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2009)和Pubmed数据库(1990/2009),以"冠状动脉支架,血小板活化,生物相容性"或"coronary artery stent,platelet activation,biocompatibilit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纳入主题内容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与支架再狭窄关系联系紧密的文章;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结果: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损伤血管壁从而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内皮细胞、血小板和炎性白细胞释放的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最终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是导致再狭窄的根本原因.文章研究了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血小板活化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及其各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的生物相容性评价,并展望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发展前景.结论:生物可降解支架不仅能够将再狭窄的可能性降至最小,而且提供了对抗血栓的保护作用,这些都为支架置入后血管再狭窄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支架与双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 71例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行单支架置入者(35例)与行双支架置入者(36例),术中置入主支支架后根据分支的术中表现再进行分组调整;观察2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率、节段内血栓发生率及再狭窄率。结果主支支架置入后,3例由单支架组调至双支架组,5例由双支架组调至单支架组;64例完成1a随访,其中行单支架置入治疗33例,双支架置入治疗31例;2组均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单支架组急性心肌梗死、再次靶血管血运重建率及节段内血栓发生率(3.03%、3.03%、3.03%)与双支架组(3.22%、3.22%、6.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架组分支血管的节段内再狭窄率(30.30%)高于双支架组(9.68%)(P〈0.05)。结论 双支架置入治疗部分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可降低节段内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的材料学特性、生物相容性及其置入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情况.方法:由第一作者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2000/2009)中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中文;在Medline数据库(Pubmed:2000/2009)中进行文献检索,语言设定为英文.检索词为"冠状动脉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并发症".排除Meta分析及重复性研究,最后共纳入16篇文章.结果:支架材料的选择在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体医用材料,对支架各方面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可靠的扩张性和力学持久性、良好的柔韧性和几何稳定性、尽可能小的外径,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耐蚀性,而支架上述特性都依赖于材料的力学和物理特性.结论: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降低了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率,具备优良特性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也日益受到重视.在置入心血管支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时,除提高血管开通的成功率外,还应密切注意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类冠状动脉支架生物相容性与置入后血管再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冠状动脉支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明显改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引起的急性闭塞并发症以及血管再狭窄.但支架置入同样面临冉狭窄的问题,尤其足复杂病变更易形成再狭窄.研究证实,血栓、炎症和平滑肌增生是支架再狭窄的3个重要阶段,其中血管内膜增生是再狭窄的最主要机制.文章通过检索文献总结了金属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及置入后再狭窄,分析了支架置入对侧支循环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并探讨了生物可降解支架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对吻支架术与单支架术治疗血管直径较大真性分叉病变的远期疗效.方法 380例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吻支架术组190例,单支架术组190例,分别行对吻支架术或单支架术.随访1年,观察再狭窄、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支架内血栓形成、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结果 单支架组中32例(16.8%)因术中分支出现夹层或血流低于TIMI 3级改行T型支架植入,因此最终158例完成了试验(单支架手术成功率83.2%);而对吻支架组都按既定方案完成了手术(手术成功率100%,x2=32.79,P<0.05).术后1年,对吻支架组与单支架组比较总体再狭窄[30(15.8%)与24( 15.2%);x2=0.000,P>0.05];主支再狭窄[20(10.5%)与16( 10.1%);x2=0.003,P>0.05]、分支再狭窄[13(6.8%)与23(14.6%);x2=4.73,P<0.05]、死亡[2(1.1%)与1(0.6%);x2=0.026,P>0.05]、心肌梗塞[4(2.1%)与2(1.3%);x2=0.034,P>0.05]、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23(12.1%)与20( 12.7%);x2=0.000,P>0.05]、支架内血栓[4(2.1%)与2(1.3%);x2=0.034,P>0.05]、手术时间[(20±8)min与(45±9)min;t=1.98,P<0.05].结论 对于血管直径较大的真性分叉病变,对吻支架技术远期疗效与单支架术相近,但手术成功率更高、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6.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和器材的进步,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ifurcation coronary lesions,BCL)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高,有资料显示,目前BCL已占所有支架治疗的15%,尤其是近年来药物涂层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的应用,大大降低了PCI后再狭窄率(restenosis rates,RR),过去需要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的BCL患者,目前大多数可以通过PCI治疗。尽管如此,目前BCL仍是PCI领域的难点之一,无论在操作方法上,还是器材选用上,尚有不同看法。