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5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5篇
内科学   31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490篇
预防医学   11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30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我所用纤支镜检查(活检及刷检)经病理组织学及细菌学检查,证实支气管内膜结核者共77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48例,年龄最小为16岁,最大为53岁,全部病人除进行传统的全身抗痨治疗外,局部病灶进行药物(异烟肼)注射,部分病人进行经纤支镜电烧灼治疗,(支气管管腔狭窄明显或接近阻塞者采用电烧灼治疗加局部病灶注射药物治疗,管腔狭窄不严重者,仅采用局部注射药物方法。)部分病人  相似文献   
32.
目的 了解连云港地区187例异烟肼耐药结核病(Hr-TB)发生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连云港地区2011年1月-2020年1月发现的病原学阳性且诊断为异烟肼单耐药(Hr-TB)结核病患者(187例,Hr-TB组),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1∶4比例随机纳入748例非耐药结核病(Ds-TB)患者为对照病例(Ds-TB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r-TB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Hr-TB组重症患者占83.42%,平均治愈时间为(224.86±68.60)d,Ds-TB组重症占86.50%,平均治愈时间为(215.51±62.74)d,两组重症占比、治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7,t=2.64,P值均>0.05);Hr-TB组不良结局占20.32%,Ds-TB组占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6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 =0.991,95%CI:0.982~0.999)、治愈时间(OR=1.003,95%CI:1.001~1.005)、治疗结局(OR=5.164,95%CI:2.989~8.920)均是Hr-T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 Hr-TB的不良转归率显著高于普通非耐药结核病患者,可能与未给予有效治疗方案有关.需加强对结核病治疗过程中不良转归对象异烟肼耐药的筛查.  相似文献   
33.
结核性胸膜炎是我国最常见的胸膜疾病之一,常因化疗方案不规范:抽胸腔积液不及时;激素应用不合理,而致形成慢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长期迁延不愈,或形成广泛胸腔肥厚粘连,心脏纵膈移位,胸廓塌陷畸形,而并发支气管扩张和继发感染,或并有肺内或肺外结核发生等.我们认为,为减少后遗症,首先必须加强结核性胸膜炎的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34.
王存萍  罗秋林  沙玉茹  谭睿  顾健  龚普阳 《中草药》2023,54(17):5796-5805
肝脏是药物在机体内代谢的主要场所。药源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药物过量或不当使用导致的机体不良反应之一。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药等均可能引起DILI。DILI发生机制主要与细胞色素P450酶、线粒体功能障碍、药物代谢反应、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中药可通过抑制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与影响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等发挥治疗肝损伤作用。通过对DILI发生机制、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中药干预机制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为DILI动物模型的合理选择及中药防治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缓释涂层在兔脊柱结核模型体内的释药性能及组织分布特性。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体重3.00±0.25kg,通过椎体钻孔、浸注结核杆菌法构建并筛选脊柱结核模型120只,按"异烟肼(INH,H)、利福平(RFP,R)和吡嗪酰胺(PZA,Z)"给药剂型及途径不同,将模型分为4组,每组各30只:A组,缓释材料组,病灶局部置入缓释抗结核药缓释涂层(300mg/kg)+自体髂骨;B组,局部给药组,病灶局部置入HRZ药物晶体(H,12.5mg/kg;R,12.5mg/kg;Z,25.0mg/kg);C组,灌喂给药组,每日固定时间灌喂给药(H,12.5mg/kg/d;R,12.5mg/kg/d;Z,25.0mg/kg/d);D组,假手术灌药组,每天固定时间给药(剂量:H,12.5mg/kg/d;R,12.5mg/kg/d;Z,25.0mg/kg/d)。