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94篇
  免费   4353篇
  国内免费   3077篇
耳鼻咽喉   2098篇
儿科学   1187篇
妇产科学   1728篇
基础医学   2258篇
口腔科学   513篇
临床医学   34711篇
内科学   10015篇
皮肤病学   868篇
神经病学   1697篇
特种医学   87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90篇
外科学   11233篇
综合类   37016篇
预防医学   13716篇
眼科学   1917篇
药学   17456篇
  143篇
中国医学   3854篇
肿瘤学   2431篇
  2024年   460篇
  2023年   1906篇
  2022年   1781篇
  2021年   2429篇
  2020年   2592篇
  2019年   2398篇
  2018年   1291篇
  2017年   2095篇
  2016年   2471篇
  2015年   3196篇
  2014年   6697篇
  2013年   6738篇
  2012年   8851篇
  2011年   9726篇
  2010年   9988篇
  2009年   9653篇
  2008年   11783篇
  2007年   10438篇
  2006年   10561篇
  2005年   10676篇
  2004年   9486篇
  2003年   8677篇
  2002年   3795篇
  2001年   3064篇
  2000年   1900篇
  1999年   1493篇
  1998年   1278篇
  1997年   1073篇
  1996年   883篇
  1995年   875篇
  1994年   746篇
  1993年   364篇
  1992年   582篇
  1991年   551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370篇
  1988年   128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110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陈华 《中原医刊》2004,31(14):40-41
氟乙酰胺又名敌蚜胺,国外商品名叫“氟素儿”,是一种高效、剧毒、高残留的有机氟杀虫农药,也是一种国家明令禁用的灭鼠药物。氟乙酰胺进入人体被吸收后,对全身多系统引起损害而呈现不同程度的中毒表现。急性中毒时给予综合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本科1999年~2001年共收治42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现总结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92.
术中电生理检测在外周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探讨电生理检测在外周神经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6例17条外周神经分三组行术中电生理检测,指导术中决策和判断预后,并与术前肌电图结果或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对比。结果臂丛损伤组9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与核磁共振对检查完全根性损伤的检出率,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对臂丛损伤的大体定位,术前结合体格检查、肌电图及核磁共振结果的诊断与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完全吻合。四肢外周神经损伤组5条神经,3条术前肌电图结果与术中检测完全相符,2条不符。神经肿物组3条神经,在摘除神经瘤体后,术中电生理检测提示1例好转,2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受损改变,术后随访与术中电生理检测的提示相符。在本组所有17条神经中,共有5条神经因术中电生理检测结果而改变了手术方案。结论 外周神经术中电生理检测的准确性优于术前的肌电图检查及核磁共振检查,具有准确、简便、实时等特点,可直接指导术中手术方案的选择;对神经肿块等原因引起的神经压迫损害,术中电生理检测可评价手术疗效,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A)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D)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脑诱发电位的改变特征。方法(1)调查114例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患(LA组)和4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BD组)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2)两组患均行CT检查,并按照脑白质异常程度分为3型。(3)LA组74例患,BD组35例患行MRI检查,根据T2WI显示的脑室周围高信号分为5型。(4)两组分别选择部分伴有高血压的患进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结果(1)LA组患的危险因素呈多样化,无神经局灶体征,临床表现仅为轻度记忆力减退、步态不稳。CT显示脑白质异常以1型为主,占70.2%(80/114);MRI脑白质异常也同样以1型为主,占71.6%(53/74),均无脑室扩大。电生理学检查显示,SEP异常率为83.7%(36/43),其中轻度60.5%,中度23.2%;BAEP异常率为62.8%(27/43),潜伏期和峰间期延长;VEP异常率为53.5%(23/43),各波潜伏期延长,均无波形消失。(2)BD组患危险因素以高血压为主(95.1%),临床表现以神经局灶体征、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和卒中样发作为主。CT分型以3型多见,为73.2%(30/41);MRI检查显示3型为54.3%(19/35),4型45.7%(16/35),41例患均有双侧脑室对称性扩大。电生理学检查显示,SEP异常率为96.7%(29/30),其中轻度6.7%,中度46.7%,重度43.3%;BAEP异常率86.7%(26/30),潜伏期和峰间期进一步延长,部分伴有Ⅲ、Ⅴ波缺失;VEP异常率为83.3%(25/30),各波潜伏期进一步延长,部分P2单侧波形消失。结论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无特征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以影像学1型脑白质异常为依据;诱发电位表现为各波潜伏期延长,无波形完全缺失。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临床有较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见卒中样发作等特征,影像学检查CT显示3型脑白质异常,MRI显示3型或4型为诊断依据;诱发电位呈现各波潜伏期进一步延长并伴有部分波形完全缺失。  相似文献   
994.
995.
我院于2003年2月12日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酷似宽QRS波型心律失常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患者,女性,56岁,以胸闷气短1a加重10d来院求诊。超声检查:右心增大,右房内见一长条形不规则肿物,其根部与房间隔卵圆孔边缘处相连,收缩期蜷缩入右房(见图1),舒张期伸展入右室腔(见图2)。该肿物宽约12mm,长度达液瘤,后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例黏液瘤位于右房,形态为不规则的长条形,比较少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感染对促性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继发感染的35例促性重型肝炎患者与无感染的32例慢性重型肝炎基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继发感染的促性重型肝炎患者总胆红素(TBIL)高于无感染的促性重型肝炎患者P<0.01,PTA低于无感染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P<0.01,痛死率68.3%,明显高于无感染的促性重型肝炎患者P<0.01。结论 感染加重内毒素血症,加重肝损害,最终导致病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998.
王立  杨柳风 《西南军医》2007,9(2):83-83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43岁,农民,因阴道大量流血5小时,晕倒1次入院.患者于入院前夜间因外阴瘙痒难耐将1粒较米粒稍小的高锰酸钾颗粒直接纳入阴道内,于晨起时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伴头昏、乏力、晕倒1次,家人立即送到当地镇医院,行急诊清宫术,术后症状无缓解,遂由120送来我院.  相似文献   
999.
患者,男,55岁。因腹痛9年,双下肢疼痛麻木1年,加重伴行走困难3个月于2005年11月入院。患者2004年5月曾在当地医院行腰椎CT和MR检查,诊断为腰椎管内肿瘤。  相似文献   
1000.
对于良性前列腺梗阻(BPO)患者,尿动力学检查可以提供客观的、定量的排尿功能的评价。为评估选择性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治疗BPO的效果(通过尿动力学检查),Abrams P分析了3组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共包括302例血压正常或轻度高血压的BPO患者,随机服用多沙唑嗪(1-4)mg或安慰剂共4-29周。结果,与安慰剂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