*1的作为合格组,支架置入后服用氯吡格雷75 mg/d;若CYP2C19基因分型为*2/*2、*2/*3、*3/*3的作为不合格组,再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常规剂量组,支架置入后即保持氯吡格雷75 mg/d治疗不变,另一组为大剂量组,即增加氯吡格雷剂量为150 mg/d长期服用。随访9个月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14例中,合格组6例(7.9%)、常规剂量组6例(17.7%)、大剂量组2例(7.7%),合格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提示CYP2C19基因分型有较好预测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价值;大剂量组发生率明显小于常规剂量组(P<0.05),说明在CYP2C19基因分型监测下增加抗血小板药物剂量,能明显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大剂量组发生率与合格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通过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优化氯吡格雷剂量可达到与合格组相同的临床效果。3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通过检测CYP2C19基因分型抗血小板治疗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4.
背景:根管预备过程中所产生的牙本质碎屑及冲洗液有可能被带到牙根尖周围,造成严重的术后疼痛并延缓根尖组织愈合过程。研究表明,采用机用镍钛器械主进行根管预备时的根尖碎屑产生量明显低于手用器械。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3种机动镍钛旋转式器械ProT aper、Pro File及K3和手动不锈钢器械K-file在根管预备时,推出根尖孔的牙本质碎屑量和冲洗液渗出量。方法:选取40颗单根管人离体牙,随机均分成4组,分别用镍钛旋转器械ProT aper、ProF ile、K3及手动不锈钢器械K-file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后每颗样本牙用等量的冲洗液冲洗根管,收集预备过程中从根尖孔推出的碎屑和液体,电子秤测得推出根尖孔的液体和碎屑的质量。结果与结论:K-file组所产生的根尖推出碎屑量及冲洗液渗出量最多,多于镍钛旋转器械3组(P<0.05);K3组根尖推出碎屑量最少,但3种机动镍钛器械根尖推出碎屑量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K3组冲洗液渗出量明显少于ProT aper及Pro File组(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K-file组所产生的冲洗液渗出量与根尖推出碎屑量呈正相关(P<0.05),机用镍钛器械3组中冲洗液与根尖推出碎屑量无明显相关性。说明在临床上进行根管预备时尽量选用机用镍钛器械。  相似文献   
85.
背景:大量研究证实釉基质蛋白可促进成骨细胞和成牙骨质细胞的再生,将其运用于牙周缺损治疗可达到接近生理性的牙周再生。
  目的:观察不同质量浓度釉基质蛋白对人牙周膜细胞增生、分化和迁移的影响。
  方法:取第3代人牙周膜细胞,以含不同质量浓度釉基质蛋白(0,12.5,25,50,100,250 mg/L)的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培养24 h后,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分泌;待细胞融合为单层,去除细胞培养液,以移液管头将单层细胞制备出1 mm宽的细胞切口,持续24 h观察细胞融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当釉基质蛋白质量浓度在0-100 mg/L范围内,随着其质量浓度的升高,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分泌均逐渐升高,以100 mg/L升高最明显;当釉基质蛋白质量浓度增至250 mg/L时,细胞增殖、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骨钙素分泌均有所下降,但仍高于0 mg/L组。100 mg/L组在初始观察6 h时,创缘周围的细胞开始向中心生长,待培养12 h时,创缘两侧细胞开始融合,培养20 h后创缘两侧细胞融合完全创缘完全关闭完全,创面愈合优于其他质量浓度组。结果表明釉基质蛋白具有促进牙周膜细胞增殖、分化与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86.
背景:微弧氧化技术可增强镁及其合金的耐腐蚀性,提高其表面生物性能。
  目的:为了调控医用纯镁的生物活性,在镀液中添加纳米 SiO2或纳米 TiO2对纯镁微弧氧化涂层改良,研究其对成骨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方法:将圆形镁片分为3组,其中两组分别置入含7.5 g/L纳米SiO2或4.8 g/L纳米TiO2的硅酸盐电解液中进行表面微弧氧化处理,以未作任何处理的纯镁作为对照。将第3代成骨细胞分别接种于3组试件表面,观察成骨细胞的早期形态、增殖与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与结论:成骨细胞在纳米SiO2组、纳米TiO2组试件表面生长状态良好,轮廓清晰,呈长梭形,多角形;在对照组表面生长状态较差。CCK-8检测显示,3组细胞吸光度值与碱性磷酸酶活性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纳米SiO2组、纳米TiO2组试件接种1,3,5 d的细胞增殖活性高于对照组;纳米SiO2组、纳米TiO2组接种3,5 d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纳米SiO2或纳米TiO2微弧氧化生物涂层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活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87.
