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9篇
  免费   386篇
  国内免费   288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291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554篇
内科学   552篇
皮肤病学   44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97篇
综合类   1210篇
预防医学   449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809篇
  4篇
中国医学   238篇
肿瘤学   330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216篇
  2021年   183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大家健康》2010,(10):44-44
博可牌麦记片是采用国际领先高科技专利技术,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MP的规范要求,采用纯越冬大麦嫩苗提取营养生产的天然绿色全营养品。每片均含小分子蛋白质(1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多种维生秦(维生素C、维生寨B族、维生素E、叶酸、  相似文献   
42.
爱西特对小分子尿毒素的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爱西特对小分子尿毒素的吸附能力及影响其吸附的因素。方法:将尿素、肌酐、尿酸标准品加入蒸馏水配成尿毒素溶液并加入爱西特作用不同时间,检测其尿毒素成份。干扰组分别加胆汁、氨基酸、林格氏液、葡萄糖液、Hcl和NaOH,并同时加入爱西特吸附后检测尿毒素浓度变化。结果:尿素、肌酐、尿酸浓度5min开始下降,尿素40min达最低值,50min后有反弹,肌酐、尿酸10~30min达最低值,以后趋稳定。胆汁、氨基酸、电解质、葡萄糖液、酸碱等对爱西特吸附尿酸无明显影响,但对尿素、肌酐吸附有不同程度减弱作用,胆汁、氨基酸对尿素干扰最大,葡萄糖液、酸碱次之;pH2.0液对肌酐吸附干扰最大,葡萄糖次之。结论:爱西特对尿素、肌酐、尿酸有良好的吸附能力.但随著吸附时间的延长.吸附能力下降。胆汁、含氮物、糖及不同DH对爱西特的吸附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
《科学养生》2008,(11):51-51
保健品市场上流行一种叫水益生的超能纳米活水杯,广告称这种水杯可在2~5分钟内将杯中的普通水转变成纳米结构“小分子团”弱碱性水,长期饮用能起到防疾病、提高免疫力、排毒养颜,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痛风、便秘等几十种疾病的作用。使用纳米水杯喝水真能代吃药吗?  相似文献   
44.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快速诊断登革病毒感染及型别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  王飞 《中华医学杂志》1993,73(10):605-608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登革病毒4个血清型的E基因部分片段。共设计寡核苷酸相物6个,其中1个为登划I、Ⅱ型革Ⅲ、Ⅳ型共有,其余4个分别为4个血清型特异。I、Ⅱ、Ⅲ、Ⅳ型的扩增产物分别为240bp,150bp,333bp,421bp,经2%琼脂糖电泳即可区分。产物经酶切试验鉴定为预定片段。对一系列稀释的培养液进行检测,证明RT-PCR可测出少至5个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TCID50)  相似文献   
45.
鹿茸有效成分对小鼠肝脏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本祥  陈晓光  张伟 《药学学报》1990,25(5):321-325
多次给小鼠po鹿茸多胺30mg/kg,对[3H]leucine和[3H]uridine掺入肝组织蛋白和RNA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庸茸非多胺则无此作用;当腐胺剂量为21mg/kg时,不仅促进[3H]leucine和[3H]uridiae掺入肝组织蛋白和RNA,也促进[3H]uridine掺入肝细胞核的RNA中,并增强RNA聚合酶的活性;精脒在剂量为8mg/kg时,仅对[3H]leucine掺入肝组织蛋白有促进;而精胺在1mg/kg时,没有观察到上述各种现象。此结果提示,鹿茸多胺类物质是鹿茸中刺激小鼠肝组织蛋白和RNA合成的主要活性物质,这 种刺激小鼠肝组织蛋白和RNA合成效应是由于鹿茸多胺能够显著地增强RNA聚合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6.
在体外培养瘤细胞的实验中,胰RNA提取物对艾氏腹水瘤细胞及其他瘤细胞(S_(180),P_(88),H_(22))有杀伤作用。在胰RNA提取物中,对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的活性物质不是性凝集素样多糖类物质或能透过半透膜的小分子化合物,而是具有二级结构的低分子RNA。  相似文献   
47.
48.
RNA干扰(RNAi)技术及其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一些小的双链RNA可以高效、特异的阻断体内某些基因致使mRNA降解 ,诱使细胞表现出特定基因缺失的表型 ,称为RNA干扰 (RNAinterference ,RNAi)。由于可以作为代替基因敲除的遗传工具 ,RNAi技术正在改变着功能基因组学 (functionalgenomics)领域的研究步伐。《科学》杂志和美国科学促进会将RNAi技术评选为2 0 0 2年十大重大科学成就之首。1 RNAi及其作用机制1.1 RNAi回顾首次发现双链RNA (doublestrandRNA ,dsR NA)能够导致基因沉默的现象来源于对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的研究。1995年 ,康乃尔大学的…  相似文献   
49.
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张东明关键词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乙型肝炎病毒中图号R512.61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性肝病尚缺乏疗效满意的药物。作者应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部分患者,结果显示某些病毒标志转阴,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50.
中国科技大学汪志勇教授3月26日称,关于寻找抗艾滋病病毒新“靶点”的工作取得新突破。其基本思路是,先把病毒要在人体正常细胞上附着的位置占住,以使病毒无“门”可入,自然也不能在人体发病。汪志勇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经过3年合作努力,最终找到了称为“优秀占位者’’的一种小分子化合物,从而有望阻断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的复制和蔓延,为新型治疗药物研制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争取3~5年完成基础性研究,然后进入临床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