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1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4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370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910篇
预防医学   116篇
眼科学   502篇
药学   847篇
  8篇
中国医学   25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238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23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瘢痕患者1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每组5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A采取曲安奈德治疗,对照组B采取平阳霉素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A和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和对照组B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瘢痕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经玻璃体腔给药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黄斑囊样水肿患者34例(34眼)为观察对象,采用前瞻性非随机法分组,观察组16例(16眼)给予2 mg曲安奈德经玻璃体腔注射给药并结合格栅样光凝治疗,对照组18例(18眼)单纯应用格栅样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2组患者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 2组治疗3个月及6个月视力均显著提高(P均<0.05),但2组组间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CMT均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5眼出现眼压升高,最高达38 mmHg(1 mmHg=0.133 kPa),经治疗后得到控制;对照组无一例眼压升高。结论曲安奈德经玻璃体腔给药联合格栅样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囊样水肿能提高视力,降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可作为优质眼科方案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放射疗法、氟尿嘧啶(5-FU )与曲安奈德混合液两种方法对瘢痕疙瘩术后防治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放射疗法、5-FU与曲安奈德混合液对126例瘢痕疙瘩术后的预防性治疗;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组(A组)65例,术后24 h内放射治疗1次,剂量为2~2.5 GY ,24~48 h内放射治疗1次,1周内再放射治疗1次,剂量均为2.5GY,总剂量7~9GY。如3个月后瘢痕疙瘩术后有复发的症状,再加1次放疗,每次剂量一样。瘢痕疙瘩术后5-FU与曲安奈德混合液治疗组(B组)61例,用5-FU与曲安奈德混合液局部注射伤口两侧边缘0.3~0.5cm的真皮及皮下组织,其浓度为0.10~0.25mL/L,每2周1次,连续2个月后改为每4周1次,连续应用4个月,整个疗程为6个月。结果随访6~12个月,A组治愈率83.08%,B组治愈率59.02%,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瘢痕疙瘩术后放射治疗是预防瘢痕疙瘩复发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中硫柳汞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以C18柱为固定相;甲醇-pH=5.0磷酸盐缓冲溶液(35:65)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48nm;进样量:20μL。结果硫柳汞在进样量为0.0505~0.82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5.248×105 X+131.2,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32%,RSD=1.3%。结论该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控制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中硫柳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益康唑与氟芬那丁酸酯软膏联合治疗局限神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5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外擦,每天早晨1次,氟芬那丁酸酯软膏每天晚上1次,患处均匀涂抹;对照组,氟芬那丁酸酯软膏每天早晚各1次患处均匀涂抹。结果 14d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9.3%和77.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 d时治疗组有效率为82.8%,对照组有效率为8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曲安奈德益康唑软膏与氟芬那丁酸酯软膏交替使用治疗神经性皮炎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配合维生素B12局部注射治疗疥疮结节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疥疮结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局部注射曲安奈德)100例和对照组(外用药物)90例。治疗开始后,每2 d观察1次疗效,共观察14 d。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的有效率达1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2%,二者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曲安奈德配合维生素B12局部注射治疗疥疮结节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斑水肿患者30例(37眼),对所有患者均行IVTA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MLG)治疗,并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疗效、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37眼中优33眼,良4眼,总体优良率为100%;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的31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1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及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布地奈德混悬液2 m L、特布他林雾化溶液2 m L、雾化吸入,2次/天,7天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PEF、FEV1)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31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3.4%,治疗期间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6月收治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23例(23只眼),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TA0.1 ml(4 mg),术后3个月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相干光断层成像,观察黄斑水肿的变化。结果视力提高2行或以上12只眼(52.17%),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8只眼(30.43%),视力无变化3只眼(13.04%)。黄斑水肿减退、渗漏消失8只眼(34.78%),黄斑水肿减轻、渗漏明显减少13只眼(56.52%),黄斑水肿、渗漏不变2只眼(8.7%)。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为(301.25±87.49)μm。并发症:1只眼术后第1天出现了眼压增高,用降眼压药物控制正常后无复发。1只眼术后第1天出现了假性前房积脓,观察1周后积脓消失。结论玻璃体腔内注射TA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是一种有效且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中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 T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连续收集我院300例300眼择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术中及术后抗炎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术后滴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1 mo;B组:术中前房注射1 mg TA,术后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1mo;C组:术中前房注射
  2 mg TA,术后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1 mo。术后不同时点观察和比较三组的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前房炎症反应和黄斑中央厚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 B,C 组患者术后1d;1wk;1mo的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A组(P<0.05),术后1d;1wk的前房炎症反应较A组患者轻(P<0.05);C组术后1d眼压平均值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术后各时点的最佳矫正视力,前房炎症反应和平均眼压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 B和C组术前术后黄斑中央厚度无显著变化,A组术后3wk;1mo的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增加,差异显著( P<0.05)。三组各时间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前房注射TA可有效控制炎症并减轻黄斑水肿,加速视力恢复,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们推荐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前房内注射TA的剂量为1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