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883篇
  免费   2943篇
  国内免费   1841篇
耳鼻咽喉   101篇
儿科学   1097篇
妇产科学   383篇
基础医学   2037篇
口腔科学   464篇
临床医学   10928篇
内科学   6104篇
皮肤病学   213篇
神经病学   1031篇
特种医学   15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76篇
外科学   2297篇
综合类   16892篇
预防医学   3954篇
眼科学   273篇
药学   8242篇
  98篇
中国医学   4685篇
肿瘤学   1203篇
  2024年   364篇
  2023年   1607篇
  2022年   1309篇
  2021年   1669篇
  2020年   1508篇
  2019年   1577篇
  2018年   731篇
  2017年   1293篇
  2016年   1397篇
  2015年   1465篇
  2014年   2357篇
  2013年   2410篇
  2012年   3306篇
  2011年   3442篇
  2010年   3084篇
  2009年   3052篇
  2008年   4184篇
  2007年   3239篇
  2006年   2978篇
  2005年   3586篇
  2004年   2472篇
  2003年   2064篇
  2002年   1767篇
  2001年   1610篇
  2000年   1301篇
  1999年   1170篇
  1998年   1093篇
  1997年   906篇
  1996年   892篇
  1995年   790篇
  1994年   662篇
  1993年   477篇
  1992年   410篇
  1991年   389篇
  1990年   304篇
  1989年   334篇
  1988年   145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100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01.
102.
目的 了解贫困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利用中国人心理健康量表对2013名学生进行测量、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贫困家庭子女的总体平均分、各因子平均分以及中度症状的比例均高于非贫困家庭子女。结论 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子女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家庭子女更需要心理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03.
血小板α -颗粒膜蛋白 (GMP14 0 )在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而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着血管病变。笔者拟从高血压患者血浆中GMP14 0的水平出发 ,与正常人做一比较 ,探讨其变化规律以及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其变化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 0 0 2年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水平及相关性。方法用FAC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56例ITP患者体内PAI水平。结果ITP患者体内PAIg明显升高,其中IgG升高最明显,为(20.67±7.10)%,有82%ITP患者升高,IgA均值正常范围为(18.58±8.85)%,有52%ITP患者升高,IgM均值正常范围为(7.74±5.53)%,有20%ITP患者升高,两者有相关性。结论PAIg是ITP诊断的一项实验室指标,患者以IgG升高为主,且大多数患者PAIg升高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6.
背景和目的 抗-CD36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输血或妊娠产生的血小板免疫球蛋白引起血小板激活,在非溶血性输血反应(NHTRs)中所起的作用已被证明,本文研究血小板对含抗CD36的血浆的体外反应。材料和方法将导致NHTRs和继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症的含抗-CD36血浆与含CD36血小板一同孵育。血浆诱导的血小板活化是通过检测血小板凝集和RANTES(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释放来说明。结果20份CD36阳性标本只有4份血小板的活化是单独由血浆诱导的。7份受试者的血小板活化是肾上腺素和血浆的联合协同作用诱导的。剩下的9份受试者血小板对血浆无反应。  相似文献   
107.
遗传性巨大血小板病是一组异质性疾病,表现为巨大血小板,多数有血小板减少,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目前已发现的遗传性巨大血小板病有十余种,本文主要介绍Bernard—Soulie,综合征,MYH9相关性疾病,血小板颗粒异常性巨血小板病和具有自发性聚集特点的大血小板病的临床与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 在体观察重组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rhPDGF)促进糖尿病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修复可能涉及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其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方法 26只糖尿病大鼠,每只动物背部制备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选取其中52个创面,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创面自然愈合;rhPDGF治疗组,创面rhPDGF用量为7.0μg/cm^2;赋形剂组,创面用等量赋形剂凝胶。观察治疗后3、7和14d创面肉芽形成、胶原沉积、再上皮化速率以及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并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创面周围和创面修复细胞内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1/2,ERK1/2)磷酸化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ve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 组织学观察,rhPDGF治疗组创面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毛细血管胚芽及成纤维细胞明显多于另两组(P〈0.05);胶原沉积明显,肉芽组织生长活跃,创面收缩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研究显示,应用rhPDGF7~14d后,rhPDGF治疗组ERK1/2明显强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且损伤后3~7d rhPDGF治疗组修复细胞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赋形剂组(P〈0.05)。结论 rhPDGF促糖尿病大鼠刨面愈合的作用部分是通过ERK1/2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比较CT与MRI颅底骨成像差异对鼻咽癌肿瘤靶体积及邻近危及器官照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从101例鼻咽癌中选出MRI与CT颅底骨成像差异病例26例,分别根据MRI与CT成像信息应用ARTP-TOP 3D-TPS系统制定三维适形计划,比较两计划中GTVMR和GTVCT,及邻近危及器官的平均剂量和D5平均剂量。结果 GTVMR为(47.0±16.3)cm3,GTVCT为(31.6±10.0)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62,P<0.01);MRI计划中的脑干、垂体、左右颞叶和左右眼球的平均剂量大于CT计划中相应器官的平均剂量(P<0.05);两个计划中脊髓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计划中的脑干、脊髓、垂体、左右颞叶、左右眼球的D5平均剂量均大于CT计划中相应器官的D5平均剂量(P<0.05)。结论 根据MRI制定的三维适形计划,肿瘤靶区的剂量覆盖较CT好,但是邻近危及器官组织的照射剂量相对CT的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