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16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394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25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539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88篇
综合类   1724篇
预防医学   919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21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467篇
肿瘤学   208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744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636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强痛定(1-butyryl-4-cinnamylplperazine.BCP).代号.AP-237.系哌嗪的一种衍生物,化学结构见图1。1968年Irikura等人首次合成此化合物.自此以后,国外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的临床前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但至今未见国外有关临床药理及应用的报道。1971年我国东北第六制药厂将此化合物开发成药物,经有关部门鉴定通过作为镇痛药用于临床,取名强痛定。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天然化合物有抗血栓作用者的研究报道较多,其在血桂病防治功能上分为抗血小板、抗凝血与促纤维蛋白溶解(促纤溶)三类。现按化学结构分类介绍,并就构效关系略加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4.
某些食物,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经过烤、煎、炸、加热和热解等烹饪过程后会产生一些强的致诱变和致癌的杂环胺类化合  相似文献   
45.
在饲料中加入氨基比林和NaNO_2各2g/kg饲与Wistar大鼠38周后诱发出肝、肺及肾脏肿瘤,其中以肝肿瘤的发生率为100%(17/17),大鼠平均寿命195天。而同时给予沙棘汁饮用的大鼠其肿瘤发生较晚,发癌率较低(88%,15/17),平均寿命270天,显著长于对照组和单纯抗坏血酸组(P<0.01),且肝脏癌变范围较小,病变较轻。结果表明,沙棘汁能有效地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在大鼠体内合成及诱癌,其防癌效果优于等量的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46.
6.1.2.堆肥质量 堆肥质量(除肥效外,还包括重金属含量、有毒元素含量等)是堆肥是否能够拥有市场的关键。因此,美国在大力推进垃圾堆肥的同时,也很重视堆肥产品的质量。1999年12月美国环保局提出了用作农业肥料的生物固体垃圾所含毒性当量的限制标准,同时还规定加工生物固体垃圾作为农业肥料的机械设备也要具有毒性检测、记录和警告功能。早在1993年2月,美国环保局就对作为肥料的生物固体垃圾中的金属、致病菌和碳氧化合物制定了标准。美国环保局将对所提出的固体生活垃圾肥料毒性当量限度广泛追求意见后实施。  相似文献   
47.
鞣质为一大类多酚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经常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打交道。从来,人们对这类化合物的认识,只以为它有止泻和止血的作用,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鞣质是一种有毒物质,有些有致癌和肝中毒的作用,尽管另一些植物中的鞣质却能抗癌。然而这些观点常是由于不正确使用或过度地使  相似文献   
48.
:通过按正交法设计的紫外光照曝露等加速大气腐蚀实验 ,研究了用于防止银变色的唑系复合缓蚀剂成膜处理的工艺 ,并评定其对模拟文物银试片的防变色性能。采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Nyquist图 ,讨论了防变色作用的电化学机理。实验结果表明 ,缓蚀剂 PMTA、MBI和 MBO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银试片在 5 0°C、p H 3.0、组分 MBO∶ PMTA∶ MBI为 1∶ 1 .7∶ 3(摩尔比 )、复合缓蚀剂浓度为 0 .0 1 89mol/L的溶液中 4h成膜处理后 ,经 48h硫华气氛和 36h紫外光曝露腐蚀实验 ,无色斑出现 ,表明缓蚀膜明显地提高了银试片的抗变色能力  相似文献   
49.
不同地区冬凌草有效成分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氏1号及信阳A,B都是从冬凌草[Rabdosia rubescens(Hemsi)]中提取出来的,均为新的二萜类抗肿瘤成分,实验证明:这三种成分对体外培养的艾氏腹水癌细胞具有较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对动物移植性肿瘤ECA,ARS,S_(180),HCA,HCS,P_(388),L_(1210),LLC及B_(16)均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P<0.05)。对小鼠体液免疫(溶皿素方法),及细胞免疫(肿瘤相伴免疫方法)均无明显影响。急性毒性LD_(50)卢氏1号为69.5±6.7mg/kg,信阳冬凌草水剂为10.6±0.9g/kgip。  相似文献   
50.
黑质内注射FeCl3对大鼠纹状体多巴胺释放量及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①目的探讨黑质(SN)内注射不同剂量的FeCl3对大鼠纹状体(CPu)多巴胺(DA)释放量和含量的影响.②方法实验用SD大鼠32只,分成4组6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9只大鼠左侧SN内注射 FeCl3溶液10 μg(Ⅰ组);8只大鼠左侧SN内注射FeCl3溶液20 μg(Ⅱ组);9只大鼠左侧SN内注射FeCl3溶液40 μg(Ⅲ组),3周后采用快速周期伏安法(FCV)监测纹状体D A的释放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纹状体DA含量.③结果在FeCl3单侧损毁大鼠中,损毁侧CPu DA释放量的减少和DA含量的降低与注射FeCl3剂量之间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F=93.78,164.51,q=3.50~29.79,P<0.05).Ⅲ组损毁侧CP u DA的更新率[以(DOPAC+HVA)/DA表示]明显加快,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3 6.22,q=22.32~22.72,P<0.05);而Ⅰ,Ⅱ组变化较小,与正常大鼠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q=0.25,2.04,P>0.05).④结论黑质内Fe3+含量升高可使CPu内DA释放量和含量均降低,铁含量高可能参与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