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57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48篇
  1篇
中国医学   95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Wang Q  Li ZJ  Sun L  Gao LY  Li MH  Hao JJ  Zhang X  Sun YM 《药学学报》2011,46(4):432-437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的LC-MS法用于检测小鼠血浆中的高乌甲素浓度。采用ESI源和多反应监测(MRM)的方式进行检测,所选用的高乌甲素和内标延胡索乙素的反应离子对分别为m/z 585→535和m/z 356→m/z 192。该方法在3.0~2 000.0 ng·mL-1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3.0 n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9.9%,准确度(RE)在±4.8%之内。氢溴酸高乌甲素分别以1.0、2.0和4.0 mg·kg-1单剂量静脉注射给予小鼠后,t1/2分别为0.47、0.48和0.49 h,AUC0-t分别为55.5、110.5和402.9 ng·h·mL-1。实验结果表明,氢溴酸高乌甲素单剂量静脉注射给予小鼠后,在低剂量(1.0~2.0 mg·kg-1)范围内其药动学行为符合线性动力学特征,当给药剂量(2.0 mg·kg-1)增大至4.0 mg·kg-1时,AUC增加至约4倍,而Vz和CL却显著降低,呈现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可能与高浓度下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2.
龚飞中  曾骥  谭伟 《四川医学》2010,31(10):1482-1484
目的比较银杏叶提取物合并氢溴酸西酞普兰与单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标准的7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是给予银杏叶提取物合并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n=35),另一组为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n=35),疗程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及治疗1、2、4、6周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体疗效有显著差异性:银杏叶提取物合并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组对抑郁症起效较快,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增加。但2周后HAMD减分率的改变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合并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较单用氢溴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但2周后HAMD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可不必继续联合使用银杏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63.
1临床资料患者1,男,55岁,患颈椎间盘突出症。医嘱先给予400mg血塞通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以活血通络;然后给予8 mg注射用氢溴酸高乌甲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滴以镇痛。在滴注氢溴酸高乌甲素(广东某制药公司,批号20110901B)过程中,患者左耳乳突部位出  相似文献   
64.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犬血浆中氢溴酸加兰他敏(GH)的含量。方法采用BEH C18色谱柱(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1醋酸铵(含0.1%甲酸)(40∶60),流速0.1 mL·min-1,柱温40℃,进样量3μL。GH及内标盐酸克仑特罗的监测离子分别为:m/z 288.23→198.06,m/z 277.08→202.93。结果 GH的线性范围为2.38~609.60μg·L-1(r=0.998,n=5),在人血浆基质中,高、中、低浓度(4.76、38.10、304.80μg·L-1)的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5%,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2.3%;血浆基质对测定无干扰。结论所建方法处理简单、快速、灵敏、特异性高,定量准确,适用于血浆中GH的测定。  相似文献   
65.
胡雪莲  雷健  王芳  张恩娟 《中国药业》2012,21(16):29-31
目的 建立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0.05 mol/L磷酸二氢钠一甲醇(28:7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2 nm,流速1.0 mL/min,柱温为25℃.结果 在该色谱条件下,各杂质峰与主峰均能良好分离,检测限为0.32 ng.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实用,适用于氢溴酸高乌甲素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6.
赵爱桔 《中国药业》2012,21(5):19-20
目的 建立测定氨麻美敏片中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Waters Xterra RP18柱(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17:81.5:1.5),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10nm,柱温35℃.结果 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浓度分别在150~360μg/mL(r=0.9999),80~190 μg/mL(r=1.0000),1O~24μg/mL(r=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9%,99.92%,99.91%,RSD分别为0.73%,0.34%,0.35%(n=9),检测限分别为0.69,0.75,1.48 μg/mL.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氨麻美敏片中3个组分的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对比氢溴酸西酞普兰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1至2012年来我院治疗的52例与2009至2012年的157例抑郁症患者,分别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服用氢溴酸西酞普兰,对照组服用盐酸文拉法辛,疗程6周.再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的2,4,6周评定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的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 0.01),两组HAMA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6周,两组HAM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两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较少,实验组焦虑、失眠、恶心呕吐各3例,嗜睡4例.对照组焦虑、失眠各2例,恶心呕吐5例、嗜睡1例.结论 氢溴酸西酞普兰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抑郁均具有不良反应小,起效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氢溴酸高乌甲素的微乳处方及其体外透皮吸收性能。方法通过溶解度测定和微乳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微乳处方。采用HPLC法和TK-20B型透皮扩散试验仪测定氢溴酸高乌甲素含量及其微乳制剂的透皮吸收性能。结果组成为5%油酸、Labrasol和无水乙醇,其中Labrasol和无水乙醇分别为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以Km=1.5:1、水相为50%的微乳透皮性能最好。结论氢溴酸高乌甲素微乳透皮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测定氢溴酸东莨菪碱绝对含量的核磁共振定量法(简称QNMR)。方法:采用Avance DRX 500型核磁共振谱仪,zg30脉冲序列在恒温25℃下获取1H NMR谱。以对苯二酚为内标,同时测定了氢溴酸东莨菪碱及未知杂质(乙醇)的含量。结果:分别以δ2.63及δ2.82氢溴酸东莨菪碱中的峰及对苯二酚的δ6.63的单峰作为定量峰,含量分别为91.56%与91.50%;分别以δ3.47及δ1.02乙醇中的峰及对苯二酚的δ6.63的单峰作为定量峰,含量分别为3.86%与3.80%。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25%(n=5)。结论:采用核磁定量的方法,准确快捷的测定了氢溴酸东莨菪碱的绝对含量,并同时对其中的未知杂质进行了定性与定量,是对标准物质绝对含量测定的一种良好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70.
艾司西酞普兰与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试验组),另一组用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疗程6周。在疗前、治疗1、2、6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各评定一次。结果6周末两组总体疗效相当。但l周末时(试验组)比(对照组)HAMD评分及减分率明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艾司草酸西酞普兰起效较快。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均较轻,安全性好。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起效快,副作用小,耐受性及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