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中成药》2016,(6)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和一测多评(QAMS)法同时测定安息香Styrax tonkinensis(Pierre)Craib ex Hart.中香草醛、苯甲酸、苯甲酸松柏酯以及苯甲酸苄酯的含有量。方法 HPLC-DAD法同时测定4种成分含有量,计算苯甲酸松柏酯与其他3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考察相对保留时间法和线性回归法对色谱峰定位的影响,并比较这两种方法的重复性。结果 15批样品中香草醛、苯甲酸、苯甲酸松柏酯、苯甲酸苄酯的含有量分别为0.692%~2.621%、2.944%~15.628%、12.649%~62.589%、0.514%~2.034%,线性回归法较相对保留时间法更准确,3个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两种方法无显著差异。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测定安息香中的总香脂酸类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安息香的抗炎、解热作用。方法:应用2,4-二硝基酚、内毒素所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安息香的解热作用,应用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模型观察安息香的抗炎作用。结果:安息香醇提物2.5、5、10g/kg可降低内毒素或2,4-二硝基酚所致大鼠体温的升高,安息香醇提物2.5、5、10g/kg剂量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均有抑制作用。结论:安息香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安息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目的:研究安息香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方法对安息香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安息香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9α-羟基-3-氧代齐墩果-12-烯-28-酸(1),6β-羟基-3-氧代齐墩果-12-烯-28-酸(2),苏门答腊树脂酸(3),泰国树脂酸(4),齐墩果酸(5),4-[( E)-3-乙氧基丙-1-烯基]-2-甲氧基苯酚(6),苯甲酸(7),香草醛(8),香草酸(9),松柏醛(10),去氢双香草醛(11).结论:除苯甲酸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安息香不同提取方法的化学成分异同,探索安息香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最宜提取方法.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安息香溶剂提取部位(石油醚和乙醚提取)、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结果:安息香溶剂提取鉴定出5个化合物(其中石油醚部位4个化合物、乙醚部位4个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19个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鉴定出12个化合物.3种方法所得成分中皆含有苯甲酸、苯甲酸苄酯、香草醛、肉桂酸苄酯4种成分,3种方法中常规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成分相对较多种类较全面.结论:3种提取方法中,安息香经常规水蒸气蒸馏提取得到的成分最多且种类最全面,提示此3种提取方法中常规水蒸气蒸馏是安息香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最宜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安息香中肉桂酸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安息香中肉桂酸的含量差异。方法使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40∶60∶0.6),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肉桂酸在0.110 5~1.10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81%,RSD为2.89%。不同产地药材中肉桂酸的含量范围为0.047%~0.103%。结论中国、苏门答腊、泰国3个产地安息香中肉桂酸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21,(1):75-78
目的 应用两种统计软件实现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工艺优化,提高大学生合成实验的重现性和产率。方法利用正交设计助手软件和SPSS软件,确定实验计划表,得出方差分析和效应曲线图,考察交互作用,确定最优的实验条件,并最终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确定了该实验的最优条件为温度60℃,时间90 min,pH 10,三组同时实验,成功率100%,平均达到了68%的产率。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大学生开展有机合成反应时的最优反应条件摸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安息香不同剂量防治给药对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pMCAO)模型大鼠的影响,为阐明安息香脑保护的作用机制及量效关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pMCAO模型,参照mNSS和Zea Longa评分法,评价大鼠脑缺血各时间点的神经功能;测量给药30 min后大鼠体温,观察大鼠体温变化;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率;ELISA法检测血清中VEGF、TEK、ANG-1、TGF-β1含量;HE染色观测缺血侧脑组织形态。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温、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率均显著升高,模型组和溶剂模型组血清VEGF、TEK、ANG-1、TGF-β1浓度均显著降低,海马、神经元结构异常。与模型组比较,溶剂模型组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尼莫地平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率显著降低;安息香0.5 g/kg和1 g/kg组体温、神经功能评分、脑梗死率显著降低,VEGF、TEK、ANG-1、TGF-β1浓度显著升高,可显著改善皮层及海马CA1区损伤;安息香0.25 g/kg组体温、脑缺血48 h、72 h神经功能评分显著降低。结论:安息香通过活血、开窍醒神功效改善脑缺血损伤进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96年2月-1998年12月,我们采用中药配合复方安息香酊蒸气吸收治疗慢性喉炎86例,效果颇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方振峰  房辉  王峰 《中草药》2021,52(21):6455-6459
目的 研究越南安息香(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的干燥树脂)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 采用MCI gel CHP-20P、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快速制备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IR、1D-和2D-NMR、HR-ESI-MS等谱学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CCK-8法评价了化合物的细胞毒性。结果 从越南安息香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3-[3-甲氧基-4-(3-乙氧基-2-氧代乙氧基)苯基]烯丙基苯甲酸酯(1)、2-(4-羟基-3-甲氧基苯基)-5-(3-羟丙基)-7-甲氧基苯并呋喃(2)、(+)-雪松素(3)、(+)-松脂素(4)、松脂素单甲醚(5)和安息香脂素(6)。以上6个化合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株、人肝癌HepG-2细胞株、人乳腺癌MCF细胞株、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以及人肺癌A549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值均大于100 μmol/L。结论 化合物1为未见报道的新苯丙素类化合物,命名为白花树酯醚,化合物26为首次从越南安息香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20.
张普照  张亚梅 《中草药》2015,46(8):1129-1132
目的 研究瓦山安息香Styrax perkinsiae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大孔吸附树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从瓦山安息香树皮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obassioside B(1)、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2)、(-)-开环异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3)、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4)、lanicepside A(5)、异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6)、(+)-落叶松醇-9-β-D-吡喃葡萄糖苷(7)、isotachioside(8)、2R*,3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O-β-D-glucopyranoside(9)、松脂醇(10).结论 化合物29为首次从安息香属植物中分离的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