四组单次给药剂量相同,其中A、B两组单次给药,C、D两组研究期间连续多次给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7d、14d、28d、84d)各组静脉血、腰大肌以及骨组织(病灶椎体)中H、R及Z的药物浓度,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观察其释药性能及组织分布特性。结果:4组单次给药剂量相同,A、B两组HRZ各药的给药总剂量均显著小于C、D两组(P0.01)。A组术后(7d、14d、28d、84d)腰大肌及骨组织中H、R及Z的药物浓度均显著高于C、D两组(P0.01)。A组术后(7d、14d、28d、84d)静脉血中H、R及Z药物浓度均极低或检测不到(P0.05)。A组在腰大肌及骨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平缓,无突释现象出现。A组腰大肌H(14.22±1.07μg/ml)、R(12.66±1.12μg/ml)、Z(28.93±1.30μg/ml)的浓度和骨组织中H(12.46±0.29μg/ml)、R(10.34±0.32μg/ml)及Z(26.21±0.82μg/ml)的浓度在给药后第7d时最高,至给药后第84d时H、R及Z的浓度降至最低,此时病灶骨组织中H(6.69±1.42μg/ml)、R(6.28±0.77μg/ml)及Z(19.88±0.90μg/ml)的浓度在各检测时间点均≥10倍的最低抑菌浓度。B组术后7d时腰大肌H(8.19±1.98μg/ml)、R(16.87±3.03μg/ml)、Z(91.18±11.12μg/ml)及骨组织H(5.70±1.25μg/ml)、R(13.06±1.26μg/ml)、Z(79.00±8.68μg/ml)中的药物浓度较高,此后急剧下降,至术后28d时腰大肌及骨组织中已检测不到药物(H、R及Z)浓度。B组静脉血中的药物(H、R及Z)浓度极低或检测不到。C、D两组静脉血、腰大肌及骨组织在各检测时间点均可测得药物(H、R及Z)浓度。C组及D组骨组织中药物(H、R及Z)的浓度均维持在相对平稳的较低水平。结论:缓释HRZ材料在兔脊柱结核病灶局部释药性能满意,组织分布特征为病灶局部高药物浓度而外周低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力克肺疾治疗肺结核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随机抽取肺结核患者105例为治疗组,给以含力克肺疾(IDRIE/ADR)方案,对照组114例,给予含异烟肼(IHRIE/AHR)方案,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含力克肺疾组疗效优于含异烟肼组,痰菌阴转率、X线病灶吸收例数及治愈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力克肺疾效强、低毒,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7.
结核病如果严格按照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的原则进行治疗,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不正规治疗是引起结核病在治疗中严重恶化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轻者使患者在治疗中病情逐步恶化,重者造成严重耐药治疗无效甚至死亡。近三年来我们从门诊就诊病人中统计了32例结核病治疗中病情逐步恶化甚至死亡的病例,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一般资料32例结核病人中男22例,女10例,最大年龄42岁,最小年龄18岁,平均年龄28岁。2 结 果32例结核病患者治疗失败原因见表1。表1 32例结核病治疗失败原因分析治疗失败原  因早期误诊治疗方案混 …  相似文献   
38.
异烟肼预防食管良性狭窄的实验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异烟肼预防食管良性狭窄的作用。方法分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两部分,动物实验采用家犬20只,分为3组,按Davis动物模型致伤为深Ⅱ度食管腐蚀伤,采用异烟治疗,临床应用系对26例食管食性狭窄患者采取扩张术后异烟治疗以预防食管再狭窄。结论异烟能够防治食管良性狭窄,在临床工作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9.
患者男。66岁,因发烧、咳嗽、吐痰、胸闷于1996年4月5日门诊以“肺结核”第1次收入院,经口服利福平、异烟肼,肌肉注射链霉素等抗痨药物治疗,并对症处理,体温正常,症状减轻,好转出院。当时主诉每次口服药物后,恶心、上腹部不适,时有心慌、气促,轻度腹泻...  相似文献   
40.
异烟肼为常用的一线抗结核病药,常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各型结核病。近年来有关文献报道了临床新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