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38篇
中国医学   2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的UPLC-MS/MS测定方法,并进行五种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大鼠静脉注射杜仲提取物后,采用甲醇沉淀血浆蛋白,以葛根素为内标,采用Waters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京尼平苷酸等五种成分在血浆中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日内、日间精密度、准确度和稳定性良好,提取回收率86.06%~104.39%,无基质效应。京尼平苷酸等5个指标成分在大鼠体内消除较快。结论建立的HPLC-MS/MS测定方法能快速灵敏地检测生物样品中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绿原酸、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和松脂醇单葡萄糖苷的血药浓度,可用于五种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72.
王英  洪伟勇  王金明 《新中医》2016,48(2):241-24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血藤中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使用ODS2 C18(4.6 mm×150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2%甲酸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原儿茶酸在0.017 0~1.70 mg/m 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7.83%,RSD为2.31%;绿原酸在0.015 2~1.52 mg/m 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6.87%,RSD为1.69%。结论:高效色相色谱法测定大血藤中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方法具有专属性强、回收率高、重复性好等突出特点,能够比较快速、准确地测定大血藤药材中原儿茶酸和绿原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3.
王永林  向文英  陆苑  曹旭  孙佳  巩仔鹏  王爱民 《中草药》2016,47(7):1101-1105
目的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进行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采用UHPLC-Q-TOF-MS技术,通过比较杜仲提取物、给药组及空白组大鼠血清的指纹图谱,确定口服杜仲提取物后大鼠血中移行成分。结果给药组大鼠血清指纹图谱与空白组血清指纹图谱对比有明显不同。含药血清中出现7个移行成分,与杜仲提取物指纹图谱在相同保留时间出峰,为原型成分。采用对照品对照,确定5个色谱峰所表征的化学成分为原型吸收入血成分,依次为京尼平苷酸、原儿茶酸、京尼平苷、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松脂醇单葡萄糖苷。通过查阅文献,推断了2个色谱峰所表征的化学成分可能为1-羟基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杜仲醇。结论血中移行成分可能为杜仲的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为明确杜仲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离体肝微粒中儿茶酚氧甲基转移酶( COMT)底物(原儿茶酸)和代谢产物(香草酸)含量的HPLC法。方法离体肝微粒体样品经酸化后,乙酸乙酯提取。以绿原酸作为内标,色谱柱为 Welchrom C18,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25:7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60 nm、326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原儿茶酸和香草酸分别在0.5-20μg/ml和0.375-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原儿茶酸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13.2%,方法回收率为90.3%-115.4%,提取率≥94.9%;香草酸的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RSD≤8.5%,方法回收率为93.4%-103.1%,提取回收率≥88.5%。结论该方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大鼠肝微体中COMT活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75.
周雯雯  史银基  何江  杨伟俊 《中草药》2023,54(7):2235-2242
目的 建立不同生长期刺山柑Capparis spinosa果实的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生长期刺山柑果的质量,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ZORBAX SB-C18色谱柱,以0.1%磷酸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10 nm,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8批次不同生长期刺山柑果的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相似度。使用SPSS25.0和SIMCA-P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analysis,PLS-DA)。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化学成分并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18批次刺山柑果HPLC指纹图谱共匹配出14个共有峰,分别指认出2号峰为原儿茶酸、13号峰为芦丁、14号峰为山柰酚-3-O-芸香糖苷,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924~0.991。聚类分析将18批次刺山柑果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得刺山柑成熟果质量较好;经PLS-D...  相似文献   
76.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金荞麦中原儿茶酸和(-)-表儿茶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Thermo ODS-2HYPERSIL(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3%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原儿茶酸为255nm、(-)-表儿茶素为28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30℃.结果: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444-0.888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n=6) 103.0%,RSD为1.5%;(-)-表儿茶素进样量在0.05355-1.071μg线性关系良好(r=1.0),加样回收率(n=6)98.5%,RSD为1.7%.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为全面评价金荞麦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目的 研究稀硬木层孔菌(Phellinus robustus)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 采用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利用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 分别为原儿茶醛(1), 原儿茶酸(2), 香豆素(3), 东莨菪苷(4), 22E, 24-麦角甾-7, 22-二烯-3β-醇(5), 5α, 8α-过氧麦角甾-6, 22-二烯-3β醇(6), (22E, 24R)-麦角甾烷-5, 7, 22-三烯-3β醇(7), β-谷甾醇(8), 麦角甾4, 6, 8(14)22-四烯-3-酮(9), (22E-24R)-麦角甾-7, 22-二烯-3β, 5a, 6β三醇(10), 胡萝卜苷(11), 棕榈酸(12), D-阿洛醇(13)和桑黄素D(14)。结论 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8.
