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2篇
  免费   151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184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671篇
内科学   258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79篇
外科学   144篇
综合类   1132篇
预防医学   50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768篇
  1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15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64篇
  2006年   231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考察苯扎溴铵溶液在洁霉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对杂菌的控制能力及其有效控制的适宜浓度。方法:采用将苯扎溴铵溶液滴加到发酵培养基中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1/10000~1/60000浓度的苯扎溴铵溶液在洁霉素产生菌发酵过程中抗杂菌能力强且对洁霉素的产生菌危害小。结论:1/10000~1/60000浓度的苯扎溴铵溶液有利于生产上的应用,可防止生产过程中的染菌现象。  相似文献   
52.
L-阿拉伯糖异构酶能将D-半乳糖异构成D-塔格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快速登高法对乳酸菌SK1.002产L-阿拉伯糖异构酶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发酵优化条件为(组分g/L):麦芽糊精28,酵母膏10,玉米粉浆22,无水乙酸钠10,K3PO40.2,NaCl 0.01,FeSO4.7H2O 0.01,Mg-SO4.7H2O 0.2,MnSO4.2H2O 0.05,L-阿拉伯糖2.5。发酵初始pH 8.4,培养温度37℃,接种体积分数3%,培养时间12 h。在此发酵条件下,酶活达到了7.28 U/mL。  相似文献   
53.
微生物学工作者在进行繁殖、分离、鉴定微生物,制造疫苗、菌苗、研究微生物的生理及生化特性时常需要制备适宜细菌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为此,我们对蚕蛹培养基的制备进行研究,以中药蚕蛹、黄芪为原料制备基础培养基,并用已知敏感菌株做了培养基的质控试验,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条件下,放线菌素D,阿霉素,秋水仙碱,阿糖胸苷等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两种培养条件下,所测试的抗肿瘤药物均可诱导LH-60细胞凋亡,其证据是DNA凝胶电泳呈现特有的“梯形”,典型的凋亡细胞(核结构浓集,集分块,胸膜出芽,细胞体积缩小)和DNA片段增多。各组的细胞存活率,DNA片段率及凋亡细胞发生率在有血清和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均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可用无血清培养代替有血清培养来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索序贯培养技术对小白鼠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将 2 -细胞期的小鼠胚胎随机分为序贯培养组与传统培养组进行培养 ,观察分析两组的 8-细胞期胚胎形成率、桑椹期胚胎形成率及囊胚形成率。结果:序贯培养组 8-细胞期胚胎形成率、桑椹期胚胎形成率及囊胚形成率分别为 70 .5 %、6 8.2 %、6 5 .9% ,传统培养组分别为 4 5 .7%、4 5 .7%、34.3%。两组比较 ,序贯培养组高于传统培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采用适当的培养液进行序贯培养 ,更适合小白鼠胚胎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56.
周艳华  郑丽霞 《现代康复》1998,2(9):973-973
新生儿脓疱疮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新生儿皮肤上出现水疱疮或大疱.内容物初为澄清或黄色混浊液.疱壁较薄,极易破溃.疱液流滥可发生新的大疱或脓疱。如不及时治疗,发展迅速,常在数小时内即可波及其它部分皮肤表面.并有高热等全身症状。我们应用稀碘酊外涂治疗较满意.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7.
报道HM增菌液对150例临床诊断为肠炎患者大便标本的增菌效果,并与革兰氏阴性杆菌增菌培养液(GN增菌液)和亚硒酸钠增菌液(SF增菌液)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HM增菌液对沙门氏菌属与志贺氏菌属增菌效果均较好,检出率明显高于GN和SF增萌液(p<0.01和p<0.05),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母血中胎儿细胞体外培养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1名妊娠8~36周健康孕妇的外周血采用“空气培养”和“密闭培养”两种方法,通过含有胎牛血清、植物蛋白血凝素、人绒毛膜性腺激素、三磷酸腺苷酸钠、胰岛素等不同细胞培养条件的8种组合,比较分析了各种条件下对富集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细胞的作用。实验表明:空气培养法及含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三磷酸腺苷酸钠等培养条件,有利于胎儿细胞的富集,但富集倍数相对低。并对其影响因素,假阳性和假阴性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究半枝莲水提液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耻垢分枝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及抑菌稳定性,为临床应用及开发植源性抑菌药物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半枝莲水提液对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琼脂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同时以抑菌圈直径为指标,探究盐浓度、紫外光照射和不同pH对半枝莲水提液抑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半枝莲水提液对4种供试菌有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27±0.25)、(18.0±0.50)、(17.7±0.26)、(18.0±0.00)mm,为高度敏感,MICs分别为5.41、6.08、6.08、5.41mg/ml。抑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盐浓度、紫外光照射、pH对半枝莲水提液体外抑菌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抑菌活性保留率均>95.0%。结论 半枝莲水提液对4种供试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和抑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
本文制备了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MφCM),并应用快速自动比色微量分析法检测MφCM对体外培养的生后7dSD大鼠小脑皮质神经元的作用。结果表明,分子量大于10kD的MφCM对神经元(细胞密度1×106/ml)的作用,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神经营养活性(F<0.05);用盖玻片培养法表明,该组份有促进神经元突起生长的作用。MφCM经SephacrylS-100-HR凝胶层析和生物活性鉴定,获得了具有神经营养活性的第二峰洗脱液。此洗脱液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证明MφCM中神经营养活性成份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31kD-68kD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