笔者通过复习文献,介绍近年来有关BCL介入治疗方面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是治疗和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支架置入后与宿主的相容性问题一直影响着远期疗效,本文对支架置入后引起血管内皮化的发生因素和机制以及药物防治的研究进行综述.支架置入后造成血管壁的损伤,血管内膜撕裂,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大量的白细胞在血管损伤部位聚集启动了炎症反应,平滑肌细胞大量向损伤部位迁移发生增殖反应,导致新生内膜的大量增生.药物洗脱支架的置入,可以预防和治疗支架置入后的血管再狭窄,抑制平滑肌迁移的增生及促进血管内膜爬行.支架置入后血管内皮化研究及新型支架的设计将成为心血管病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立  徐大勇  贺勇  黄德嘉  初宁 《华西医学》2005,20(1):132-133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一个难点,以往常规介入治疗常难得到满意的即刻效果,且再狭窄率高。crushing技术为治疗分叉病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现报道我院3例运用crushing治疗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急性血管闭塞的发生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冠状动脉支架作为一种异体物质,置入体内可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功能,进而导致急性血管闭塞并发症的发生.目前许多处理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可改善支架的生物相容性而减少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而生物可降解支架已经成为目前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且可能是未来支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宿主血管内的生物相容性反应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时的血管损伤以及随后引发的损伤后修复反应导致支架置入后局部和系统炎症反应,血小板和炎症细胞聚集、释放炎症介质、趋化因子、黏附分子和牛长因子,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最终导致支架内再狭窄,支架置入后的炎症反应是支架内再狭窄一个重要原因.支架材料的选择在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减少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人体医用材料,对支架各方面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可靠的扩张性和力学持久性、良好的柔韧性和几何稳定性、尽可能小的外径,优异的血液相容性和耐蚀性,而支架上述特性都依赖于材料的力学和物理特性.药物涂层支架、药物洗脱支架的研究降低了支架置入后血管内再狭窄率,具备优良特性的生物可降解支架也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Robotic surgery using the da Vinci Surgical System promises to extend the capabiliti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and many surgical specialties are applying this new technology. With the progress of robotic surgery, we have many opportunities to perform intracorporeal anastomosis and knotting. In these procedures, we use needle drivers, and we sometimes experience collapse of sutures after grasping them due to the lack of tactile feedback.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crease of durability and robotic manipulation and whether a difference in endurance can be observed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robotic instruments or needle drivers for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surgery. We held 4-0 mono-filament sutures with three types of EndoWrist: Large Needle Driver (LND), Cadiere Forceps (CF) and Debaky Forceps (DF) of the da Vinci surgical system once or three times and measured the decrease of durability of the suture. The mean tensions of the suture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robotic manipulation with LND. The mean tension after holding three times with LND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with the CF. During intracorporeal anastomosis and knotting in robotic surgery, it is important to decrease the necessity to hold the suture directly with EndoWrist. If needed, the best EndoWrist to use is CF or DF, but not LN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和FTCA、支架植入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造影143例,其中的54例76支病变冠状动脉植入支架59枚,包括前降支25枚、回旋支12枚和右冠状动脉22枚。结果: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依次为前降支、右冠、回旋支及其他分支。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及多支病变狭窄的发生率较中青年明显增加。狭窄血管经PTCA及支架植入后血供明显改善,但仍有可能发生再狭窄。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人冠脉裸金属支架(bare metal stent,BMS)术后冠脉造影随访结果及临床事件。方法冠心病患者在成功冠脉内裸金属支架术后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复查,根据患者年龄分为≥60岁的老年组及<60岁的非老年组,对两组支架植入术后冠脉造影随访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89名患者共植入121个裸金属支架,非老年组53例患者植入71个。两组在病变类型、狭窄程度、残余狭窄、支架长度、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分别有心力衰竭10例(11.2%)与1例(1.9%)(P<0.05)。冠脉造影发现,两组分别有47个及24个支架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别为38.8%及33.8%(P>0.05),再狭窄类型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及非老年组中有新病变或病变进展者非别为22例(24.7)%及23例(43.4%)(P<0.05)。结论老年人成功冠脉裸金属支架植入术后,冠脉造影随访发现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与非老年人相似,但发生心力衰竭者明显高于非老年人。  相似文献   

14.
