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77篇
  免费   2431篇
  国内免费   1601篇
耳鼻咽喉   254篇
儿科学   298篇
妇产科学   352篇
基础医学   1545篇
口腔科学   322篇
临床医学   5327篇
内科学   2959篇
皮肤病学   456篇
神经病学   684篇
特种医学   9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4175篇
综合类   13823篇
预防医学   3031篇
眼科学   582篇
药学   9291篇
  84篇
中国医学   4227篇
肿瘤学   1413篇
  2024年   302篇
  2023年   1037篇
  2022年   926篇
  2021年   1214篇
  2020年   1197篇
  2019年   1400篇
  2018年   753篇
  2017年   1309篇
  2016年   1399篇
  2015年   1510篇
  2014年   2341篇
  2013年   2355篇
  2012年   3041篇
  2011年   3271篇
  2010年   3073篇
  2009年   2818篇
  2008年   2784篇
  2007年   2477篇
  2006年   2149篇
  2005年   2173篇
  2004年   1801篇
  2003年   1651篇
  2002年   1258篇
  2001年   1174篇
  2000年   994篇
  1999年   874篇
  1998年   695篇
  1997年   663篇
  1996年   593篇
  1995年   505篇
  1994年   376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292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261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75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01.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人体腰椎间盘由于年龄增长、劳损和外力的作用,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出现腰腿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神经症状。腰突症是部队军人训练中的常见病。笔者采用推拿为主配合针灸、牵引等方法综合治疗腰突症患者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OCHF)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5~2007年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8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7例),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加用环磷腺苷葡胺静滴150mg/d.10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记录6min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功能参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6min步行距离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腺苷葡胺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3.
笔者用加味寿胎丸合当归补血汤治疗崩漏8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8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功血69例,人工流产后出血8例,产后出血6例,带节育环后出血3例。功血者年龄13—50岁,出血持续时间38—65天;人流术后者出血年龄25~33岁,出血时间16—32天;产后出血者平均年龄27岁,持续出血平均63天;带节育环后出血者年龄25~28岁,出血为20~32天。  相似文献   
104.
在手术治疗肠梗阻时,肠吻合是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因肠梗阻时肠管大多存在水肿、梗阻肠管远近端肠管粗细不一,传统的手工吻合不但费时,而且缝线易对肠壁造成切割伤。笔者使用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对39例肠梗阻患者进行肠吻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小儿全麻诱导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氟醚是近年来用于临床的新型吸入麻醉药,具有血气分配系数低、吸收和恢复快及刺激性小等优点。本研究对小儿使用七氟醚吸入诱导并与异氟醚吸入诱导进行比较。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76例,年龄1~13岁,ASAⅠ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异氟醚组。七氟醚组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6.3±2.2)岁,体重(20.8±7.4)kg。异氟醚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7.0±2.6)岁,体重(23.6±8.7)kg。麻醉方法所有患儿均不使用术前药,常规禁食6~8h。使用德国Drager公司Fabius Aeomed Vaporizer Vp300定量挥发器提供的七氟醚(凯特力,江苏恒…  相似文献   
106.
iNOS/NO对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近年来发现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2,NOS-2)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它与环氧化酶(cy-cloxygenase-2,COX-2)之间存在复杂的调控机制。对NO清除剂、NOS抑制剂和释放NO的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为结直肠肿瘤的防治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系膜环周切缘与直肠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环周切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病理大切片技术,前瞻性研究56例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环周切缘侵犯情况。结果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3%(7/56),远处复发率为25% (14/56);中下段直肠癌直肠系膜环周切缘阳性率为21%(12/56);环周切缘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局部复发率为33%(4/12),明显高于环周切缘阴性的7%(3/44)(χ^2=6.061,P=0.014);前者远处复发率为50%(6/12),后者为18%(8/44)(χ^2=5.091,P=0.024)。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环周切缘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log-rank,P=0.011);环周切缘阳性的中下段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为41.7%,明显低于环周切缘阴性者的70.4%。T3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为37%(10/27),明显高于T1和T2的0/6和9%(2/23)(χ^2=7.758,P=0.021)。肿瘤直径≥5 cm直肠癌环周切缘阳性率为39%(7/18),明显高于肿瘤直径〈5 cm的13%(5/38)(χ^2=4.803,P=0.028)。结论环周切缘侵犯与浸润深度和肿瘤直径密切相关,是影响中下段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研究急、慢性干扰素 - α(IFN- α)处理对离体大鼠胸主动脉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 ,测定离体主动脉环张力。结果 :IFN- α(10、10 0、10 0 0、10 0 0 0 U/ ml)对苯肾上腺素 (PE,10 -6mol/ L)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环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 ,分别降低为对照的 (90 .1± 0 .91) %、(6 5 .1± 5 .2 1) %、(39.5± 8.2 2 ) %、(35 .3± 8.2 7) %。去除内皮后 IFN- α的舒张作用被取消。用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 L- NAME(10 -4mol/ L)、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 (10 -5mol/ L)和诱导型 NOS抑制剂 AMG(10 -4mol/ L)预处理后 ,10 0 U/ mlIFN- α引起的血管舒张作用被阻断 ,其血管舒张幅度分别为对照的 (97.2± 5 .34) %、(95 .1± 6 .2 5 ) %、(93.7±8.82 ) %。用 IFN- α10 0 0 0 U/ ml预处理 2 h对 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主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无显著影响 ,用IFN- α10 0万 U/ d腹腔注射 5 d后的 SD大鼠的主动脉环对 Ach引起的内皮细胞依赖性舒张作用明显降低。结论 :IFN- α可能通过诱导 i NOS合成或增强 i NOS其活性产生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作用 ,慢性 IFN-α处理可能损害了血管内皮的功能或使 NO- s GC信号途径的效能降低。  相似文献   
109.
包皮过长矫正术3种不同术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覆盖着龟头而不能自动上翻过冠状沟者。治疗的有效方法是手术矫正。近年来我院将其手术改进为微创手术 ,效果满意。现将该术式与以往术式比较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 996年 4月~ 2 0 0 3年1 0月共收治包皮过长患者 1 2 3例 ,年龄 1 1~ 65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子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活检初步诊断为各种宫颈疾病的患者457例采用LEEP治疗,切除宫颈移行区,组织送病理学检查。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治疗宫颈疾病成功率达98.9%(452/457),平均手术时间5.1min,出血量3.8ml,手术标本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LEEP治疗宫颈疾病简便、安全、成功率高,是目前治疗宫颈病变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