背景: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全球公认的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国际化高技术产业之一,也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目的:分析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百度文库、中国知网及手工检索学校图书馆内书籍2005至2014年间的文献,分析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指导意义的观点与结论。结果与结论:近年来,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并取得了良好成果,但在实施跨越式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产业基础较薄弱、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还未显现、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实施品牌扩展战略5方面对策,实现北京生物医药产业由战略产业向主导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研发中心、高端制造基地和市场中心。  相似文献   
88.
背景:种植体的准确植入是术后获得美观、良好功能修复体的关键,也是种植体得到良好骨结合的重要保证。目的:对种植导板的分类、设计制作、精确度和临床应用进行总结和介绍,并着重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CAD/CAM)制作的种植导板做一阐述。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至2014年中国知网和Pub Med数据库中,关于种植导板制作和临床应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在主题词中以"种植导板,精确性,快速成型,CAD/CAM"或"surgical implant guide,accuracy,rapid prototyp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结果与结论:种植导板由导管与定位板组成,其中导管的位置和角度记录了术前设计种植体的位置、角度与深度信息,通过导管将这些信息转移到手术中,以便使种植体植入到准确位置;定位板起着定位作用,它与骨、牙齿或牙槽嵴表面相贴合。种植导板的应用能提高种植修复后的效果,尤其是CAD/CAM种植导板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种植修复后的美学效果,改善了修复体的应力分布,还降低了手术风险,简化了手术过程,但其制作价格较昂贵且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降低其成本,提高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9.
背景:有研究证实,Ⅰ型鼠尾胶原可促进成肌纤维细胞的增加,对内皮细胞的迁移及成管有较为明显的作用,推断胶原可为细胞的生长提供一个较为合适的内环境。目的:探讨鼠尾胶原联合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第4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于铺有鼠尾胶原的培养皿上,用Alamar Blue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还原比率。将第4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培养于24孔板,其中生长因子组是在细胞接种前加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蛋白于细胞悬浮液中;联合组需事先加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蛋白于鼠尾胶中,铺于板底;最后各组均使用H2O2诱导凋亡,73 h后采用Western blot测定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凋亡相关蛋白及抗凋亡蛋白的表达,同时Tunnel检测细胞凋亡阳性率。结果与结论:在铺有鼠尾胶原培养皿中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成管数量明显多于正常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成管数量(P<0.05)。鼠尾胶原培养的细胞与正常对照细胞生长状态相似,说明鼠尾胶原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联合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Bcl-2、p-Akt表达高于其余3组(P<0.05),Bax表达低于其余3组(P<0.05)。联合组细胞凋亡率低于生长因子组、H2O2组(P<0.05)。表明鼠尾胶原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联合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生长因子后可显著增强抗细胞凋亡效果。  相似文献   
90.
背景:可降解支架被认为是血管介入领域继球囊扩张血管成形、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支架后的第4次革新,镁合金支架是目前可降解支架的研发热点。目的:综述可降镁合金血管支架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存在的缺点及研究应用趋势。方法: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全文数据库200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录的可降解镁合金血管支架相关研究内容,分析其研究现状及进展。结果与结论:镁合金作为可降解血管支架的体外研究集中在镁合金降解速度、生物相容性及镁合金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影响。目前的研究显示镁合金支架降解过快仍然是限制其大规模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靶血管在置入支架后需要6-12个月的重建修复期,支架应在这段时间内提供机械支撑,现有的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尚难以达到这一要求。为提高镁合金支架的耐腐蚀性能及生物相容性,一方面可以考虑选择耐腐蚀性能更好的合金元素,另一方面通过支架涂层等表面改性技术来提高支架的抗腐蚀性能与生物相容性,也是未来镁合金支架研发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