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022篇
  免费   3949篇
  国内免费   3793篇
耳鼻咽喉   943篇
儿科学   1065篇
妇产科学   978篇
基础医学   5616篇
口腔科学   526篇
临床医学   14485篇
内科学   8152篇
皮肤病学   1369篇
神经病学   1000篇
特种医学   21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3篇
外科学   2902篇
综合类   25386篇
预防医学   10096篇
眼科学   616篇
药学   15043篇
  63篇
中国医学   8060篇
肿瘤学   2212篇
  2024年   351篇
  2023年   1444篇
  2022年   1364篇
  2021年   1794篇
  2020年   1728篇
  2019年   1723篇
  2018年   923篇
  2017年   1442篇
  2016年   1786篇
  2015年   2231篇
  2014年   3763篇
  2013年   3950篇
  2012年   5319篇
  2011年   5776篇
  2010年   5525篇
  2009年   5331篇
  2008年   5990篇
  2007年   5592篇
  2006年   5667篇
  2005年   5587篇
  2004年   4472篇
  2003年   4498篇
  2002年   3622篇
  2001年   3127篇
  2000年   2448篇
  1999年   2033篇
  1998年   1751篇
  1997年   1655篇
  1996年   1599篇
  1995年   1587篇
  1994年   1393篇
  1993年   1086篇
  1992年   870篇
  1991年   855篇
  1990年   714篇
  1989年   785篇
  1988年   328篇
  1987年   230篇
  1986年   217篇
  1985年   117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动物眼刺激试验 (Draizetest)本身存在的问题和“3R”运动的兴起 ,各国广泛开展了动物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的研究和验证试验。各种替代方法作用机制不一 ,优缺点各异 ,故需要一组互补性体外试验来对化学物质的眼刺激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 ,使葡萄球菌不断变异 ,造成细菌耐药性迅速产生 ,葡萄球菌感染在临床上有上升的趋势 ,为了了解掌握葡萄球菌变异性和对一些新抗菌药的耐药趋势及控制感染 ,笔者用 2 0 0 0— 2 0 0 1年从临床各科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葡萄球菌分别对临床上常用的 16种抗生素进行监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试验资料1 1 菌株来源 用于分析的葡萄球菌共 2 13株 ,其中 2 0 0 0年 98株 ,2 0 0 1年 115株 ,均从我院临床上化脓感染、泌尿系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怀疑菌血症或败血症的血、尿、脓液、痰等标本中分离而得。1 2 鉴定方…  相似文献   
994.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47  
目的评价比较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25~40m l)的疗效异同。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42个参研医院共随机入选465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排除88例,其中资料不全者16例;不符合入选标准者72例,分别为Glasgow评分≤8分(64例)、术前出血量>40m l(7例)、从发病到达急诊室时间>72h(1例)。评价治疗14d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3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3个月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最终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数为377例,其中微创治疗组195例,对照组182例。微创治疗组患者于治疗14d时,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7.931,P=0.02);治疗3个月时达良好功能状态的患者比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5.91%vs21.82%;χ2=8.294P=0.004)。微创治疗组病,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88%vs63.03%,χ2=16.948,P<0.01);两组病死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67%vs8.79%)。结论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相比,应用微创穿刺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小血肿不增加病死率,并可明显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995.
我们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x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技术,研究经过培养的第一次分裂后人淋巴细胞中21号染色体自发性分离异常与年龄的关系,以及不含21号染色体微核出现的频率,以阐明21号染色体分离异常与年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TET)在冠状动脉病变(C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TET对正常冠脉组及CAD患者共204例的临床检测价值.TET采用NCVC亚方案,评价指标包括最大运动负荷量(MET)、ST段改变、SBP变化. 结果TET中,ST段改变、运动后3min SBP比值(3′)和MET是CAD检测的有效指标,ST段改变与运动后3min SBP比值(3′)的综合评估可提高TET对CAD的临床检测价值,其诊断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78.4%、70.4%和91.1%. 结论TET是CAD比较有效的临床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短期不规则用药对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136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住院患,根据病史分为服药组即Hp检查前一周内接受过铅剂、抑酸剂治疗的患,共四例。对照组即Hp检查前未接受过药物治疗的患考,共37例。Hp检查方法包括①血清学方法;②快速尿素酶试验(RUT);③组织学方法;④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结果:服药组RUT,组织学,13C—UBT方法Hp检出率分别为9.0%,21.2%,27.3%,均显低于对照组相应Hp检出率37.8%、40.5%、48.6%(P<0.01,P<0.05,P<0.05)。两组血清学方法Hp IgG、IgM阳性率各为48.5%,51.5%和54.1%,54.1%(P>0.05)。单独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组RUT,组织学方法Hp检出率4.0%,16.0%显低于对照组相应方法Hp检出率(P<0.01,P<0.05)。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H2受体拮抗剂患中各方法Hp检出率与对照组检出率无显性差异(P>0.05)。单独服用枸橼酸铋钾、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三组Hp感染率14.3%、15.0%、16.0%均显低于对照组Hp感染率46.0%(P<0.05)。结论:Hp检查前短期使用铋剂、抑酸剂可导致Hp检出率下降,短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可显降低RUT、组织学方法Hp检出率;各方法中快速尿素酶试验检出率最低。血清学方法检测Hp抗体不受药物影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了解传染性肺结核患者血糖耐量的异常性。 方法 对 60例健康成人对照和 6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于ZHRZE/4HR化疗前及化疗强化期 ( 2个月 )及化疗结束时 ( 6个月 )分别进行空腹血糖和采用WHO推荐的口服 75g葡萄糖负荷量的测试。 结果 病例组化疗前和健康组的空腹血糖分别为 4 8mmo1/L和 4 6mmo1/L ,(t =1 18,P >0 1)两者差异无显著 ;糖负荷 2h后血糖分别 7 2mmo1/L和 4 8mmo1/L ,病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t =3 815 ,P<0 0 0 1)。病例组化疗强化期和治疗未期的空腹血糖分别为 4 6mmo1/L和 4 2mmo1/L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t =2 3 7,P <0 0 5 ) ,糖负荷 2h后血糖分别为 6 7mmo1/L和 4 8mmo1/L ,强化期明显高于治疗期末 (t=2 94,P <0 0 1)。 结论 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容易出现糖耐量异常 ,当病情治疗痊愈时 ,患者的糖耐量逐步恢复正常 ,显示该类患者糖耐量异常的可逆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塞的可逆性 ,并和哮喘患者进行比较。方法 用 62 0 0AutoboxDL体积描记仪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前后肺通气功能 ,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COPD组和哮喘组的基础肺通气功能并无差异 (P >0 .0 5 ) ;吸药后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 (P <0 .0 1) ,且COPD患者的PEF %Pred、FEV1%Pred等指标的改变率显著小于哮喘组 (P <0 .0 1) ;COPD患者中有 16.7%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哮喘患者中91.5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论 COPD患者气道阻塞具有一定可逆性 ,但可逆程度明显低于哮喘患者 ;部分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