早发性冠心病的遗传背景包括单基因罕见突变和多基因常见突变累积冠心病。前者的致病基因主要与脂质代谢、血管内皮完整性及内皮功能、血栓形成有关,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的作用尤为重要;后者遗传背景的研究与常见的多基因复杂疾病相似,主要通过基因组关联研究、表达数量性状位点分析、多基因风险模型建立等基因组学分析工具进行。此外,近年来兴起的高维组学技术和基因调控网络也为解释多基因发病的早发性冠心病的遗传背景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17例早期行PCI术的NSTE-ACS合并T2DM患者,根据患者服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不同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n=72)和替格瑞洛组(n=45).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均在PCI术前给予阿司匹林片300 mg负荷量,之后为100 mg/d,氯吡格雷组在PCI术前予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之后按每次75 mg,1次/日;替格瑞洛组在PCI术前予替格瑞洛180 mg负荷量,之后按每次90 mg,2次/日.分别于术前、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3 d、术后1周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 1β (IL-1β) 、可溶性 CD40 配体 (sCD40L)水平.[结果]PCI术前,两组hs-CRP、IL-6、 IL-1β 、sCD40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6 h,两组hs-CRP、IL-6、 IL-1β、sCD40L水平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s-CRP、IL-6、 IL-1β 、sCD40L升高水平比较,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24 h、3 d、1周两组hs-CRP、IL-6、 IL-1β 、sCD40L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24 h、3 d、1周两组hs-CRP、IL-6、 IL-1β 、sCD40L下降水平比较,替格瑞洛组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对合并T2DM的NSTE-ACS患者PCI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替格瑞洛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的价值。方法对3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67处病变行IVUS检查,指导药物洗脱支架置入。置入后再行IVUS,对未达到理想释放者进行高压球囊后扩张。观察6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结果首次常规高压扩张置入支架,67处病变均达到冠状动脉造影理想标准,但符合IVUS理想标准仅40处(59.7%),27处(40.3%)未达标;行高压球囊后扩张,又有21处达到IVUS理想标准。最终达到IVUS理想标准者与常规高压扩张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0%对59.7%,P〈0.0001)。随访期间无一例心源性死亡或再梗死,再发心绞痛2例(5.3%)。结论常规高压球囊扩张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并不能使所有支架达到IVUS理想标准。IVUS指导下高压球囊后扩张可进一步改善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效果,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评估冠心病支架术前、后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价值。方法  2 8例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的冠心病患者对狭窄的冠状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 (PTCA)后各置入 1枚支架。分别于术前、术后 72h内 ,采用经胸超声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检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远端静息舒张期血流峰速 (r Vd)、注射潘生丁时最大舒张期血流峰速 (d Vd)及CFR。结果  2 8例患者行支架术均获成功 ,狭窄率由术前 84.2 %± 8.6%降至术后 5 .4%± 0 .8% ,(P <0 .0 5 ) 。 2 8例患者共 40支病变血管中 ,3 4支狭窄冠状动脉远端检测到多普勒频谱 (检出率 85 % )。支架术后r Vd较术前r Vd有增加趋势 ,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 ;术后静脉注射潘生丁后最大d Vd及CFR均较术前明显增加 [( 0 .94± 0 .2 1)m/s对 ( 0 .5 1± 0 .18)m /s ,3 .2 1± 1.2 1对 1.89± 0 .40 ,均P <0 .0 5 ]。结论经胸超声多普勒冠状动脉血流显像技术结合潘生丁试验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性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流储备变化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联合胺碘酮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凝血功能及心肌重塑的影响.[方法]在本院行PCI手术的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使用西洛他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西洛他唑联合胺碘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心肌重塑率及血小板凝聚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探讨冠心病患者PTCA支架置入后缺血节段心肌运动的同步性变化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左前降支单支病变狭窄率≥75%患者36例,分别于支架治疗前3 d及治疗后1周、1个月应用Q TVI曲线测量左室心肌5个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收缩期同步性指标(Ts)并计算Ts标准差(Ts-SD).结果 冠心病患者各节段Vs、Ve、Va值均较低,Ve/Va倒置;支架置入治疗1周后,各节段Vs、Ve值均较术前升高(P<0.05),Ve/Va值恢复.治疗后1月.速度指标继续增高,Vs、Ve均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后1周比较(P<0.05),Va均无明显变化.术前不同步指标Ts明显延长.治疗后1周、1月均较术前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结论 QTVI技术能够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缺血心肌运动及室壁同步性,监测PTCA术后心脏功能和同步性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脉介入手术前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病率以及发病原因.方法 选择184例接受PCI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术前术后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变化,对术后合并有焦虑、抑郁的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结果 184例患者手术前后SAS和S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合并焦虑的患者为92例,占50.00%,合并抑郁的患者为59例,占32.07%,两者同时合并的为26例,占14.13%.手术后合并焦虑的患者为94例,占51.09%,而合并抑郁的患者为60例,占32.61%,两者同时合并的为27例,占14.67%.患者焦虑抑郁的主要原因依次为:(1)日常活动受影响50.0%(56/112);(2)支架内再狭窄、再次手术42.0% (47/112); (3)长期服用药物所产生的高昂费用30.4% (34/112):(4)术后抗凝药与糖尿病药物的不良反应20.5%(23/112).结论 虽然术后SAS和SDS评分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但PCI术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合并焦虑与抑郁发生率均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