文题释义: 原儿茶酸:来源于鳞始蕨科植物乌蕨的叶和冬青科植物冬青的叶,具有抗血小板凝集、降低心肌耗氧量、抑菌、镇痛等多方面药理活性,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活性物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了其具有抗氧化、抗癌及介导肿瘤细胞凋亡等许多新的药理作用。 软骨细胞:埋藏在软骨间质内的小腔,俗称软骨陷窝。是软骨组织中惟一存在的细胞,在软骨组织分泌蛋白多糖、Ⅱ型胶原的细胞外基质形成致密的结构。其在维持软骨组织的形态和功能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背景:已有研究表明多种抗氧化剂由于对炎性因子存在抑制作用而表现出抗关节炎作用,但是原儿茶酸虽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但其是否也对骨关节炎有治疗作用,尚无相关报道。 目的:探讨原儿茶酸在体外对白细胞介素1β诱导炎症的软骨细胞的生物学包括表型和细胞代谢的影响,为骨关节炎疾病提供一种潜在的药物保护手段。 方法:收集乳鼠股骨软骨细胞,以10 mg/L的白细胞介素 1β干预建立退变模型,以10,30和50 mg/L原儿茶酸对细胞进行治疗。实验于2017年10月经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710008。 结果与结论:10-50 mg/L原儿茶酸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其中30 mg/L原儿茶酸对关节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对退变的关节软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同时原儿茶酸有效促进软骨细胞生长,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聚集蛋白聚糖、Ⅱ型胶原和Sox9的mRNA表达,同时下调炎症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13的表达。表明原儿茶酸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和维持软骨细胞表型,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体内进行骨关节炎治疗和关节软骨退变损伤修复提供依据。 ORCID: 0000-0002-1075-7969(占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79.
RP-HPLC测定四季青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英  刘柏年  陈忠樑  徐宏喜 《中成药》2002,24(5):395-396
四季青片为中药四季青浸膏片,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1990年版.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咽喉炎,痢疾,尿路感染等疾病.  相似文献   
80.
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王淑慧  程锦堂  郭丛  崔文金  石佳  刘安 《中草药》2019,50(20):4873-4878
目的研究药食两用的中药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的化学成分,并评价其抗炎活性。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LH-20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以及重结晶方法对余甘子5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波谱数据等进行结构鉴定;最后利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模型,探究余甘子中含量高的化合物对NO、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因子的影响,以评价其抗炎活性。结果从余甘子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香草酸(1)、反式肉桂酸(2)、对羟基苯甲醛(3)、松柏醛(4)、槲皮素(5)、山柰酚-3-O-α-L-鼠李糖(6)、柚皮素(7)、2-羟基-3-苯基丙酸甲酯(8)、对苯二酚(9)、杨梅素(10)、2-呋喃甲酸(11)、没食子酸甲酯(12)、原儿茶酸(13)、没食子酸(14)。对含量较高的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和槲皮素3个化合物展开抗炎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和没食子酸甲酯均能不同程度抑制各类炎症因子;槲皮素对炎症因子TNF-α和IL-6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1、3、4、8~11和13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余甘子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酚酸类化合物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